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你有没有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上学的时候,那些成绩好的的同学,玩的比你嗨,成绩却比你好,而你怎么样努力也无法得到优;工作的时候,那些业绩好的同事,好像从来都不怎么加班,而你又努力又加班,业绩始终赶不上他们。这些看起来的努力,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很笨。其实很多时候,是这些优秀的人拥有好的习惯,比如说积极主动,比如说以终为始。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美国管理学习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著作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改变习惯,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说道理,还在每章后面带你实际操作,学以致用。微软首席官:凯文.特纳,西门子管理学院院长:刘雁,等优秀人士都推荐了这本书。甚至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向俄罗斯公民大力推荐阅读这本书。


那这本书写了什么呢?就是简单的七个习惯,看了照做就行了吗?真的不是的,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由内向外改变,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由外部环境改变。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循循渐进,让人从依赖型人格转变为独立型人格,再从独立型人格转变为互赖型人格。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写出我的理解:

一、 由内改变,解锁全新的自己,去看不同的世界

要想解锁全新的自己,就要学会思维定式的转换。这个思维定式就是我们看世界的方法。我们常常局限于过去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忘记了还其它的、不同视角的观察。就像我们看这幅图,有的人看的是美女,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老妇人。不同观察,看出来的图像是完全不同的。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我们生活中往往也是如此,常常局限于一种思维中,只接收和自己相同的思维,这并不能帮助我们成长,和看问题的全面角度。有时我们需要接收不同的声音,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了解问题也会更全面。


但是我们改变一个习惯,并不容易,就像发射火箭一样。火箭发射上升的前几分钟,也就是离地几千尺所消耗的能量,是它后来在轨道当中运行十几万公里的总和。我们改变一个习惯也是如此,最难过的就是开始的那段时间。但只要迈出去了,行成习惯后,后面就简单许多。


那什么是好的习惯呢?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个圆交界的地方。我们要从如何做,知道为什么做,想要做相结合,遵循公平、诚信、正直的基本原则,加上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现在很多人,为了短时间内成功,过份依赖捷径,速效,其实就违背了原则。看看小朋友就知道,小孩儿都需要学会爬,站立,走路到跑的阶段,没有人见过哪个小孩儿一出生就会跑的吧。所以我们成长是需要循循渐进的。


这些好的原则就像灯塔,帮助我不偏离航线。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内心发生改变,由内而外改变。因为内心不改变,不愿意,你是看不到你局限范围外的世界的。


二、 养成三个习惯,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

想要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需要养成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积极主动就是主动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比方说,微信群里通知开会,你没看见,领导批评你,你是找理由责怪别人只发了微信群,没打电话通知你呢?还是主动承认错误呢?积极主动的做法就是,面对错误马上承认错误,并且从中吸取教训,进行有效的改正。把精力放在对你和他人的影响圈上。


以终为始就是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不管在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认清方向。就像海里的灯塔,帮助海员在航海过程中不偏离轨道。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培养以终为始的一个好用办法,就是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以及你的价值观和职责是什么?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原则,这些原则不是任何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方向。


要事第一就是要分清主次与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事,影响到了重要的事。还要学会说“不”字。我们经常做事,被电话,他人的求助等等打断,去处理一件又一件应急的事情,最后一天下来,最重要的事没做,始终在救火状态中。其实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不卑不亢学会拒绝,在紧急和重要的事儿之间,知道取舍。在这些关系中,作者认为重要不紧急的事≥重要且紧急的事。只要把第二相线重要的事做好了,那第一相线也就自然做好了。


三、 进入互赖型人格,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

要想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就要养成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双赢思维就是建立双赢关系,达成第三种选择。双赢,利人利己;赢输,损人利己;输赢,舍己为人;输输,两败俱伤;赢,独善其身;无交易,好聚好散。我们生活中,常常定输赢,缺少双赢,让本来的相亲相爱变成最后的相爱相杀。就像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夫妻两人经常为去谁家过年,闹得不愉快。如果大家心平气和,寻找第三种选择,可能会好很多,比方说把两家的老人,都接到一起过年,或者一起去旅游。

事情做到双赢是最完美的,如果我们的生意做不到双赢,也要学会好聚好散,不是有句古话叫买卖不在仁义在吗。给客户留下好印象,给日后合作留一条路。


知彼解己就是学会倾听,用移情的方式。什么是移情的方式倾听呢?聆听的同时,还要去理解别人,抛开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就像一个眼科医生,病人说眼睛看不清,医生把自己的眼镜取下来给病人带,病人带了依然看不清,还头晕。医生说怎么可能,我带着就挺好。这种把自己经验强加于别人,是帮助不到别人的,所以要移情的倾听,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再下处方,通过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进行正确的沟通。


统合综效就是尊重差异。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各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的世界。那些与所见略同的沟通,益处是不大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就像一件事情从数据,情感,愿景,创新,冷静,统筹不同角度去看问题,才能问题看的更全面。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听不同的意见,说不准就是一加一大二的事。


四、 运用第七个习惯,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完善

第七个习惯就是不断更新。要想实现自我提升和完善,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学会投资自己,从智力、身体、社会/情感和精神四个层面投资自己。智力层面的投资,就是不断学习知识,靠阅读、写作、参加课程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使用智力;身体层面的投资,就是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定期锻炼;社会/情感方面的投资,就是要不断向重要的情感账户中储存感情,陪伴、诚信等等都是;精神层面的投资,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与大自然相处、学会思考和独处。


整本书,就是告诉个人领域的成功是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公众领域的成功是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个人领域的成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圆满的人生还要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七个习惯以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不断地更新替换。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书,值得反复去研究!


其实养成好习惯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就像早起刷牙已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做到,这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的习惯。当我们把一个个有利于成长的事情,变成我们的习惯,那么我们终会明白金字塔顶的人们,积极、高效、友善、自律是怎么回事了。认清目标,先从改变习惯开始,一点点扩大舒适区,让我们人生变得更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