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行為背後的真相——內心都是在要“愛”

每個人行為背後的真相——內心都是在要“愛”

本文由《覺察訓練會》奇蹟出品

覺察成長中,我體驗到:每個人行為的背後,都是在忙著要“愛”。(本文說的“愛”是更廣義的愛,不是狹義的愛情之愛)

當我體驗到這一點的時候,內心感動,想哭!同時,自己內在的愛湧現出來,我看到了自己所有行為背後的真相,看到了每一個人所有行為背後的真相。

那就是缺“愛”,好像天生就是來要“愛”的。只是,不深入的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意識不到罷了。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原來自以為,我很愛老婆。但是,生活的實際是,我們總會經常的吵架。

我經常性的對老婆抱怨,這裡做的不好,那裡做的不對。的確,她有些地方做的就是不對,但更多的都是我的“我以為”。

我知道經常抱怨是一個很大的壞習慣,是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最大的殺手。

這都已經成為了我的常規性想法和行為了。

我總想改掉,但一直就做不到。

因為,我看不到抱怨背後,我的起心動念,我的動機和信念,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通過不斷的覺察,我看到,原來是因為我缺“愛”。

通過抱怨老婆的不好,攻擊老婆,來顯示我是好的,我是對的,我是在要好啊!

也就是我有一個很深的“我是不好的”的信念,我才會去要到好,要到“愛”。並且,這個信念是自動的,行為也是自動發生的。

我自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

我就是通過對老婆的抱怨來要好,要到自己缺少的”愛“。

每次抱怨完,老婆接納了,聽我的了,我就會很舒服,很高興,這樣我就暫時的要到了“愛”。她也的確對我好了,聽我的了。

當然,如果我抱怨,老婆也抱怨,那麼,吵架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當我深入覺察,不斷看清自己的時候,才看到我抱怨的根本,才真正的意識到。

通過對這個事情的深入覺察,我看到我所有抱怨背後的機制都是一樣的。

我對父母的抱怨,對孩子的抱怨,對我的學生,對我的同事,對我的工作,對我的朋友等等。

這背後都是源於我要好感覺,我要舒服。因為我缺,才會要,要到我想要的“愛”。

抱怨,是再正常不過的生活現象。不抱怨的人,至少我現在沒有發現。尤其是發生在夫妻之間的抱怨,最為突出,最為明顯,也最有殺傷力。

看著這麼司空見慣,卻是因為自己缺“愛”,而我一直沒有意識到。

一個內心自信,愛滿自溢的人,是不可能抱怨的。這是抱怨的根本,也是不容易改掉抱怨的最主要原因。

因為我看不到這個根本的原因,所以,我抱怨的壞習慣一直沒有改掉。

因此對我的健康,對生活的幸福,得有多麼大的負能量影響啊!我卻視而不見!

向別人發火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心理邏輯呢?

我要說的算,我說的就是對的,就要聽我的,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心理邏輯呢?

其根本都是為了讓自己舒服,要到好感覺,也就是要到“愛”。

不知道,親愛的讀者,你感受到了嗎?

再比如:

我喜歡運動,喜歡聽歌曲跳舞,喜歡聽課學習,其初衷都是為了給我好感覺,我要舒服。

我還沒有達到自然而然去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純粹的就是喜歡而做這些事情。就和抱怨一樣,都是在要好,要好感覺,要身體好,只是通過寄託到具體的事物上,形式不同罷了。

背後的起心動念的邏輯都是,我不好,我要“愛”。如果我自己很好,不缺“愛”,為什麼還會去要呢?

照這樣的心理邏輯,如果想不缺“愛”,那就是看清自己的心理邏輯,不要了,自然而然的做這些事情,自然就會洋溢著滿滿的樂趣和愛。

這才是真正的愛好,內心真正的喜歡,自然而然,而不是有著強烈的慾望和要求。

一切都不需要“要”了,只需要和當下做的事情,合一一致的做。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嗎?

愛,就在一言一行中,人人天生具有,不需要到處去要。

愛,是生命的本質。

愛,就在當下的每時每刻。

人人都想要幸福,幸福真的距離我們很遙遠麼?

只要看清自己,撥開障住愛的障礙,幸福就在每一個當下,就在每時每刻,自然而然湧現滿滿的愛。

幸福就在自己的那一念。

幸福就在我們的心裡。

向外要,向外找,是永遠找不到的。

愛在心中。

祝福天下的每一人心中充滿無限的愛,幸福喜悅!

當覺察到自己行為背後的這個信念,我的抱怨越來越少,家庭越來越幸福,工作越來越和順;越來越真正的喜歡運動,喜歡聽歌跳舞,喜歡聽課學習,都是自然而然的喜愛,不斷地感受到滿滿的”愛“和喜悅,身體更加健康。這是我真實的變化!

這只是我的體驗覺察,只是一個說法,不知道你的體驗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