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大的要让着小的?

bsdjfb


尊老爱幼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下面我从心里发展的八个阶段来为你详细解释下,“大的要让小的”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

1.婴儿前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童年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首先,我们的父母是处在成年早期的,他们的自主性和大局观有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希望孩子们之间能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幼小的生命是脆弱的,万一失去一个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和孤独感,这种感觉如果处理不好是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TSD。

其次,对于幼儿期或者青少年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当不同发展期的儿童之前产生碰撞的时候,往往是处于后一发展期的获胜,加上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对前一发展期的孩子造成伤害,而前一发展期的孩子为了弥补这种差距,会极力的模仿后一发展期的孩子,造成发展的错乱且不稳定。这是“大的要让小的”最根本的原因。

最后,“大的要让小的”对么?还是这几个发展期,越往后,年龄差越小,也就是孩子会出现在同一个发展期内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再让大的让小的,会对大的造成伤害,开始对小的有敌意和攻击;对小的过分爱护,也会让小的在某个发展期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这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父母要求大的让小的-大的私下打小的-小的不断寻求父母庇护-父母再要求大的让小的。

优秀的父母,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要求大的让小的,也会在合适的时候要求小的让大的,更多的时候是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之间的关系,让大的从自己内心想去照顾和维护小的,这才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事上开悟


忍让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儒教传统美德中的其一,是封建礼教,有其局限性,之所以盛行流传是因为对统治阶级有利,统治者如此宣扬更利于给被统治者洗脑,使其奴化,使其减少对抗造反行为,有利于和谐统治。

相反若不然,被统治者都有″人人平等自由",较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还了得?

大家不会忘记伟人说过"传统文化不该照抄照搬,应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因此″同情弱者"或″悲天悯人″地"忍让",要限度,因时空,分对象而宜,且不可盲目一味地以大让小,宠惯成其娇横毛病,对人对已都不好,即对他人不负责任,对自已也丧失原则底线,有必要的就有理有据的拒绝。

有时拒绝,也能得到尊重和理解!让其知难而退,相互尊重。更能彰显和谐平等自由。



大厨老齐


凭多吃了几年饭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