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大自然是一個圈。

因為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等三種負責不同功能的生物共同構成了大自然的“生態圈”。

本質上而言,這三者其實處於共生關係,少一個都不行,可若是從能量傳遞上面來說,“消費者”又處於這個生態圈的最上層。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從而也就形成了生產者、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以及三級消費者這樣一個籠統的食物鏈模型。

那麼如果單從“捕食”於“被捕食”的概念來看,人類確實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地位,畢竟消費者層級中每一條食物鏈的最上層,幾乎都有人類的影子。

可問題是人類個體瘦弱,赤手空拳根本不是獅、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對手,那麼又是憑藉什麼在食物鏈頂端立足的呢?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相信會有絕大多數人會覺得是因為智慧、也就是有著極為聰明的大腦,從而讓人類可以製作工具來彌補原本相對瘦弱的軀體。

但是從史前人類的進化軌跡來看,單憑手上所拿的石器以及長矛顯然也不是這些食肉動物的對手,真正讓人類佔據食物鏈頂端的決定性因素其實是“社會化”。

也就是“抱團”了,一個打不過,那我就十個人一起狩獵。

或許還會有人覺得難道“社會化”就不是“智慧”的體現嗎?這個怎麼說呢,是也不是。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社會化的定義

因為從人類社會化的發展歷程來看,確實需要“智慧”為基礎,因為首先“社會化”的前提是擁有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而這個“目標”則需要智慧去構思、想象。

可問題單純的具有智慧就能實現社會化了嗎?並不能,因為還需要一種用來相互溝通的媒介,也就是要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傳遞”。

很多人認為社會化是智慧的體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把“信息傳遞”看成了“智慧”的衍生產品。

其實不是,“信息傳遞”更多的是依靠“遺傳物質”來決定的“本能”行為,跟“智慧”實則是各自獨立的。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就像蜜蜂、螞蟻、蝙蝠這樣的群居型生物群體,它們各自其實也能夠看成是一個“社會化”生物群體,所以也必然是存在著“信息傳遞”的過程。

而且從學術上來講,它們的信息傳遞方式其實看起來比人類還要高級,往往通過氣味、超聲波、或者動作等方式就能夠輕鬆的傳達想要傳達的信息,而且傳播距離往往也要大大優於沒有任何外界工具的人類。

試問,如果“信息傳遞”是“智慧”的衍生產品的話,那是不是就代表螞蟻、蝙蝠這樣的生物群體要比人類具備著更高階的智慧?顯然不是。

所以,社會化的定義其實就是在具備一定“智慧”的基礎上還能夠同時擁有一套獨特的“信息傳遞”方式。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不過人類的精明之處就是憑藉因“智慧”而衍生出的“創造力”,對這種“先天本能行為”進行了一次次的改良和升級。由此也就衍生出了“動物傳播”和“人類傳播”的分化。

動物傳播不用說,就是更為依賴本能,而人類傳播則是更依賴於智慧,從而使得人類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創造來打破環境和空間的束縛。

前文之所以說“社會化”既是智慧的體現又不是智慧的體現也多是因為這個原因。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信息傳遞對人類佔據食物鏈頂端的意義

就好比最基本的“肢體動作”,這是人類在出現“語言”之前的信息傳遞媒介。

當原始人遇到一個人抓不住的獵物之時,那麼自然得跑回聚居地叫人幫忙吧?而手舞足蹈的表達很明顯就不足以清晰的表達出想要傳達的危險信息或者狩獵難度。

更何況還極為費時間,得好不容易弄清楚要表達的意思之時,獵物早都跑了。

那麼怎麼辦呢,原始人也就創造出了“語言”,有了語言,溝通的效率大大提升,甚至能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喊一聲便可以清晰的傳達想要表達的信息。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繼而為了讓後人能夠更輕鬆的學會這些更新的“信息傳遞媒介”,用繪畫、或者文字等方式來記錄的全新信息傳遞方式也就這樣順其自然的被創造了出來。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進程的發展,單純的用口語、文字或者繪畫等方式來傳遞信息明顯還是不夠高效。

人類針對信息傳遞媒介的又一次躍進也就此開始展開,他們開始研究如何才能讓信息傳遞更高效。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就好比封建時期的“信使”,縱然可以通過走路、騎馬等多種方式來遠距離傳遞信息,可是效率極為低下。

那麼怎麼辦呢?走著慢可以用飛的呀,人不會飛鳥會飛呀。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人類開始用諸如“飛鴿傳書”這樣的方式來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但後來發現還是太慢,雖然就自然界而言這種進化速度已經不慢了,可是架不住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快呀。

工業革命進程的展開讓人類不再侷限於使用諸如鴿子、信件、報紙這樣的信息傳遞媒介,而是踏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也就是“機器媒介”。

就好比“無線電”、“電話”、“互聯網”這樣的信息傳遞媒介。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也正是這些機器媒介的誕生,讓如今的我們即便一個身處北極一個身處南極都能輕鬆的實現“面對面”交流。

不但打破了空間對“信息傳遞”的束縛,更是打破了“時間”對信息傳遞的束縛。

那麼在這種種“信息傳遞媒介”的更新迭代之下,是不是就等同於一個疊加再疊加,繼而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這就好比讓一個現代人穿越回古代一樣,即便這個人知道現代武器或者工具該如何製作,也知道材料從哪來,但是如果只憑借“肢體動作”和“語言”,他能清晰的指導當時的人把工具造出來嗎?顯然不能。

畢竟又有誰能知道你在那手舞足蹈到底是要表達個啥,保不準還以為你在跳舞呢。

但是如果有紙、筆、等外部媒介就不一樣了,可以通過語言、圖紙等手段清晰的描述現代工具的製作過程,那麼繼而批量化製造,然後扭轉當時的時代格局還是問題嗎?

信息傳遞對人類佔據食物鏈頂端的意義其實就在於此。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結束語

簡而言之,信息傳遞絕對不是一個相對的空泛的抽象化概念,而是實打實的能更加促進人類社會化,並讓人類進入“高級社會化”階段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學習其實也同樣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其就跟智慧一樣,都對人類佔據食物鏈頂端的地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缺一不可。

缺少了智慧,人類就可能直面大自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

缺少了信息傳遞,人類就勢必要孤軍奮戰,因為沒有信息傳遞,也就沒辦法社會化,即沒辦法抱團。

那麼一個人就算再聰明,他又能從大自然中獲得多少生存資源呢?畢竟先進工具的誕生也是經過相互交流和借鑑等信息傳遞過程以後才逐漸推廣研發出來的。

當然,那些天賦異稟的個例除外,不過那已經是大自然的選擇了,而不是人類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