知行合一時
中庸之道、絜矩之道、忠恕之道,這三個詞讓我們現代人來看的話,感覺其意大致都一樣,但仔細研究下的話,其意還是有些不同。先來看看分別的理解吧。
中庸之道的釋義: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絜矩之道xié jǔ zhī dào 絜,度量;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絜矩: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絜矩之道是指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忠恕之道,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忠誠;寬恕。
中國儒家倫理範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最早將忠恕聯繫起來的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曾子。他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墨家宣傳的“兼愛”,是要取消這些天然的等差,因此是一種無法落實的抽象原則,而對於人體差異的偏執,又會導致極端個人主義———“為我”。儒家認為,這兩者都會造成人的非倫理狀態。
既然每個人都有差異,在感受事物時自然會對這些差異有所偏執。這種偏執,儒家稱為人心之“蔽”,偏執則不能溝通。
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兒子想考大學,父親卻逼子從戎,真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雖然是好心,但表現的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偏執”,抹殺了人、我的差異,導致雙方十多年無法正常溝通。
儒家以忠恕行仁,既要保持住人倫物理的自然分位差異,又要排除對這差異私己性的偏執。這種愛,就是包涵著個體分位差異性的溝通,而它所成就的,是一種具體的德性。
儒家所說的“成己成人”“誠”“成己成物”“盡己之性以盡人之性”,這裡“成”和“盡”都是實現的意思。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方法,不是把“己性”強加於人和物,而是順應人和物的本性來成就它。
經過這樣的分析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中庸之道和絜矩之道比較偏重於個人修養,個人的提升,而忠恕之道則即有個人修養之道,又有如何對待他人、與他人相處的態度及方式方法,比較綜合之說。
臨心
中庸之道 ,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此語出自《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的原意是為政者,必須堅持公正,這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也是核心。
《論語》是儒家學說的主導思想,主要講的是儒家的仁義道德。自西漢始,儒家思想被封建統治者確定為主流思想,因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今天,中庸之道做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內容,仍發揮著一定作用。其蘊含的公正思想,與以法治國理念有著共性之處。同時,對於國人的為人處事,也有著傳統道德規範之意義。
絜矩之道,強調的是君子應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的作用。
此語出自《大學·平天下章》。這也是《大學》的最後一章,講述了治國平天下,重在推己及人,循規蹈矩。
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儒家此語,講的就是如何用人,唯德是舉,就是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重要性,也是治國平天下的核心學說。
在今天,絜矩之道可以理解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道德模範、中國好人、感動中國人物等均是新時代的社會道德榜樣。在道德規範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代的絜矩之道。
忠恕之道, 儒家學說中關於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
此語出自《論語》。“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 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另外,《中庸》也有論述。“忠恕違道不遠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宋代理學家朱熹註釋“忠恕”說:盡己謂之忠,推己之謂恕。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是,這個“恕”道,一定要“兩心一致”。意思是我不願意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不願意發生在別人身上。那麼我願意發生在我身上的,是不是就一定可以推己及人了呢?
曾子一語概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因此,忠恕之道,在今天也有做人做事,無愧於心,不求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意思。
煙雨立凡
我想用孔子教育學生的故事,說說自己對中庸之道、絜矩之道、忠恕之道的理解。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姑退之。”(《論語·先進》)
子路問: “老師,如果我聽說一件事很可行,那麼我想到了就去做嗎?”孔子說: “不行。你還有父兄在,要先照顧好你的家人再考慮怎麼去做。”冉有也問同樣的話,孔子回答: “嗯,你覺得可以做的話就大膽去做。”公西華感到迷惑,問: “老師,子路和冉有問了你同樣的問題,您為什麼有不同的回答呢?”孔子回答: “冉有這個人本來就很謹慎,所以我告訴他想到了就去做吧。但是子路不同,子路的性格有點魯莽,容易衝動,所以我要讓他謹慎行事。”
孔子教學生如何去從政,如何做人,就是怎麼做一個君子。
孔子教書育人的觀點和方法,可以看成是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可以看成是中庸之道,教導學生修養品德,趨利避害;可以看成是忠恕之道,讓學生施行仁德;可以看成是絜矩之道,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學思踐悟。中庸之道,說的是普遍妥當性的所能實現的行為。人在社會中,不可能遠離是非,因此行事必須深淺有度,適可而止,著重在平常的生活實踐中建立起人間正道和不朽理則,中庸之德是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層次。
絜矩之道,說的是以推己度人為標尺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指內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孔子認為舜就有這種君子風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以中道教化百姓,以己度人、體貼下屬。其為官之道,與“上行下效”、“為民父母”併為治國平天下的準則。
忠恕之道,說的是“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對忠恕的解釋)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孔子所認可的崇高德行,是忠恕之道,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它的積極方面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只有強恕而行,盡力按恕道辦事,才能實行仁道。
絜矩之道、中庸之道,都屬忠恕之道,是忠恕思想的高級形式。朱子在《中庸》“篤行”中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忠恕,就離“中庸之道”不遠了。別人施加給自己不願意的事情,自己也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
古語說得好: “處治事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事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黃炎培先生給孩子的座右銘就蘊含中庸、忠恕的思想: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嚴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閒無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