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粘性……都依賴一樣東西!

在多次社群活動和多個社群管理的經驗總結中,我發現有一樣東西非常非常的重要,它決定著我們社群的價值,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的粘性強度………


社群就是一群人活動的場所,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需要溝通,才能彼此產生價值。


因為如果沒有互動,就沒有活躍度,價值低,大家就不喜歡,關聯性差,沒有存在感,和用戶沒有關係,就養不成用戶關注群的習慣,社群就很容易會死。


社群互動可以增加客戶對社群的好感和信任度,人都喜歡有趣,喜歡熱鬧,喜歡跟別人去交流。當客戶關注你社群的時間多了,願意在你的社群裡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啦,他就更離不開你的社群,而且,由於對我們社群的好感和信任,他購買產品和復購的幾率都會提高很多。


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粘性……都依賴一樣東西!

桂秋說社群

我想這是我們做社群,最想要的結果吧!


說到社群互動,有些什麼,方法和技巧嗎?


一、社群互動,不是單方面的表達。

我把它分成三個角度

1、官方的角度

發公告,把事情安排,發福利通知,做客戶維護


2、用戶角度

從用戶的角度看,我們的社群,他為什麼要進這個社區?他有什麼目的?有什麼需求?

如果他會表達那是最好的,如果他不會表達,那我們就需要幫助他去表達!

你可以用公告,去引導他表達;也可以用間接的方式,就是請專門的人員,去代替他們表達,去代替他們提問,把他們心裡想要問,卻沒有問出口的問題提出來,然後給他們答案。


3、第三方的角度

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去評價,去表達。

活動期間是講第三方,那如果是在課程群裡面的話,這個就是直接可以換為優秀學員,就是藉助榜樣的力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戶分層運營。


三個角度,官方和用戶之間的互動,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官方和第三方之間的互動,第三方和用戶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每一個環節,都設計好,都指向你想要的目標,你覺得達成目標還會難嗎?


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粘性……都依賴一樣東西!

桂秋說社群

二、互動是要分時間的

根據微信數據報告統計分析,微信活躍高峰期:

早飯前、午飯前、晚飯後。


早上醒來習慣翻一會手機,然後再起床洗漱、燒早餐、上班。

午飯前,等待吃飯或者下班,這段時間比較無聊就刷微信。

晚飯後,睡覺前是公認的放鬆時間,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玩微信。


所以社群活動通知,可以在早飯前,比如7:00前發佈。

午飯前,比如11:30—12:00。

下班後,吃完飯,20點-21點,大部分人都是在刷微信,這段時間時候做社群活動,比如社群分享,話題討論,社群團購等,讓大家收到回覆刷屏,參與度都會比較高。

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粘性……都依賴一樣東西!

桂秋說社群

三、互動是需要設計的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話術,一個三天的活動至少有15-30個場景。

因為用戶在不同時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一個剛剛進群的人,希望儘快知道群規則、玩法,確定自己能獲得的利益。

而已經在群裡的人,需要的是福利怎麼領取、活動提醒、後續安排、自己遇到的問題等等……

不同的需求,肯定不能用同一種話術去應對。

但是如果把所有話術互動都臨時去想,效率只會大大的降低,而且容易出現失誤。

你用10分鐘去思考,和用1分鐘去已有話術基礎上改動,哪個效率更高呢?


成交率、裂變率、用戶粘性……都依賴一樣東西!

桂秋說社群


無論哪一個角度哪一個時間去互動,都是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話題,能夠引起更多的交流,只有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才能夠產生感情,才能夠產生價值。


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你讓大家真正的去投入思考,投入時間,投入精力,投入這些成本,投入習慣和依賴。


#財菁教育##社群架構運營#

————————————

歡迎關注@桂秋說社群,一起探討,學習做一個有趣、有愛、有溫度的運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