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中醫流傳民間的一套千年育兒保健手法,今天就讓媽媽學會,“捏脊療法”。

萬密齋漢派小兒推拿作用:保健+治療,下面介紹一個重要的保健手法“捏脊”,操作簡單,安全,效果好!國家醫療系統要求,0-10歲兒童應該每週最少做1-2次捏脊保健。


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1捏脊的好處

捏脊給寶寶打通五臟六腑的穴位,主要操作區域為膀胱經,將膀胱經上的二十多個穴位一次進行疏通。

1、中醫講究“氣為陽、血為陰”,捏脊可以給寶寶大補“陽氣”。

2、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

3、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

4、提升寶寶的體質,增強抵抗力,促進生長髮育。

5、調理生長緩慢、發育遲緩、性格膽小、脾氣暴躁等。

點擊觀看視頻


2

捏脊的介紹

為加強療效,在挾提到與病情相關的背俞穴上時,可加重挾提力量,並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後備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本法有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


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3捏脊可以治什麼病

胃腸疾病:孩子脾胃薄弱,不知飢飽,很容易發生積食(過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會影響脾胃功能造成脾虛。

肺系疾病:孩子反覆感冒、咳嗽,西醫稱為免疫功能低下,中醫則認為是小兒衛外功能薄弱,陰陽不調。捏脊通過刺激督脈和膀胱經,健脾理肺,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夜啼、睡眠不安:寶寶心火旺、肝火旺造成夜鬧不睡,嚴重影響孩子生長髮育,捏脊調和陰陽自然能夠安然入睡了。

遺尿、多汗:通過捏脊來刺激人體脊柱兩側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起到防遺尿、止汗的作用。

補腎補陽氣:

背為人體的“陽面”,通過捏脊促進孩子生長髮育,調理寶寶性格。

4捏脊的操作方法

舒適的環境,可先給寶寶洗個澡,讓寶寶保持愉悅的心情。呈俯臥位, 媽媽洗淨雙手,給寶寶塗抹曉嬰坊橄欖油或者曉嬰坊膚知寶中藥膏,在寶寶的背部輕輕安撫一下,寶寶不易鬧情緒。


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曉嬰坊膚知保中藥膏是保健型中藥膏,是可以長期使用的。

第1--3遍:只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然後4指尖併攏貼著背部摸下來,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1下,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直接捏上去到大椎再摸下來。

結束動作:在尾骨處輕輕拍三下。

  要點:令其後背發紅發熱最為有效。

1、捏脊後寶寶皮膚紅,部分出疹子,這是排出溼氣的表現。

2、捏脊時感覺到“咯噔”響聲,是堵塞的經絡打開的表現。

3、第一次捏脊的寶寶由於經絡都沒有打開,疏通會有一點疼,但第一次打開成功後,以後每次捏脊都會很舒服。

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5為什麼捏脊能治病?

人體背部的正中為督脈,督脈的兩側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督脈和膀胱經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捏脊療法,可以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捏脊療法是一種中醫治病的方法。可以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整體地、雙向地調節內臟活動,從而防治多種疾病。


萬密齋中醫育兒“捏脊療法”


注意事項:

1、捏脊在上午進行療效較好,要露出整個背部,力求背部平、肌肉放鬆。

2、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

3、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可配合中藥膏、臍療等療法,以提高療效。

5、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不宜捏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