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錄百納股價距歷史高點跌逾90% 募資4億為何仍難解制作能力隱憂

近日,華錄百納發佈變更資金用途公告,這距其發佈定增融資說明書僅僅過去3個月。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雖然實現盈利,但這或許與售賣子公司有關。公司近期發佈的公告裡,能夠看出主營業務狀況的端倪。

華錄百納股價距歷史高點跌逾90%  募資4億為何仍難解制作能力隱憂

《投資者網》王柱力

12月11日,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錄百納”’,300291.SZ)發佈了《關於變更部分募集資金實施主體及用途、使用結餘募集資金的公告》,內容主要為變更一些影視劇的實施主體;將自有資金投入到新的影視項目;以及縮減綜藝節目製作資金,轉而投入影視開發。

然而,就在今年9月份,公司剛發佈了《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億元,每股作價3.94元,股票數量不超過約1.01億股,佔發行前總股本30%。其中約3.1億元用於“電視劇及網絡劇製作項目”,約2260萬元用於“戶外媒介資源採購項目”。三個月後即調整資金用途,在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公司項目開展的擔憂。

近年來,公司製作能力不如往昔,穩定製作班底難覓,不復見有口皆碑的作品。不過,公司方面對未來發展抱有信心,表示此次募資有利於公司長期發展。

營收下滑超60% 大股東出手紓困

據公司募集資金公告披露,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實控權的變化。盈峰集團是公司控股股東,交易完成後,盈峰集團的持股比例由17.61%上升至26.71%,其一致行動人何劍鋒股份佔比由5%變為4.45%,二者合計持有股份佔比31.16%。實控人何劍鋒是著名企業家,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盈峰集團亦是由何劍鋒控股的公司。同時何劍鋒還出任美的集團董事一職。這或可說明,本次交易實質很有可能是資金充裕的大股東斥資挽救自身旗下的影視板塊。

近年來影視行業處境頗不樂觀,有香蕉娛樂業內人士表示,“限韓令”“限古令”等監管政策紛紛出臺,在淨化市場的同時也使許多已完成的作品難以面世;隨著視頻平臺內容缺口逐漸得到填補,優酷、騰訊、愛奇藝等頭部公司高價採購劇集的日子也一去不返;加之今年新冠疫情使眾多劇組紛紛停工,不少項目因此被擱淺,對影視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華錄百納亦不例外。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0.74億元,同比下滑84.53%;歸母淨利潤約3509萬元,同比下滑61.53%。營收下滑的同時成本仍在上升,前三季度管理費用約5403萬元,同比上漲6.74%,致使毛利率為-14.21%,同比下滑158.38%。

華錄百納營收變化

華錄百納股價距歷史高點跌逾90%  募資4億為何仍難解制作能力隱憂

(來源:同花順)

華錄百納淨利潤變化

華錄百納股價距歷史高點跌逾90%  募資4億為何仍難解制作能力隱憂

(來源:同花順)

對於營收下滑的原因,公司在三季報中稱“主要系報告期內項目進度延後,劇目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所致”。由此可見,主營業務難以提振公司效益是嚴酷的現實,使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需依賴理財回報減輕壓力。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達約8299萬元,較上期約2317萬元增加258.15%。

在行業低迷背景下,一些影視公司尋求國有資本幫助,例如慈文傳媒和唐德影視均為國資所接盤。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公司,但也造成了實控權的變更。華錄百納有盈峰集團“撐腰”,得以延續此前的人員班底和治理模式,還算幸運。

2017至2019年,盈峰集團總資產不斷攀升,截至2019年末,集團總資產超450億元,而華錄百納公司市值僅約為40億元。盈峰集團出手相救一兩次並不為難,但長期來看,如何優化影視製作提振主業效益,才是讓公司自己“站起來”的關鍵。

近年作品成績平平 口碑收視面臨挑戰

華錄百納在行業當中算是老牌企業,公司始建於2002年,由華錄集團和北京百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建,註冊資本1000萬元。公司曾經的作品,如2005年的《漢武大帝》和2009年的《媳婦的美好時代》等給一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近年來,公司很少有亮眼的作品問世。

公司半年報中列舉了16個影視項目,其中只有6個項目為公司主控,《狂獵》為芒果TV定製劇,8個項目均為參投,尚有一部《曙光之裔》的投資方式待定。截至目前,已播出的項目中,大多是公司參投項目,例如《黑色燈塔》《青青子衿》等,主投項目遲遲難與觀眾見面。如《暗戀橘生淮南》為2018年底開機,迄今尚未播出。已播出的劇集反響平平。以《黑色燈塔》為例,在芒果TV平臺,該劇上線第二日有超2600萬播放量,第三日下滑到約為1908萬,之後兩日略超1000萬。此後該劇基本上只有在週末時播放量超1000萬,其餘時間僅百萬級別。電視劇《青青子衿》是半年報中公司營收第一的項目,同樣在芒果平臺播出,播放量未超2000萬,有些日期內僅幾十萬播放量。

觀眾反饋也未能盡如人意,豆瓣平臺顯示,《黑》的評分為6.8分;《青》為5.9分;《親愛的你在哪裡》為5.5分。這個成績和公司以往歷史相比有不小落差,《漢武大帝》和《黎明之前》均為9分以上劇集,《媳婦》也超過8分。

除了播放量減少和評分下滑,相關政策變更也令公司項目遭遇波折。2019年初優酷上映的電視劇《東宮》,由華錄百納與優酷、唐德影視、華視娛樂等公司共同出品。相關公告顯示,公司對其投資成本達2億元,單集成本達364億元。該劇目前豆瓣評分7.7,口碑良好,但上線不久即下架,年末才重新上架,且內容明顯有刪改。雖然優酷官方說法是因“內容優化”下架,但有業內人士猜想,該劇或是撞上了“限古令”,或因其涉及民族話題需調整內容。

多項資金用途變更 折射製作班底問題

一般來說,影視公司的製作班底是影響其影視製作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從華錄百納在公告中所提及的變更資金用途來看,似乎表明公司缺乏穩固的製作班底,,這也加劇了研發項目的不確定性。

公告顯示,公司變更了電視劇《燦爛的你》,以及兩部電影《牽手之後》和《浮生若夢》的實施主體。此前,電視劇《燦爛的你》實施主體為喀什華錄百納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之後的實施主體為東陽萬納光璟。據天眼查顯示,萬納光璟於今年12月1日剛剛成立,註冊資本僅為100萬元,目前該公司仍處於存續狀態。而《燦爛的你》項目擬投入資金達到約6719萬元。該公司經理郭攀在4家企業擔任高管,除鎮江光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之外,其餘3家均為存續狀態。東陽萬納光璟為上海誠作影視有限公司100%控股,上海誠作又屬華錄百納麾下。

餘下兩部電影投資相對較少,均約為1966萬元,變更後的實施主體為東方美之影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樣成立不久。據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今年8月20日成立,註冊資本50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張寰在11家企業出任高管,目前這些公司均處於存續狀態。華錄百納將投資不菲的影視項目交給年輕團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加母公司風險。

此外,由於旗下綜藝業務團隊表現不佳,公司還縮減了綜藝業務,將1億元準備用於綜藝項目的資金轉投影視。就在今年7月,華錄百納剝離原旗下公司廣東藍火。2014年,公司斥資25億元收購藍火,後者在綜藝領域為母公司開疆拓土。《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等知名綜藝就是由藍火營銷。為進一步挖掘綜藝商業價值,藍火團隊還參與推出《爸爸去哪兒》同名大電影。藍火在三年期業績承諾完成之後,營收大幅下滑,拖累母公司2018年淨利潤虧損超34億元。

不難看出,無論在綜藝還是影視領域,缺乏穩固製作班底都會影響公司長遠發展。

不過公司方面對自身製作能力具備一定信心。公司董秘向《投資者網》表示:“公司先後獲得包括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等300多個獎項,影視作品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公司近期出品的作品獲得觀眾廣泛好評,收視率和口碑數據表現良好。”

同時,公司對此次募資的效果也持樂觀態度,董秘表示:“公司非公開發行有利於提升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增強公司資金實力,從中長期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影視行業整體處於去產能期和調整期,公司資金實力增強,有利於公司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行業谷底期的業務擴張和戰略佈局。”

如果公司順利度過全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的艱難時期,憑藉多年積累的實力,或許未來依舊能在影視領域佔據有利地位。

公司的實際經營水平,在資本市場有真實反應。今年以來,公司股價除了在9月初超過7元/股之外,基本在5、6元/股左右震盪,截至12月24日,公司股價為4.76元/股。距2015年的歷史最高價56元/股,目前僅剩不足1/10,即使這樣,公司市盈率仍高達85倍。(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