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關係?-汪致正系列

《德道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關係?-汪致正系列

《老子》汪注 《德道經》第23章

本章專門論述 “道、德”之間的關係。

明白了“德、道”這兩個關鍵字的初義,便可看清之間的關係,就是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方法與客觀規律之間的關係。進而理解《道德經》就是《理性認識和遵循規律的經典》。

《德道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關係?-汪致正系列

經 文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①,暴雨不終日。

孰為此②?天地而弗能久,有況於人乎?

故從事而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③,失者同於失④。

同於德者,道亦德之⑤;同於失者,道亦失之⑥。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 文

即使很少談及自然而然,也知道狂風暴雨不會長久。那是誰使狂風暴雨出現的呢?天地都不會使暴風驟雨長久,何況人呢?

所以[如果想要認識事物為什麼會如此,就]要處理好以下關係:

想要認識道(規律和本原的人,就要認同道(規律和本原的含義;

想要運用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就要認同德(理性認識方法的含義;

迷失[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同樣會迷失[道(規律和本原]。

認同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就能理性認識)道(規律和本原;(道[規律])就被德[理性認識]了)

同樣迷失[德(理性認識方法

]的人,也就迷失了規律和本原。

[迷失道(規律和本原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不足以信任啊,有不信這種說法的嗎?

《德道經》中的道與德到底是什麼關係?-汪致正系列

注 釋

飄風,強風,狂風。終朝,一個早晨。引申為不長久。

孰為此?誰使它這樣?誰使前述狀況出現?

從事,處理,處置。根據下文,此從事是指處理的關係。從全章看,想要處理好之間的關係,就要先認同的含義。,表示假設關係的連詞,此處表示後續的並列假設關係。,認同,認可。

失者同於失

,結合下文,第一個是指迷失德(理性認識方法),第二個是指迷失道(規律和本原),同樣。

同於德者道亦德之,認同運用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道(規律就被德(理性認識)了。

同於失者道亦失之,同樣迷失[德(理性認識方法)]的人,道(

規律)也就被迷失了。

名 句

同於德者,道亦德之;

同於失者,道亦失之。

要 義

論道 論德循自然

之間的關係,就是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方法與客觀規律之間的關係。

如果想要認識之間的關係,必須先要認同的初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