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性的讨论变成"粉圈"站队,被裹挟的网文作者们该何去何从

网文作者集体批判阅文合同"霸王"条款的事件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场以版权保护为名,以裹挟着网文作者和读者利益的所谓权益"斗争"运动正在悄然发生 。原本理性的讨论,慢慢的变了味道。

55"断更节",断的到底是谁的权益?

随着阅文"新合同"条款事件的发酵,一场关于号召全体网文作者断更的"55断更节"的运动,以类似于"粉圈"围堵网络传播的方式悄然发生。

虽然阅文集团已经发布声明,表示了网传的合同并不是新管理层制定的合同,而是阅文集团本身就存在的合同,而且阅文新管理层已经在推动合同的改革,并打算组织作者进行协商,尽全力保护作者的权益。但是,这些声明和举措并没有引来理性的思考和谈判。

所谓的断更节的组织者,在线号召所有的网文作者,以断更的方式来逼迫平台让步。如果这种断更,只是为了帮助争取谈判的机会,还情有可原。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断更节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运动式的裹挟。断更节的组织者们,将所有的网文作者进行派别的划分,包括所谓的妥协派、两面派和投降派。

当理性的讨论变成

甚至读者都被当做了所谓的"利益关联者",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

当理性的讨论变成

作为一个普通的资深网文读者,当看到所谓的利益关联读者的要求,以及列出来的"没有收入=作者流失=优秀作品减少=我将被喂shi"暴力洗脑式的逻辑连接,让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没有收入,只是因为平台剥削?没有阅文,可不可以选择去其他平台?写作一靠天分二靠勤奋,所谓的天才永远能找到表达自己的渠道,作者不在阅文了,我们读者就永远被迫吃屎?我们难道不知道不看阅文吗?世界上是只有阅文一种平台吗?

大家好像忘记了,在20年前网文刚兴起,网文被传统学界看低,不被认为是真正文学的时候,以及没有人愿意付费看网文的年代,仍然有无数的作者在榕树下、起点这些平台坚持不懈熬夜更新,为的是自己对文学的一份热爱,还有对所有支持者的回应。为爱发电虽然不现实,但在一开始,是这份对文学的"爱"让那些大神废寝忘食。

大家还忘记了,平台也一直在努力的挣扎,不断的模式和改变,想要活下去。

大家更忘记了,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叫做"阅文"的平台。

如果是正确理性的讨论,应该赋予大家选择权,不在阅文,可以在其他平台,在阅文不满意,可以争取自己的权益。但是,以断更的方式,直接要求所有作者放弃更新,放弃收入,放弃自己的作品和读者,这种极端的号召,带着盲目热血的味道,可能把一部分不够理想的读者以及作者,裹挟进运动式的维权风暴中,并最终伤害自己的权益。

假如,我是说假如,断更节成功,最后导致资本放弃阅文,类似阅文的平台也真的不存在了,那些最普通的依赖于平台更新赚取日常所需的作者又该如何自处?

理性协商,让作者真正的权益得到保护

网文发展20年,无论是平台、作者,还是读者,都实属不易。

从不被看好的所谓地摊式文学,到逐步被主流认可,再到IP式运营模式所带来的利益,所有的网文作者终于走到了可以依赖没有门槛的写作就可以维持生计的这一天。而普通的读者们,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分享、赞许、推荐自己心中厉害的文章以及作者,不用害怕被嘲笑没有水准,不是其中的经历者,不知道其艰难,。

资本虽然可怕,但资本首先是让大多数作者和平台活下去的根本。

这20多年,无数的平台在不断的摸索与作者共存的盈利模式,有一些坚持了下来,有一些因为运营不下去就此消失。平台消失,作者积累起来的粉丝和惯性读者,都需要重新开始,这其中苦楚,只有作者和平台的管理者本人才能知晓。

所谓的断更节,携带着狂热的气息,用一种运动式的方式裹挟舆论和作者以及读者,让理性失去意义。


当理性的讨论变成

泛娱乐话的IP发展,是所有网文作者突破圈层的界限,成为全方位运营获利者最好的办法。摆脱付费模式的禁锢,保持理性的思考能力,通过协商,推动平台和作者利益的共赢,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不要忘记了,当所有的平台都消失的一天,网文也会消失。不要让理性被狂热引导,不要把威胁当成工具,希望所有的作者和读者都能牢记:只有共赢,才能真的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