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

2016年出臺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但是,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才能讓研學旅行的開展一路暢通。

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

安全出行

開展研學旅行必須以確保安全為基本前提,涉及教育、旅遊、交通、公安、食品藥品、保險等多個部門和家長的配合。2019年,四川內江中學39名學生在赴京研學旅行的返程途中出現嘔吐、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初步診斷為細菌性集體食物中毒。像這樣的安全事故使得學校、家長、社會對研學旅行都心有餘悸,甚至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對學生校外活動有一種嚴重的恐懼和抵制。如何在短期內消除他們的心理陰影,恐怕還需更多深入的舉措來改變。

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

經費保障

研學旅行的經費一直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眾所眾知,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財政本來就很困難,保障教師工資和基本的日常教學開支已經很不容易,很難再拿出餘錢來支持“研學旅行”這一額外開支;對於中小學校來說,每學期的經費也是固定的,維持日常的教學等活動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也很難再拿出“研學旅行”的額外經費。

因此很多地方的研學旅行所發生的費用一般都會落到家長的身上,如果是家庭情況較好的家庭,一般都會選擇支付這部分費用,但是對於家庭情況並不是那麼良好的家庭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何確保這兩個途徑的經費籌集不落空,不讓“研學旅行”的費用最終都落到家長、社會身上,無疑需要有關方面更多的智慧和努力。

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

資源協調

現在全國各地的研學旅行多種多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研學旅行的內容,但是很多問題也凸顯出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研學旅行資源的浪費。研學旅行就是要達到讓學生們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以及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但是現在出現的資源方面的問題就是地方資源與外地資源協調不到位,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不匹配,有的地方非常有研學旅行的價值,但是在課程設置、導師配置、路線宣傳等,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度和匹配,很多活動難以廣泛和有效開展。因此,這就需要上層政府等部門在這一工作上搞好相關協調和建設工作。

研學旅行要想更加全面的推行,還是需要跨過這幾道“坎兒”

評價考核

研學旅行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效果”。“研學旅行”不像課堂教學一樣,可以通過試卷等測試來檢驗學習效果,並且由於這是一項新事物,沒有現成的監控和考核措施,如果不能及時制定出或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監督考核辦法,就不免讓人擔憂這樣的教育到底能不能有效開展、或堅持多久,會不會成為又一個形式上的素質教育?雖然目前各省、州、區的學校、研學旅行機構都探討出了一套自己的研學考核評價機制,但是也都只屬於地方性的研學旅行考核評價機制,因此當下比較迫切的就是能否有一套統一有效的研學旅行評價考核機制是關鍵。

研學旅行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想要達到有“研”有“學”那麼就必須突破以上的關卡,讓研學旅行變得名正言順、名副其實。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研學旅行聯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