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间和阴间概念的科学性

阳间和阴间概念的科学性

1,开头语。人类从具有意识至今,一直存在一种看似迷信的观念,阳间是人类的居所,阴间是鬼魂的居所。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可以看出,这种迷信观念其实是一种简单朴素的唯物论的观念,也即科学的观念,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两个空间的概念。本文论析之。首先把《六维空间才是物质存在的完整空间》一文有关的文字,抄录过来成为本文的第一节。

2,抄录如下:

【【 1,量子场论已确认的结论有,

1,1. 真空是物质,是基态量子场。

1,2. 量子场是物质的基本形态,它是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微粒性的物质客体,它具有多种运动状态,如激发态和基态。量子场激发态的出现代表实量子的产生,激发态的消失代表实量子的消失。粒子的消失只是表明量子场的激发态消失了,而不是量子场这种

物质客体消失了,量子场还存在,不过此时量子场处于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也就是处于基态。

1,3. 人们把基态的量子场称为“真空”。真空不空,真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即基态的量子场,是物质客体。

2,问题的提出。粒子、物体、人被真空包围着,也即是说,粒子、物体、人被基态量子场这种物质客体包围着,却没有一点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一个粒子在基态量子场中穿行,在到处都存在着沸腾般的量子涨落的真空中穿行,却观测不到任何阻力,合逻辑吗?

3,既然从没有人感受过来自真空物质的阻力,从未观测到在真空中穿行的粒子受到来自真空物质的阻力,说明基态量子场不在我们的周围,,不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说明从基态量子场激发出来的可观察的粒子与这种能量最低状态的基态量子场运行于不同的空间,只有这样的假设才能解释粒子,粒子构成的物体和人的运行过程没有受到基态量子场这种物质客体的阻力。基态量子场这种物质客体存在于另类空间,而这种空间由于某种原因,人们看不见,摸不着。通俗语言说,可观察者谓之阳,隐蔽者谓之阴,人们生活着的,已十分熟悉的空间可称为“阳空间”,具有能量最低状态的基态量子场,则存在于“阴空间”。阳空间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三维空间,三维空间的真空是虚无一物的空间,人物体在阳三维空间的真空中穿行没有阻力,这已经是充分认知的,并且,对阳空间的认识和经典力学的认识是一致的。阴空间里的真空才是量子场论真空,是基态量子场存在的空间。量子场论关于粒子的出现和消失是量子场的基态和激发态转换的观点,说明在能量的作用下,粒子可以由阴空间进入阳空间,或由阳空间进入阴空间,,正对应着我国古老的阴生阳,无生有,以及阴阳转换,无有转换的哲学思想。量子场论的理论和实验表明阳空间和阴空间是密不可分地存在,两者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或简称全空间。 】】

3,阳空间存在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物质,把空字删掉,就简称为“阳间”也,阳间之物可观察,称为“阳物”也。阴空间充满基态量子场,把空子删掉,就简称为“阴间”也,阴间之物不可观察,称为“阴物”也。如此一来,相当于把科学的量子场理论和阴间-阳间概念联系起来。

3,1. 阴物是基态量子场,阴物的活动是真空涨落,导致虚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虚粒子也是阴物。

3,2. 基态量子场受激发产生可观察的粒子,量子场论的这一说法,可以哲学性地说,阴物受激发产生阳物。或说,阴物是阳物之母,阴生阳,“生”的条件是有能量激发。没有这个条件生不出来,虚粒子不能成为实粒子。

4,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量子真空涨落,能量如何使虚粒子变成实粒子,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甚至有人提出,宇宙大爆炸是一次罕见(发生的几率几乎是零)的巨大的真空涨落。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奇点应该来自阴间。按量子力学原理,巨大的真空涨落应该在极短时间湮灭,但所有的虚反粒子瞬间去了别处,剩下的同样数量的虚正粒子不能湮灭,被迫转为正为实粒子,那么支持无穷多的粒子转正的无穷大的能量又是谁提供的呢?这一系列疑问未解决之前,只能抽象的说是“造物主”了。其实说不出具体形态的力,能量是什么都是个迷。很可能又是“老子”自己也说不清楚的“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