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好書《浪潮之巔》

#閱讀的溫度#


推薦一本好書《浪潮之巔》


今天,我又在看吳軍的《浪潮之巔》,對他說的“基因決定定律”深有感觸。

為什麼一家公司進入成熟期後,便很難在新的領域獲得成功?

因為一家在某一領域特別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經被優化得過於適應這個市場,它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等已經甚至過分適應傳統市場。

這些曾讓該公司成功的因素,就是這家公司的基因。

公司的基因,決定著很多東西。比如,百度做不好社交和電商,騰訊總做不好電商,阿里做不好社交。

再舉個例子,飛信是中國移動於2007年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當時火的一塌糊塗。在鼎盛期,飛信的註冊用戶接近5億,活躍用戶數也有9000萬。

在飛信誕生前,人們聊天最常用的是兩樣東西,一是QQ,一是短信。那時智能手機還不普及,不少手機上沒有QQ。而且流量費太貴,QQ並非永遠在線,發消息總要問“在嗎”。

如果用短信的話,費用也很貴,包月幾百條或上千條,真是得掐著條數,數著字數來聊天。

飛信的出現,簡直可以說踩在了最好的時間點上。只要你用飛信客戶端發消息,對方哪怕不在線,也能收到你的短信。你可以通過飛信和別人短信實時聊天。最關鍵是,用它來發送短信是免費的,如果對方也登錄飛信,就有點像今天的微信了。

記得當年,我電腦開機就會登錄QQ和飛信,回憶起來還挺讓人懷念的。

既然這麼牛,為什麼飛信最終被微信打敗了呢?

有人說,飛信太封閉了。在當時,用飛信只能跟中國移動的手機號聊天,如果你用的是聯通手機號,我們還是隻能發一毛錢一條的短信。

從2007年到2012年,整整5年,飛信才實現了其他運營商號碼使用軟件的基本功能,開放註冊。試想,5年的時間,飛信丟掉了多少用戶?

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移動的基因。中國移動的主要收入,是電話費,短信費和上網流量費。

中國移動開發飛信,根本就沒想跟微信一樣,先免費讓儘可能多的人用,然後通過別的方式來賺錢。對移動來說,讓飛信實現免費短信、免費通話很簡單,但這等於是自斷財路。

公司高層會冒險嗎?員工在意的都是今年的年終獎發多少,而不是公司未來的前途?不管飛信有多大想象空間,也不如今年拿多少工資重要。

如果說讓員工去搶聯通和電信的客戶,實現電話費、短信費和上網流量費收入大幅增加,這樣的決策很容易做出來。但如果讓公司轉型,發展新的業務,特別是新業務還與傳統核心業務衝突時,大多數公司都會犧牲新業務。

對公司來說,轉型要比擴展難得多。

不轉型行不行呢?

別以為強者真的能恆強,總會有個敵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對你進行降維打擊。當你意識到時,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微信對移動運營商,不就是降維打擊嗎?現在誰還發短信和打電話,只是用個移動流量。雖然移動運營商因為壟斷還賺著錢,但在商業上,的確是不斷在走下坡路。

在電腦系統領域,微軟也是壟斷,放眼天下都沒有競爭者。就算你覺得別的電腦系統好用,也會因為軟件兼容問題,不得不用微軟。

很少有人專門開發蘋果系統軟件,因為這意味著設計和生產一種只能在5%公路上跑的汽車。其實,微軟系統已經比蘋果系統更安全,但微軟比蘋果更容易遭到病毒攻擊。因為蘋果系統太小眾,連黑客都懶得開發病毒軟件去攻擊。

安卓手機系統的出現,對微軟就是一種降維打擊。安卓不在電腦系統領域與微軟競爭,轉而在手機系統上彎道超車。如果有一天,手機、平板、智能穿戴設備上都用上了安卓,而電腦使用人數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龐然大物微軟悄悄沒落。

就像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認為有兩樣東西是最有風險,一是鐵(能用來打造兵器),二是書(足以擾亂人心)。為了防範風險,他一方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另一方面“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最後的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也許,這就是強者的宿命,成也基因,敗也基因。

最後,再次推薦吳軍的《浪潮之巔》,不錯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廣告

浪潮之巔 第四版 吳軍博士作品作者:吳軍京東

特別是5G正在普及,下一波科技浪潮眼看著就要來臨。對公司來說,趕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證長盛不衰;而對一個人來說,一生趕上一次浪潮就足夠了。

以上是週末的一點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