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爾在石柱縣豐都縣督戰調研脫貧攻堅時強調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12月3日至4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到石柱縣、豐都縣的鄉鎮村社、田間地頭,實地督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繪就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美好圖景。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市領導王賦、李明清參加有關活動。

  冬日的七曜山深處,雪花紛飛,高山上的村莊銀裝素裹。陳敏爾冒雪實地考察扶貧產業發展。近年來,石柱、豐都在切實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走進石柱重慶中村農產品有限公司,陳敏爾仔細瞭解中藥材生產流程和質量標準,同務工的脫貧戶交談。大家告訴陳書記,除了務工收入,家裡還種了黃連、黃精等中藥材,日子越來越殷實。陳敏爾勉勵他們繼續努力增收致富。豐都三建鄉積極推行農村“三變”改革,盤活了沉睡的資源,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釋放了農村生產力。該鄉蔡森壩村苗木種植基地採取企業、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建,在收益分配上向貧困戶傾斜,幫助他們穩定增收。陳敏爾、張軒對此給予肯定,要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把握好政策,維護好農民利益。豐都重慶恆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從事牛肉精深加工的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陳敏爾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最基礎的是產業發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最關鍵的也是產業。有了穩定的產業,農民就有穩定的就業、穩定的收入,農村就更有活力。要著力增強產業帶動能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作為我市深度貧困鄉鎮的石柱中益鄉和豐都三建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規劃建設的中益鄉民生項目示範區,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投用,補齊了當地公共服務短板。中益鄉幼兒園裡,陳敏爾走進教室,向孩子們問好,同老師交流,希望當地用好資源、辦好教育,讓孩子們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來到中益鄉派出所,陳敏爾瞭解“鄉村智能化防控+貴和群眾工作法”,鼓勵幹警們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得益於鄉村環境的變化,當地發展起了旅遊業。中益鄉坪壩村大灣民宿富有特色的土家風情,三建鄉綠春壩村保家樓片區民宿的濃濃鄉愁,吸引著眾多遊客。陳敏爾說,要統籌規劃、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發展農家樂、民宿等,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石柱大風堡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良好,旅遊業帶動了周邊農戶務工和就業。陳敏爾實地察看生態保護情況,強調要全面推行林長制,護好林、看好山,發展好現代農業、林業、旅遊業,讓更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陳敏爾、張軒還來到豐都龍河新城濱江公園,瞭解城市規劃建設情況並巡河,要求繼續落實好河長制,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調研中,陳敏爾說,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通過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市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繃緊弦,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要繼續保持攻堅態勢,認真總結推廣脫貧攻堅原創性、獨特性舉措,做到點上可持續、面上可推廣,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斷增強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動力。

  陳敏爾強調,當前,我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依然艱鉅。要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兜住民生底線,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不致貧。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農村電商作用,帶動農產品穩定銷售,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要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確保扶貧資金資產項目持續發揮效益。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活力。

  石柱、豐都縣,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