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窮家庭”就怕“亂家庭”,老師:別讓你的懶惰毀了孩子

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不僅能夠讓一個人的心情愉悅,更能影響人做事的效率,保持家裡的乾淨的衛生是熱愛生活的方式之一,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是亂糟糟、臭烘烘的,那他這個人也一定是懶惰的、沒有目標的。家裡有孩子的更要重視家裡的衛生,不然只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變得懶、長大之後這種習慣可能會影響到他整個的婚姻、事業。

周老師已經做了三年的班主任,見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孩子,但是今年有一個學生讓他很頭痛。小明今年上二年級,學習成績一般,長相一般,按常理說應該是一個很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孩子,但是他卻因為一件事出了名,那就是他的不愛乾淨,除了整天自己的書包、桌椅亂糟糟之外,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就是他連自己的衛生都保證不了。

不怕“窮家庭”就怕“亂家庭”,老師:別讓你的懶惰毀了孩子

可能是他不換洗襪子的緣故,身上總有一股怪味,這讓周圍的同學都很嫌棄他,才剛開學半個月,周老師就聽到好幾個同學換位置的請求。無奈之下,周老師跟小明做了一次談話,小明態度良好,原以為他會改變這個壞毛病,誰知他依然是之前的狀態。

周老師最後決定做一次家長訪談,到了小明家之後,周老師看到隨意堆放衣服的沙發、隨意扔滿玩具的客廳、還沒有刷洗的碗筷,以及已經積攢了好幾袋沒有倒的垃圾,周老師一下明白小明不愛乾淨的習慣來自於哪裡了。

不怕家裡窮,就怕家裡髒亂差,一個亂糟糟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雖然每個做父母的每天都很不容易,上了一天的班都很累,但是把生活的環境整理乾淨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表現。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呢?

不怕“窮家庭”就怕“亂家庭”,老師:別讓你的懶惰毀了孩子

一、先給孩子樹立一個講衛生的意識。

想要讓孩子講衛生,那麼家長必須給孩子樹立一個講衛生的意識,告訴孩子垃圾扔進垃圾桶裡、玩具放在玩具箱裡、鞋子擺在鞋架上、衣服整齊疊放在衣櫃裡等話,讓孩子逐漸有衡量乾淨與否的標準,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整理的意識,如果孩子生活的地方一直都是亂糟糟的,那孩子覺得這種環境就是正常的,根本不會有整理的意識。

不怕“窮家庭”就怕“亂家庭”,老師:別讓你的懶惰毀了孩子

二、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要求孩子屬於自己的衛生一定要打掃乾淨。

不需要讓孩子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但是最基本的東西物歸原位、玩具自己收拾是最基本的,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生活的地方要保證最基本的整齊,這才是好的人生態度。

不怕“窮家庭”就怕“亂家庭”,老師:別讓你的懶惰毀了孩子

三、鼓勵孩子堅持下去,讓孩子把講衛生作為自己的一個習慣。

小孩子做事難免會三分鐘熱度,等孩子的興奮勁過了,對這件事的態度也會平淡很多。這時候千萬不要罵孩子,而是陪孩子一起整理,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堅持,只有孩子慢慢堅持下去了,才會把講衛生當作一種習慣。

整理的過程也是規劃的過程、孩子在整理的過程中會不僅會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還能提升自己的耐心,所以,每個家長都要做好帶頭作用,讓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母嬰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