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到上海,东方明珠和田子坊并没有太让我惊艳,美则美矣,但是一种预料中的美。外滩的风景在各种影视作品中看的已足够多了,田子坊的商业化改造在中国屡见不鲜。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则让我惊叹!唯有惊叹!

原因就在于其间的:青铜器展馆。

首先,其跨度足够常。很多专门的博物馆,比如保利艺术博物馆,虽然将也有专门的青铜器展馆,但大多收藏商周年间的,包括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在商周两个阶段是主流,但此之前的夏朝则少有展品;此之后的春秋战国则开始以铁器为主。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展馆则横跨夏商周春秋时代。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上文“钺”,镶嵌十字方纹绿松石,推断是一件夏末商初青铜器。

从造型和艺术构造来说,其为难得的早期青铜器精品。其间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绿松石镶嵌技术均反映了我国早期青铜器制作技艺的高超水平。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此后一次浏览,可以看到以“商周”为代表的中国青铜器高峰时代。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青铜器制作技艺的进步。形式开始多样化,上面铸造的花纹也开始变得反复。

古人称“玄鸟生商”。大概意思是商朝早期部落的祖先吃了鸟卵生下了他,于是将鸟作为图腾。

因此,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几个青铜器很明显的看出来,都含有 玄鸟 的符号。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到了西周,青铜器铸造工艺更加进步。文字也逐渐演化。

于是乎从甲骨文到金文,也就是在青铜器内刻文开始成为一种潮流。

有的写名,有的记事。

比如我们常说的“司母戊鼎”就是鼎内铭文“司母戊”三个字。

再比如上面的“大克鼎”,里面290个字,记录的就是克接受了周天子赏赐后,感谢祖先、感谢领导的故事。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到了春秋战国之后,铁器开始盛行,青铜器逐渐没落。但此时由于周天子领导力的下降,诸侯纷争,也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色彩、造型的青铜器。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青铜器绝不仅仅是礼器,更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

很多人经常提到青铜器,就讳莫如深,可以说过分拔高、过分贬低都让其束之高阁。

更大的还在于很多青铜器的名称:甗 爵 罍 角 斝 觚 卣等,已经很少或不在时下的语境中出现。因此当我们对青铜器进行理解的时候就需要跨过这一关。

比如上图的爵,就可以标注为酒杯、分酒器等,就是古人喝酒用的器具,而其两个眼睛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有推测说可以中间挂麻布以过滤酿酒残渣。

如同现在喝茶用的过滤器。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再比如上面这个青铜器,按古称可能是甗,但你也可以理解为“蒸锅”。

底部燃火,腿部可以注入水,中间放入篦子,就能用来蒸饭、蒸肉。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比如上图这个,你可以理解为“调味罐”或之类的,两个方孔是可以放小勺子的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上图所显示的很简单:洗手盆。

但其不仅仅是一个洗手盆。里面所铸造的鱼、鸭子等与底盘之间是可以转动的。也就是说丫鬟拿着瓢给女主人浇水洗手,盆里的小动物随水而动。

需要注意的是青铜,最开始都是金色的!

这个洗手盆根据史料推断是一个古代的定情信物。


「旅行」到上海,我推荐你去趟“上海博物馆”

上海所辖区域不大,因此文物出土和历史遗留都很少。能够拥有如此多的青铜器(南京博物院青铜器少之又少),主要在于3点:

  1. 当时江苏、浙江地区的炼钢厂位于上海,那个时期为了大炼钢铁,将一切金属类的物品都运到钢铁场,而这里面就包含很多的青铜器。据说当时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都是去钢厂门口守着,从一堆堆的杂七杂八物品里“抢救”。
  2. 上海对外贸易兴盛,很多文物走私也经此之地,被抓获后的藏品交由博物馆保管。
  3. 上海经济发展较快,多年来从海外购得流失文物较多,其中部分捐献给了博物馆。

也许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并非专业研究者,就普普通通的游客。但我更希望你能够来上海博物馆看看,近距离的触摸一下浩繁灿烂的青铜时代。

其绝未冰冷,反而尽显时代风流。

注:本人只是普通文博爱好者,文章中有不尽详实之处望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