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北京最新防疫規定來了

4月18日,北京市召開第八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新規定作出解讀。會上明確,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不再要求“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

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

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北京市人員已實現赴津冀地區通行無障礙,北京也明確“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等環京地區的在京工作人員,上下班往返屬於日常通行,不做硬性要求,但進出京要接受例行檢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區、街道和企業掌握尺度不一,給三地人員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從輿情情況看,約3成網民評論都在呼籲三地儘快實現互通互認。考慮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區域產業和人員聯繫緊密,且津冀地區已連續多日無本地病例,《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第7條提出“津冀地區來京人員、本市往返津冀地區的人員,來京(返京)後可以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京津冀行程記錄驗證,申請‘未見異常’健康狀態”。

不再要求人員密集企業50%到崗率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2月下旬,結合當時的疫情防控形勢,為降低商務樓宇疫情風險,本市要求“員工辦公間距不小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小於2.5平方米,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部分基層單位對“50%上限”要求“一刀切”,影響了員工到崗率和企業正常運轉。為此,通告第3條強化,“滿足員工辦公間距不少於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少於2.5平方米要求的單位,在做好對人員數量較大的單一空間防疫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正常安排員工返崗復工”,不再要求“人員密集的企業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

網吧、影劇院、博物館等仍暫緩復工

李素芳介紹,除國家和本市根據防疫情況公佈的暫緩復工復產行業外,對其餘行業復工復產不設置前置審批審核。暫緩復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文旅領域,重點是一些空間密閉、通風條件差、易引發人員集聚的場所。比如演出場所、歌舞娛樂場所、網吧、影劇院、博物館、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室內景點等。此外,大型體育活動、線下展覽展會等也按照有關要求暫不開展。

李素芳表示,對於前期已經自行設立的流程,要抓緊清理取消,為企業復工復產清障除礙。“需要說明的是,手續不審批,不意味責任無監管,各經營單位必須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照防控指引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方可復工復產。”

建議集中隔離人員隔離期滿後繼續居家觀察7天

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發佈《關於集中隔離點隔離人員解除隔離後的健康提示》明確,北京市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防鬆勁、防漏洞、防反彈”的要求,切實精準科學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日常活動中仍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注意手衛生,堅持將各項防控舉措融入日常生活。“在這裡再次提示具有疫情高發國家和地區旅居史,確診病例接觸史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更應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排查。對於集中隔離人員在14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後,建議繼續居家觀察7天,居家期間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