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寒冰知风暖 暂时坎坷无阻铁路发展铿锵步伐

据报道,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收入1883亿元,同比下降28.1%;净利润亏损613.8 亿元,同比增亏611.6亿元,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8.24亿吨,同比增长3.1%,旅客发送量完成3.78亿人,同比下降54.8%。

新冠肺炎疫情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受到波及不可避免。但这更考验一个企业的发展韧劲,困境中铁路找准定位、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服务复工复产,助力经济发展,暂时的坎坷,不能阻挡铁路发展的铿锵步伐。

特殊时期,铁路迅速调整运力,多次转换角色,服务大局,彰显更多社会担当。春运中铁路是旅客的“服务生”,精心组织,增加运力,优化服务,提升了旅客春运出行体验;疫情发生后铁路是疫情防控的“后勤兵”,铁路发挥自身运量大、高效、快捷的运输优势,主动调整运力,全力保障社会急需的医疗物资和疫区生活物资的运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运力保障;在积极防控疫情的同时,铁路还化身服务经济发展的“多面手”,积极调配运力,一手抓防控,一手保运输,开行复工专列,为务工返岗提供便利,加工业、农业生产物资运输力度,为生产、春耕提供了保障,增开“中欧班列”,展现了“稳外贸”的铁路作为。铁路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力量,必然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逆境中更见国企本色,铁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辩证地分析数据,铁路的主要经营指标,在季度末均呈增长趋势,国铁企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社会采取了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此外,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不振也让国内经济承受了更多压力。一季度铁路各项经营数据也如实的反映出了国民经济变化,但随着疫情防控的总体局势已经明显好转,各地复工复产全面展开,运输市场需求逐步回暖,铁路旅客单日发送量从最低83.3万人逐步回升至季度末的323.4万,货运总发送量同比增长3.1%,稳中有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国经济的韧劲和弹性,我国内需市场巨大,产业链健全,铁路立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也必能客服疫情带来的暂时影响,长期向好发展。

随着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不断变化,接下来,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持续助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更考验铁路的应对能力。特殊时期,根据疫情防控走势和经济运行需求,铁路部门在组织防疫联防联控不放松的基础上,旅客运输应按需开车,继续施行好“一日一图”,精准增加客运有效供给,服务旅客出行;货物运输应科学调控运力,灵活调配列车,精准服务企业生产、国际贸易,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同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做到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到位,又要保证安全生产工作不掉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复工复产持续助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冠病毒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对各行各业带来影响是暂时的、可控的。“踏过寒冰知风暖”,随着疫情防控的总体局势已经明显好转,铁路历经疫情考验,克服不利影响,渡过经营生产的阵痛期,发展之路必将更加行稳致远,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流动中国,必将恢复往日的繁忙景象。(许潇)

本文源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