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日記(第15周)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陰 (第15周)

一來到村裡就開始忙,本以為消停坐下寫臺賬。可是,剛坐下,就有村民嚷著喊著找工作隊。

我拿來了工作日記,放下手頭的活兒,請她坐下慢慢聊。一聊,原來是黨生媳婦,叫代春青。她情緒很激動,臉漲得通紅,聲音很大,唾沫星子橫飛,又是拍桌子,又是大聲叫罵。我只能順著她梳理情緒,告誡她別生氣,別罵人,有事慢慢講,有話慢慢說。從她的言語裡梳理出了這樣的情形:她家大坑也就是北大包的22畝地確權的時候落下了。她提出了之後35個工作日後,仍然沒得到滿意的答覆。後來,村主任郭巖過來,把回覆的錄音放給她聽,好像她還是不滿意。我又微信告知了公書記和劉助理,看她情緒如此激動,應該理順,以避免不應該的事情發生。

她走了不長時間,明傑微信回覆,去她那裡了。唉,鄉鎮幹部村屯幹部真的太不容易了。這裡面有太多的內情,但還是挺同情他們的。

郭主任我們幾個又到了房改戶那幾家看了看。楊錫友家正在維修房子,正熱火朝天地幹著;徐國全家因為房照犯些說道兒,村裡出了主意讓他想辦法抓緊推進;徐國君家已經扒完,馬上工程隊進駐;張樹林孩子打工沒回來,這幾天回來也就著手維修了;潘西欣兒子明天到家,可能因為房照犯點口舌,但村裡也催促她加快維修進度;徐立厚的大框兒已經起來了,地面、炕、門窗以及間牆等工施隊過來一併施工。看著很敞亮的樣子。這一圈走下來,房改推進的還是很見成效的。

剛進村裡,就看到趙永利、盧鳳林、王海等五六人到村裡。原來他們剛從縣裡回來,路過看看我們填寫的臺賬。聽他們的語氣,看他們的舉動,趙永利甚至掏出手機拍照我們填寫的幫扶臺賬和手冊,由此得知,就內業這一塊兒,大家都大同小異,都處於同一個層面上呢。甚至大家的埋怨和牢騷,更甚於幫扶這件工作。

跟郭巖主任打算下午跟幫扶貧困戶對接一下,正式明確後,還沒有認真正式與貧困戶對接,明顯感覺到,遠不如剛開始回頭看的時候那麼重視了。從縣裡的會議指導,到鎮裡的督促檢查,明顯涼了下來。包括縣裡工作內容,都處於一種茫然的狀態。

現在唯一能感覺到沒鬆懈的,就是考勤。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晴

公書記在明傑的聯繫下,本打算昨天下午開會了,改在今天開。

等我到會場的時候,已經是大家都坐滿了。因為事先沒人彙報串聯,都不知道咋回事,等坐下了,聽公書記一主持,才明白了個大概其。

公書記先是把扶貧、房改、土地確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黨建等各項工作總結了一下,又進一步對今後的工作明確了分工及職責,重點就與飛鶴米業的問題進行座談,雖然也都沒有明確意向,但就這些賞代表及村民代表的言談看,可見現在的農民素質都在提升了,特別是針對權益的反映上,客觀而不失理性,可以說得上是有理有據有節,特別是一些具體環節的處理上,都顯示出了一定的智慧。

在會後,我單獨與公書記交流的時候叮囑,此事一定要慎重。他說,不用怕那些事。我說,必須按程序考慮得一定要周全。

下午我在填寫退出臺賬的時候,發現有的貧困戶的信息不夠完整,微信上與丁雪溝通後,把能填上的信息加以完善,填不上的就暫且放下了。

從每一項的工作中來看,都不能用一絲不苟、一毫不差來做,否則,不僅僅是多做無用功,而且還會早幹不如晚幹,晚幹不如不幹。雖然不是全部,但大部分工作是這樣的。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陰

徵求一下兩位的意見後,我在李星爍的帶領下,到我幫扶的那四戶去對接了。

自然先到了李臣家,也就是李星爍家。因為他家是新識別的,自然不涉及到以前的事。先把聯繫卡給李臣看了看,告知了我們仨是工作隊成員,我叫孫繼華,有事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到村部裡跟我們說;然後又拿出《甘南縣精準扶貧政策手冊》,從危房改造、學生資助、醫療救助、高齡老人養老、殘疾人保障、勞動力補助、金融扶貧、家庭產業發展扶持、農業結構調整扶持等九項政策進行了逐一講解,重點就醫療救助、金融扶持、家庭產業發展扶持這三項進行了對號宣講。他也說了一些實實在在的話,儘量靠自己,實在沒辦法自己沒能力解決的,還得依靠政府,特別提出財政補助基本醫保的事,還是給了貧困戶很大的優惠的。因為他家是新識別的,還涉及到每週記收支流水賬,以前他家沒記過,我就請他們以後養成習慣,每週我們來的時候,既過問一下基本情況,又能把流水賬記準。

出來後,我們直奔張威家。剛一拐彎,遇到蘇玉華開電瓶車過來,見面就打招呼,可熱乎了,又要讓吃苞米棒子,又要讓吃沙果的,而且還答應哪天送村裡。老百姓還是很近便的。

到了張威家,又原樣重複了一遍在李臣家裡的話,不過他家屬於已脫貧的,但相關應該享受的政策依然享受,以後可能還會調整,給予農民兄弟更多更大的優惠。

張威老伴兒又領著我們去了劉曉春家,一看房子有印象,來過幾次。一聊天,想起了他母親也是貧困戶,但屬於十一類人,他父親是退休老教師,他母親享受遺屬費,這樣就退出貧困戶隊伍了。這下對上號了。原來劉曉春是這麼個五保戶,用他自己的話,當年也是個風雲人物。聽他聊著,感慨著人世間的起起落落。

又在張威老伴兒的指示下,我們去了劉志家。一進屋,看見剛摘的柿子,隨手擦了擦就吃了起來。邊和他老婆打著招呼邊吃。在我們正聊著的時候,劉志從外面溜達回來了。腳的事,不能走太遠。聽我說起幫扶,他說,我們不是已經脫貧了嗎?我說,即使已經脫貧了,但應該享受的政策一樣不少,又拿出政策手冊,把他們家涉及到的醫療救助等政策又講了一遍,包括新農合的180元縣財政都給補貼了,而且可能以後每年都要漲。他說得很現實,政府再補貼,也得自己想辦法,不能都指望著政府幫助。他的態度還算是很積極的。

走完這四家。雖然沒幫上什麼忙,也不能幫著解決什麼大困難,但就是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讓他們的心裡敞亮一下,聽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感激的心意,心裡也有一種成就感。這或許就是完成任務的感覺吧。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晴

明傑帶著鎮裡的會議精神,到村裡給大家傳達。

會還沒有開的時候,三屯的張樹林就打來電話,問房屋改造房蓋兒是否貼苯板事宜。當我明確告知的時候,他說,那就改不起了,這樣一算,光房蓋下來就得一萬多,整個維修下來補助款項根本不夠,剩下的就得拉饑荒,這錢怎麼還啊。

會上,明傑傳達的內容還真就有危房改造這一項,而且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000元,總數翻建的已經達到17000元了。但就針對維修戶,也確實存在無錢修,或者說即使按標準維修好了,卻也留下一定的債務。難題還得靠熟悉情況的村幹部想辦法解決。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多雲

雖然都處於迷惘之時,但能做的工作大家都在往前搶。特別是這幫弟兄們,只要知道怎麼做,就不差事。

在認真熟悉脫貧政策後,大家也一起商量如何推進,大的方向上級都指出來了,現在就是落實這個環節,目前就檔案這一塊兒,關於能填的這一部分,我們都填得差不多了。但是有很多沒有基礎信息的,甚至是都不知道也說不清楚怎麼填的,比如流水賬這一塊兒,雖說是很簡單,用文件上的話來說,就是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收入支出的情況填寫,可是在我們走村入戶的時候,很少有貧困望月 這個習慣,倒是一些老年人有,但卻是已經脫貧或退出的,根本無須記流水賬了。

摸索中推進。


駐村日記(第15周)


駐村日記(第15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