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割肉97億出售銳步,安踏會當“接盤俠”嗎

阿迪割肉97億出售銳步,安踏會當“接盤俠”嗎

擁有125年曆史的美國老牌健身品牌銳步或將再次易主,老東家阿迪達斯欲甩“包袱”求減負。剛牽頭斥巨資收購亞瑪芬的安踏,還有餘力大規模收購嗎?

文|劉煒祺

編輯|周春林

頭圖攝影|王超

擁有125年曆史的老牌美國健身品牌銳步或將再次易主,老東家阿迪達斯欲甩“包袱”求減負。

據德國商業雜誌ManagerMagazine消息稱,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卡斯珀·羅斯特德(Kasper Rorsted)計劃在2021年3月之前完成對銳步的出售,但該雜誌沒有援引這一消息來源。報道同時還稱,羅斯特德希望通過出售銳步得到20億歐元,但現在,即使成交金額少於這個數目他也會接受。

市場傳言目前有意收購銳步的企業有兩家,一家是擁有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知名品牌的威富公司,另一家則是中國運動品牌安踏集團。

針對這一消息,《中國企業家》向安踏方面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2006年,阿迪達斯38億美元收購銳步,想強強聯合更好地對抗競爭者耐克。沒想到短短几年過去,銳步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一度拖累阿迪的業績。而阿迪出售銳步的消息從2012年起就不斷傳出,在2014年達到了一個小高潮,但都被阿迪方面堅決否認。

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億元)收購,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售出,阿迪割肉97億元出手也是被逼無奈。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淨利潤下滑96%,全世界70%以上的門店被迫關閉。由此也帶來較大的庫存壓力,庫存增加32%至43.34億歐元,可謂損失慘重。為了“活下去”,砍掉銳步這個負擔,或許是擺在阿迪達斯面前最好的選擇。

衰敗始於阿迪收購?

早在1895年成立的銳步,其創始人曾創造出世界上第一雙釘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全球運動品牌領軍企業。2006年被阿迪收購前,銳步也還是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

彼時,阿迪收購銳步,希望兩者強強聯合能夠超越耐克,擴大美國市場佔有率。但事與願違,不僅沒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美好願景,反而讓曾經輝煌的銳步掉出運動品牌第一梯隊,淪落至無人問津的地步。

這不禁讓人疑惑,被收購後的銳步經歷了什麼?

1979年是銳步轉折點,這一年銳步取得北美經營權,市場重心逐漸從英國轉向美國,並取得較大反響。1982年,銳步推出旗下第一雙女子健康舞運動鞋,成為當時最暢銷的鞋子,並引領了太空健美鞋的全線發展。這一年,銳步銷售額從1981年的150萬美元上漲至1.5億美元,並藉此上市。1987年,銳步銷售額攀升至14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運動鞋品牌第一名。

到90年代,銳步開始多元發展,從健身服飾擴展至橄欖球、棒球、足球、田徑等領域。並先後與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NFL、NBA、NHL、MLB展開合作。

接下來的幾年,銳步將目光鎖定在籃球行業,通過簽約籃球明星一步步擴大籃球鞋市場份額。1992年,耐克拒絕NBA球星奧尼爾要簽名鞋和增加代言費的要求,銳步趁機簽下奧尼爾,順利打入籃球界。在1996年NBA扣籃大賽,銳步簽約的球星迪布朗穿著銳步籃球鞋擊敗當時穿耐克AJ的喬丹而聲名大噪,使得銳步籃球鞋席捲整個北美市場。同年,銳步簽約艾弗森。2002年,銳步簽約姚明。

這樣的順風順水最終折戟於2003年。這一年銳步想要1000萬美元簽約小皇帝詹姆斯,但詹姆斯對耐克情有獨鍾最終選擇了婉拒。失去詹姆斯的銳步逐漸被耐克搶走了品牌勢能,而這也為後來銳步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而更大的衰敗則在銳步被阿迪達斯收購後。被收購後,銳步的NBA贊助合約和聯盟簽了長達11年4億美元的合同被阿迪收入囊中。此後,阿迪達斯代替銳步在籃球市場繼續發力,而銳步卻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焦點。

2010年隨著市場份額的縮小和下滑,銳步喪失了NFL合同,後者轉而與耐克續約。彼時,據花旗銀行統計,來自NFL的收益可觀,甚至一度佔銳步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2020年6月8日,銳步贊助的CROSSFIT因為牽涉種族歧視等問題引發美國本土強烈抗議,銳步不得不與之解約,可謂雪上加霜。

據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阿迪達斯整體銷售額下降34%,其中,阿迪達斯品牌銷售下降33%,銳步品牌銷售下降42%。

有市場人士曾分析稱,銳步和阿迪達斯之間的產品線和定位相似,缺乏互補性,是銳步走向沒落的原因之一。在與阿迪合併後,銳步品牌特性越來越模糊,且阿迪產品線豐富,沒有留給銳步太多空間。

安踏會接盤嗎?

目前傳聞中的買方,安踏的呼聲最高,畢竟在買買買方面,安踏的實戰經驗堪稱一流。

安踏收購瀕臨破產的FILA,並一步步將之發展成安踏營收主要來源,成為業界最為稱讚的收購案例。有珠玉在前,銳步這個“爛攤子”彷彿非安踏莫屬了。

根據安踏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安踏主品牌營收佔總營收46.2%,FILA佔比達48.8%。

FILA也曾因為業績不佳,瀕臨破產多次易主,還曾因為經營不善,在短短兩年間虧損近4000萬元。安踏將其收購後,對品牌做出調整,改變原有策略,將目標放在年輕人身上,全力打造時尚運動系列而起死回生,併成為安踏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收購FILA後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安踏更加堅定自己的品牌收購策略。2019年3月,安踏聯合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投資者財團以371億元的價格收購亞瑪芬體育公司,意欲佈局戶外體育用品市場。

從安踏的佈局來看,安踏將旗下品牌劃分為三大類——以安踏、安踏兒童、Sprandi和AntapluS為主的專業運動品牌群,以FILA、FILAFUSION、FILAKIDS和Kingkow為主的時尚運動品牌群,以亞瑪芬體育、DESCENTE、KOLONSPORT為代表的戶外運動品牌群。

安踏收購品牌一直是以集團的業務互補為前提,銳步作為健身運動品牌,與安踏現有品類存在互補。

同時從市場角度來看,安踏收購銳步也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在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安踏排名第一,而在世界範圍內,安踏排名第三。為了能夠保持領先地位並向最高峰衝擊,安踏將海外佈局當作目前的業務發展重點,而亞瑪芬則是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而銳步作為歷史悠久的知名品牌,在歐洲和北美一直擁有良好的聲譽和品牌形象,這對安踏拓展海外市場、加強品牌國際化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FILA的成功運營經驗,也能給銳步以啟迪,或能幫助銳步提升市場業務。

但剛收購亞瑪芬不久的安踏,是否還有精力和資金在短時間內再收購一個銳步,仍然存疑。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亞瑪芬業績情況並未對外展示,安踏對亞瑪芬的業務佈局仍需時間去攻克。

鉅額的併購在讓安踏規模快速提升的同時,也給安踏帶來一定的資金流壓力。

據財報顯示,安踏體育存貨50.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9.1%;營收賬款35.39億元,增加14.1%;平均存貨週轉天數、平均營收貿易賬款週轉天數均出現增加;經營淨現金流23.95億元,同比減少30.4%。

此前,懶熊體育曾就是否收購銳步詢問安踏相關部門,安踏表示目前並沒有意向。懶熊體育稱,安踏剛牽頭斥巨資收購亞瑪芬,在現金和管理上都很緊張,“現階段看來並沒有大規模收購動力。”

參考資料:

《阿迪達斯確認亞太區換帥,或將銳步賣給安踏》,界面新聞

《阿迪業績暴跌96%、耐克市值蒸發1600億!正瘋狂打折“自救”》,全景財經

《昔日美國第一大運動品牌淪為業績“拖油瓶”》,環球生活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