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曾经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前苏联巴甫洛夫说过:

"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

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

比如,学霸之所以是学霸,就是因为他和学习的知识建立起了充分的联系,做题的时候,他看到这个知识点就立即明白、会用。

学渣之所以是学渣,就是因为神经系统里,没有建立起和这个知识的联系反应,遇到这个知识点的考题,也是大眼瞪小眼,白看。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巴甫洛夫所说的“联系”,是指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经过强化作用而建立起“联系”信号。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不明白,总之,这就是巴甫洛夫的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通俗来说,他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建立联系,产生联系,那么就学习到了。

这种“联系”,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狗的实验”研究出来的。

他们发现狗吃到食物就会流口水,吃的次数多了,只要远远地看到或者闻到食物,也立即流口水,再后来,只要听到人的脚步声,也会流口水。

巴甫洛夫就做了一个实验。起初,给狗摇铃铛,狗不会流口水,只对食物流口水。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后来,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会摇铃铛,通过一段时间,即使没有食物,只要一要铃铛,狗就激动地流口水。

为什么?

因为通过一段时间地强化训练,狗的神经系统里,建立起条件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联系”,原本是没有这种联系的,原本它对铃铛没感觉,不流口水,但经过强化训练,有了感觉,流了口水。

可以说,它学习到了,在它的神经系统里、脑海里,建立起一种“联系”,铃铛响代表食物来了。但原本它看到铃铛是没有这种联系认知的,也没有流口水这样的反应。

通过强化训练,它脑海里建立起了“联系”,可以说学习到了,一听到看到铃铛,脑海里就给出信号!食物来了。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巴甫洛夫认为,学习也是建立这样的“联系”,我们的思想、思维、知识都是“联系”的建立。原本不懂的题,没感觉的知识点,通过强化训练,一看就眼前一亮,会做。为什么突然会了,因为“联系”建立起来了。

所以,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联系”的建立,也可以说是感觉的建立。你对这个题目、知识、事物,原本是没有感觉的、没有联系的,但通过不断地去接触,慢慢地,一看到这些,脑海里就一亮,我懂,我知道这些题目、知识、事物。

所以,巴甫洛夫的研究告诉我们,要尽快地与我们学习的东西建立起感觉、联系。

那么怎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建立起联系呢?我不禁想起了前面的“狗”的实验。(笑)

怎样让狗更快地对铃铛有感觉、流口水?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我认为,要让狗更快地流口水,那肯定要用最让它喜欢的食物来做实验,要在它最饿的时候拿出来,要坚持摇铃铛一段时间才能真的让他对铃铛有感觉……

综上分析:

要用它最喜欢的食物,那就是兴趣开发,有了兴趣,学习就快;

要在它最饿的时候拿出来,那就是要把握学生的需要,根据他的需要来进行教学;

要坚持摇铃铛一段时间,那说明学习需要不间断的坚持学习,这样才能和知识建立联系,遇到知识题目才能有反应……

……

暂时先想这么多,大家也可以一起想一想,怎样“怎样让孩子更快地对知识建立起联系、有反应、有感觉”,如果想不明白,那就好好想想,怎样“让狗更快地建立起联系,对铃铛有反应、流口水”?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可以帮助孩子们、甚至自己更快地建立“联系”,更快更有效地学习……


学霸炼成记,正如“狗儿流口水”炼成记!学习就是建立“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