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中,新莽42万大军为何不敌刘秀2万大军?

泗水布衣


关于“昆阳之战”,确实是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但是,如果单纯地从双方的战力对比来看,即使刘秀所率部队再骁勇善战,也无法战胜新莽大军。那么,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莽42万大军败与刘秀的2万人马的呢?

以少胜多的战例在我国的军事史上不胜枚举,但如昆阳之战这样,以不足两万人的军队击败拥有甲士四十二万的新莽大军,确实是不可想象。所以,笔者不揣浅薄,以自己的分析,认为这一场战役中新莽军队失败的根源是一次“营啸”事件。

历史背景

笔者曾经读过一个关于清末名臣左宗棠的笑话。说是左宗棠做梦,梦见自己力敌万夫,醒后还对大家夸口说自己如何如何。在朋友嘲笑他的时候,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历史上记载的那些著名的战例有多少是真的呢?其中,就举了一个“昆阳之战”的例子。

也是,对这个著名战例,笔者也曾经有过怀疑。笔者怀疑的不是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而是怀疑以当时昆阳义军不区区八九千人,加上刘秀带来的援兵,合计不超过二万人,面对号称百万,实有甲士四十二万的新莽大军,如何能取得一场狂胜?

下面笔者就来还原一下这场战役。

公元23年二月,起义军公推刘圣公(玄)为汉帝,为更始帝,史称“玄汉”。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这个皇帝本来应该是刘秀大哥刘縯的。可是,这些义军首领认为刘縯能力太强,不好控制,所以才推举了刘玄为汉帝。

要是单纯地闹个事,造个反,也不会引起王莽的极大惊恐。可是,刘玄的称帝,明着就是要推翻自己,重建大汉朝,这是王莽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王莽下令,征集全国兵力百万,其中甲士四十二万,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军平叛。

相对于新莽军队出兵时旌旗辎重,千里不绝;驱赶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史称:“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的宏大场面而言,汉军也没有闲着。刘縯率军围攻宛(今南阳一带);刘秀跟随其他将领攻占昆阳、定陵、郾城(刘秀当时只是个偏将军,没有多少军队)为围攻宛城的刘縯提供粮草。

关于这次战役前期的经过笔者也不想写得太多,相信读者们也会了解一些。笔者想说的是,在刘秀突围去搬救兵时,新莽大军的统帅王寻和王邑是完全有机会攻克昆阳的。据《后汉书》记载,在新莽大军的百般攻击下,城内的汉军负户而汲,也就是说,连到井里打水都需要背着块门板,不然就会被射死。

城内守军最高将领王凤求情投降,被拒绝。这个举措彻底断了城内守军的活命的念头,因此,对新莽大军的抵抗愈发顽强。新莽军队经历了长途行军,围困坚城久而不下,又军令严肃,攻城得死,攻不下又得死,这对于这支由临时征召来的农民组织起来的军队而言,其承受能力已临近极限。

不巧的是,在此时,又天象反常。

据《后汉书 光武帝纪》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本来,这些士兵的忍耐已临近极限,又遇到了这样的天象,使他们认为这是天象示警,新莽必败!这就为后来几十万大军发生“营啸”事件埋下了伏笔。

“营啸”事件

所谓“营啸”,就是在封建社会军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兵变现象。士兵们在战事不顺,军法严肃无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所作出的一种无意识的疯狂举动。往往一人发狂,就会带动很多人甚至全军。在历史典籍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军营里无故自乱,赖以领军将领处置得当,安卧不动,最终事变平息的记载。如果将领处置不当,就会酿成兵变。其实,这种现象就是“营啸”,只不过史书中没有这么记载罢了!

刘秀率领救兵回来后,连战连胜,同时,又派人把一封假冒的宛城报捷的军书遗落在地,造成一种宛城已被刘縯攻克,援军随时赶到的假象。本来这是一个并不高明的计策,却使得新莽军队的统帅自乱了阵脚。慌乱的情绪快速在新莽军队中蔓延,成为了激发“营啸”事件的间接导火索。

终于,在刘秀援兵和城内人马拼命的攻击下,加上雷雨大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后汉书》语)新莽军队士兵们的心里承受能力被最后一棵稻草击垮了,发生了“营啸”,几十万大军瞬间垮掉,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后汉书》语)。

总结

以少胜多的战例在我国的军事史上不胜枚举,但如昆阳之战这样,以不足两万人的军队击败拥有甲士四十二万的新莽大军,确实是不可想象。所以,笔者不揣浅薄,以自己的分析,认为这一场战役中新莽军队失败的根源是一次“营啸”事件。


万事之始


外戚王莽篡权后,对国家实行暴虐的统治,弄得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反对王莽政权,起义军拥立了汉朝宗室刘玄为更始帝与新莽政权争战。

公元23年,双方在昆阳一线对峙。当时新莽方面有42万兵力,而坚守昆阳的汉军只有一万多人。昆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莽军一天到晚不停地向城内射箭,如同下大雨一般。里面的军民连出门打水和上厕所都得头顶着门板以防流矢。由于担忧寡不敌众,守将主动向新莽军投降。而莽军首领认为一定要亲自屠城,才够威风。竟不接受汉军的请降!

城内军民眼看末日不远,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几近崩溃了。刘秀站出来号召大家,要同仇敌忾,不能气馁散伙、被敌各个击破!刘秀又率少数骑兵冲出包围向外求援!城内军民意识到,只有坚守待援,才有活路。不久刘秀带回了援军。不过只有区区3000士兵,和城里守军加起来,还不足两万。这样的局面,昆阳之战再打下去,从人数上讲,似乎输赢立判了。

莽军统帅王邑与王寻,得知刘秀回援时,仅带领一万的兵马前去迎战。刘秀一马当先,率轻骑斩杀了莽军一千多人,汉军受到鼓舞,又连胜几阵。莽军的气势顿衰。刘秀为稳住城内人心,假说宛城的十万绿林汉军已经得胜,即日前来支援。他把消息写在信上,射进城内,还有意散落几份到莽军中间。莽军议论纷纷,一个弹丸昆阳城才一万多人,打了一个月都打不下来。再加上十万援兵,只怕要落败了,自此,军心开始动摇。

刘秀分析莽军的情形,锁定了敌军关键部位,开始攻击。他组织敢死队冲向敌营。王邑、王寻轻敌,只带领了一万人抵挡。还下令其它各营,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发动。结果一万莽军被刘秀打成了落花流水,王寻被杀。其他各部,乱作一团,只作了观众。刘秀军如蛟龙入海,越战越勇。城内的军民见势杀出,里应外合。莽军主力本是被强征来的耕夫,早就反对王莽暴政。这下大部分都不战而逃。败走时,被淹死踩死者不计其数。王邑带着千余残兵渡过滍河逃到洛阳去了。就这样二万不到的汉军一举击溃了42万莽军。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汉军花了一个多月才搬运完。

“昆阳之战”中,新莽42万大军为何不敌刘秀2万大军?

1.当时,反抗王莽暴政是天下大势,符合民众的愿望和要求。汉军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昆阳之战中起义军最终取得胜利根本。

2.军事上,起义军坚守昆阳牵制敌人。再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确做法,迟滞了王邑军的行动。不断地消耗了它的实力,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3.起义军敢于拼杀,士气高昂,又善于利用新莽军的弱点,进行攻心打击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摧毁了敌人的意志,积小胜为大胜。

4.义军善于把握战机,选择新军“龙头”为首要进攻目标,将其一举捣掉。使得敌军群龙无首,陷入了混乱的境地。

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主力部队,为起义军进军洛阳、长安,推翻新莽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希望星晨58298869


对于昆阳之战新莽42万人为什么不敌刘秀2万人的问题我分享下自已的看法,那就是胜利的理由总有相似之处、有前车之签。失败的理由五花八门各有各的不同。

先说王莽吧:

一:部阳为什么而战?

此战王莽拥兵42万,兵士为什么而战呢?是为正义而战?为了自身及家人能吃饱肚子而战?还是为了民族大义保家卫国而战呢?

这些显然都不是。

大家知道王莽自纂权建国后总共在位七年;七年之中这个人骄奢淫逸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货币制变极度混乱。劳命伤财,老百性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从他虚发大钱就可看出当时的国家财政己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了,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吗?

在其之前2~3百年里,西汉的历任皇帝克勤克俭辛苦积累起来的千秋大业被他弄成那个样子,王莽的不得人心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大军士气能高吗?部队有部队的信仰,士兵有士兵的精神。两样都不俱备的情况下,这样的部队是缺乏战斗力的,是没有军魂的部队。

在这方面刘秀的部队正好相反。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刘秀是众望所归的人物,人们在他身上寄于了很多的希望,希望他能带领大家重塑西汉的辉煌。所以尽管刘秀手下只有区区两万人,但士兵一但有了士气其作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二:骄兵必败这四个字于战争中是条铁的规律。

自战争打响之日起,王莽集团自始至终没有把刘秀放在眼里。这点可想而知呀!自拥40万之多的部队又怎会把兵力不足两万的刘秀组织放在眼里?古人云:骄兵必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昆阳之战始末,王莽集团始终抱着无论怎样都能取胜的战争态度致使整个集团组织不力。所用之人皆刚愎自用无真正的军事才能(说不定走后门上去的呢!)

而刘秀组织则正好相反;首先自己能身先士卒冲峰在前,其次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此处不再叙述。

所以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综上所述:战争有时靠的不仅仅是人力和先进武器,更多的是人心所向和永不磨灭的意念。

昆阳之战中,王莽的失败和刘秀的成功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些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