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芬“右眼近乎失明”,究竟誰之過?


艾芬“右眼近乎失明”,究竟誰之過?

艾芬微博圖片。


本刊記者/杜瑋


2020年12月30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其微博上發佈一篇《再見2020》的文章中提到: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最讓我難受的是,因為這個疾病不能用力,以後都不能抱二寶了。


艾芬於2020年12月31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說,2020年5月,自己視力明顯下降,以為是此前疫情期間長期戴護目鏡所致。經熟人介紹,她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醫治。因右眼有白內障,醫院給她做了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收費2.9萬元。5個月後,她被診斷為右眼視網膜脫離。她認為,自己白內障很輕,愛爾眼科沒必要給她做這個手術,同時,在愛爾眼科就診時,醫生沒有仔細檢查其眼底,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她質疑愛爾眼科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動機是為了多收錢。


12月31日,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對此發佈聲明稱,患者右眼為高度近視併發性白內障,有手術適應症,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視網膜脫落後,2020年10月25日,艾芬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做了視網膜病損激光凝固術、玻璃體硅油填充術等治療。術後,她的右眼幾乎什麼都看不到,一直在家中休息。艾芬說,自己需要3個月到6個月恢復,而且如果生氣或用力,視網膜還有著再次脫落的可能性。


艾芬“右眼近乎失明”,究竟誰之過?

艾芬眼睛治療後。圖/受訪者提供


“相機出問題,只換了貴的鏡頭,沒有換膠捲”


艾芬說,在察覺自己視力下降後,她向曾在中心醫院眼科工作、退休後返聘到愛爾眼科武漢醫院的一名醫生諮詢。在第一次通電話時,該醫生就建議她換晶體。等到愛爾眼科就診時,該醫生推薦了醫院副院長、白內障科主任王勇給艾芬手術。由於是熟人推薦,加上愛爾醫療設備比中心醫院好很多,自己畢竟不是眼科醫生,艾芬沒多想,同意了手術。愛爾眼科官網顯示,王勇是湖北省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愛爾集團白內障學組秘書。


手術後,艾芬的視力並沒有好轉。她曾分別在手術後兩天及一週後到醫院複診,告知對方自己視野暗淡。院方回應稱,這是由於剛剛做完手術,角膜水腫引起,而且“換的人工晶體肯定比自然晶體光線要暗一點。”7月,艾芬去配眼鏡時,右眼裸眼視力由手術前的0.2下降至0.1。10月23日,她突然發覺右眼“被布遮擋住了一樣”,右眼左下角視野缺失,右眼視物非常模糊。她趕忙聯繫王勇,在愛爾檢查後,被診斷為右眼視網膜脫落。


艾芬認為,自己的白內障本身很輕,根本沒必要換晶體。有同行則告訴她,視野暗淡就是眼底出了問題,而用激光治療眼底變性比植入晶體便宜很多。眼底變性一般指視網膜變性,是眼底病變的一種。她打比方稱,如果將眼鏡比做相機,晶體是鏡頭,眼底是膠捲。現在相機出了問題,愛爾眼科只換了貴的鏡頭,沒換膠捲,甚至還不知道膠捲壞了。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戴錦暉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說,白內障手術前,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患者眼底有沒有問題,如果白內障不能解釋現有視力下降,就要對其作進一步檢查。對於成年人而言,如果視力短期內突然下降,眼底出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做完人工晶體手術後,患者視力不能提高,則說明醫生對於眼底問題沒有好好評估。總體而言,在患者術後視力恢復的概率比較大的前提下,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才值得做。而如果白內障本身很輕,則不一定需要換晶體。不過,戴錦暉強調說,就艾芬這一病例而言,術後5個月出現視網膜脫落,醫院是否要擔責,是一個複雜問題,僅憑雙方說辭很難做出判斷,需要根據整個醫療過程的真實情況及各種診療資料來判定。


眼底檢查疑雲


雙方爭執的焦點在於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對於艾芬的眼底有沒有仔細檢查。在艾芬看來,這是導致其視網膜脫落的重要原因。眼底是眼球內後部的組織,由視網膜、視乳頭、黃斑等組成。在艾芬和王勇的微信對話中,王勇承認術前,因艾芬白內障的遮擋和外傷,瞳孔有前粘連,瞳孔擴不大,術前無法檢查其周邊網膜。艾芬稱,愛爾眼科對於其眼底的檢查並不仔細,而且在其就診過程中,醫院自始至終未和其談及有關其視網膜的任何問題。


在進行人工晶體植入術之前,艾芬曾在中心醫院做過眼部B超與OCT檢查(眼底光學相干斷層掃描),B超沒發現什麼異常,但OCT檢查顯示眼底有病變。她將結果告知愛爾眼科,卻沒能引起重視。她出示的愛爾眼科術前門診病例顯示:眼底未查。但王勇在微信中回覆艾芬稱,“進一步術前檢查時,每個患者都做了眼底檢查,如眼底OCT檢查,B超檢查,這些檢查沒有發現您有網脫體徵,我們才安排了手術。”艾芬還懷疑,可能由於植入了人工晶體,導致了她視網膜的加速脫落。


戴錦暉分析說,就視網膜脫落而言,通常是先有眼底變性,之後產生裂孔,再引發視網膜脫落。大多數情況下,變性本身不會引起脫落。“很多人正常人都有變性,一輩子都不會引起脫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近視是視網膜脫落最常見的一種病因。而艾芬的右眼高度近視,在這次眼疾之前,視力僅有0.2,且小時候右眼受過傷。


對於眼底裂孔,在B超檢查時,只有極其有經驗的醫生才可能檢查出來眼底的輕微病變。而OCT檢查,可以判斷出視網膜是否有明顯的裂孔,進而評估視網膜有沒有脫落。


戴錦暉在看了艾芬的OCT檢查影像結果後表示,其視網膜並沒有裂孔。但OCT無法檢查出視網膜周邊變性的情況,還是要有經驗的醫生運用三面鏡或前置鏡,充分放大瞳孔,才能檢查出來。在艾芬10月25日的手術記錄中,寫著視網膜周邊廣泛變性。戴錦暉說,這是眼底變性偏重的情況,有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脫離,而這種廣泛變性更多時候不大可能是短期形成的,但也並不絕對。其小時候眼睛受傷也不排除導致未來視網膜脫落的可能性。此外,白內障手術本身由於是創傷,也有一定概率會使視網膜脫落,尤其對於高度近視的患者而言,但概率很低。


艾芬說,去年6月,她去愛爾眼科術後複查時,主刀醫生王勇幫她了做幾項檢查,沒有收費。在檢查過後,王勇也沒有將結果給她。艾芬說,她還曾讓王勇將其6月份複查時,拍攝的白內障的照片發給她,但王勇卻發過來一張白內障很嚴重的弄虛作假的照片,這讓艾芬很氣憤。記者就艾芬所說的問題致電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王勇,沒有得到回覆。


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發表的聲明稱,患者自主提供的三甲醫院術前B超和OCT檢查結果,均顯示眼底視網膜平復;我院2020年5月24日術前眼底檢查結果也顯示其眼底視網膜平復,未發現視網膜脫離,周邊部分被白內障遮擋,與術前患者提供的其他眼底影像學檢查相結合,有白內障手術指徵。術後複診結果顯示,患者視力較術前提升,眼底視網膜平復。經核查,醫院不存在對患者病歷和檢查資料進行篡改和調換情況。


戴錦暉說,視網膜脫落手術後的視力恢復效果和術前視網膜脫離的程度密切相關,術後視力恢復可能好,也可能不好。


據官網介紹,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湖北總院),是2003年經湖北省衛計委批准成立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防盲治盲為一體的大型三級專業眼科醫院。醫院先後被認定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湖北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業基地、湖北省貧困白內障復明工程項目實施指定醫院、湖北省慈善總會“慈善眾籌”項目定點醫院、湖北省僑聯“僑愛心•光明行”項目定點醫院、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教學基地、武漢市臨床重點專科,曾榮獲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愛爾醫療集團在中國擁有600餘家眼科醫院及中心,營業收入從2009年的6.06億元增至2019年的99.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