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還有不到兩週的時間,我們就要和豬年說再見了。要提起這一年最火的事件裡,一定少不了

“豬年豬貴”!從年初豬肉的價格就一路看漲,不斷突破歷史高點。


在中國除了少數同胞外,只要過年餐桌上就一定離不開豬肉的存在,豬肉號稱【年肉】的叫法可不是白叫的!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BUT,從魏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這上千年中,豬肉卻一直不受待見。比如唐朝著名的燒尾宴裡面沒有豬肉,燒尾宴採用了魚、蝦、蟹、雞、鴨、鵝、牛、羊、鹿、熊、兔、鶴,甚至還有青蛙,唯獨就是沒有豬肉。


宋朝的士大夫階層也不吃豬肉,蘇軾的“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便一語道破了當時豬肉的尷尬處境,上層社會吃豬肉一般是從宋朝以後開始。


豬也能當偵探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你相信嗎?以前尋找松露時,豬可是人類的師傅。松露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真菌類植物,大多長在闊葉樹的根上,不刨開土,人們根本看不出哪棵樹底下長了這麼一味金貴的食材。但是,母豬卻可以輕鬆地發現它們——因為松露會散發出一種獨特到讓人無法表達的氣味,而這怪異的氣味與公豬散發出的雄性荷爾蒙味相似,母豬對其情有獨鍾,所以它就成為了人們尋獲松露最得力的助手,6米開外就能聞到地下30釐米深的黑松露。

豬不可以抬頭看天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讓豬抬頭看天,是完全做不到的!豬的前額(也叫招頭肉)非常高,擋住了豬的視線,而且豬頸椎很直,背部又肥,所以只能勉強抬起15度左右。

豬幾乎不會出汗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雖然有類似汗腺的結構,但豬幾乎不會出汗。應對高溫,豬有兩個辦法:第一種,通過呼吸道來散熱:研究發現,皮膚溫度高於35℃時,豬的呼吸頻率會顯著加快,以此來幫助散熱;第二種,通過行為調節體溫:比如躲到陰涼地兒,或者是在泥漿裡打個滾,又可以擋紫外線又可以防蚊蟲叮咬

防毒面具的發明靈感來源於野豬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野豬拱地之後利用鬆軟的泥土躲避有刺激性的氣體,泥土對氣體又有吸附和過濾的作用。科學家模仿豬嘴做出第一批防毒面具,雖然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好,可是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一直沒變。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豬肉的維生素 B1 是牛肉的5倍!維生素 B1 缺乏,會讓身體經常感到疲勞,肌肉痠痛。

瘦豬肉的維生素 B1 含量為 0.5 mg / 100 g,是瘦羊肉的3倍,瘦牛肉、雞胸肉的5倍。如果你經常喝酒,或者愛吃甜食,還有劇烈運動後,都可以吃點豬肉,補充維生素 B1。有個要注意的地方是:烹飪豬肉的溫度不要太高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排骨其實一點也不瘦,而且可能比大腸還肥!知道了這個真相,下次你就可以拿「瘦得像排骨」去損人了。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你胖得跟頭豬一樣,很多人都會這麼說。


日本帝京科學大學小動物營養研究室的大辻一也教授在一檔節目上介紹,豬的體脂率在 14%~18%。而較為健康合理的男性,體脂率在

15%左右,女性在25%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體脂率,其實比豬還高。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另外要為豬油正個名:豬油裡的不飽和脂肪酸其實不多!椰子油、黃油這兩個帶有高貴氣息的「油」,事實上飽和脂肪含量都遠遠高於豬油。


不過,並不是在推薦大家多吃豬油。畢竟跟植物油相比,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比如橄欖油飽和脂肪含量是14%,而豬油是 39%……接近 3 倍了。


如果血脂本身就異常,更就要管住嘴,限制飽和脂肪。當然,除了豬油,你還要小心冰激凌、甜甜圈、奶油蛋糕、曲奇、薯片……

我們囤年貨買豬肉的時候,總會發現上面蓋著各種形狀的印章。那麼這些印章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X形檢疫章

“銷燬章”,有“銷燬”字樣,表明此類肉有問題,禁止銷售和食用,必須統一銷燬。這就像試卷上的錯題會被打X一樣,有問題的豬肉也打上X。


三角形檢疫章

“高溫章”,含有“高溫”字樣,表明這類肉含有某種細菌或病毒,或者某種寄生蟲,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高溫處理,才能銷售給消費者。


長方形檢疫章

“食用油”章,含有“食用油”字樣,表示此類豬肉用於煉製食用油,必須提煉成食用油後才能出售給消費者。


標橢圓形檢疫章

“工業油”章,有“工業油”字樣,表示此類豬肉用於煉製工業油不能銷售食用。


標圓形檢疫章

合格的印章,章內有“獸醫驗訖”、年月日和“豬”字樣,表示生豬肉已經檢疫,它是經過獸醫部門生豬宰前檢疫和宰後檢疫及屠宰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後,才蓋上的圓形章。有時候蓋紅章的可能是母豬肉,銷售母豬肉,必須掛牌明示,但只要蓋有圓形的章的都是安全無危害可以直接食用的。


檢疫章是洗不掉的,這種印章的主要成分是食用色素,它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可以跟著豬肉一起食用。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豬身全是寶,一樣扔不了”。在中國古代,豬的價值不僅限於提供肉食、肥料,還有更為深刻的宗教儀式祭祀作用。在商代中期之前,豬被作為儀式中的祭祀用牲,在那之後,才開始大規模的使用牛來祭祀,到了春秋之後太牢(也就是牛、羊、豬的組合),最終成為了官方宗教和禮儀活動中固定的用牲制度,並一直沿至清代。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經過數千年飲食文化的沉澱,豬肉的烹製方法已有千千萬萬種。聰明又愛吃的中國人早已熟練掌握著豬肉的每一種烹調方法。然而,豬不同部位的肉,有著不同的口感,在烹煮上也各有差異。


單從排骨說起,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吃法!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豬年接近尾聲,這些關於豬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