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清政府為何會敗?

喜歡吃喵喵的魚


近代以來,中國數次遭受列強入侵,幾近亡國。因此中吸取戰敗的經驗教訓是後世中國人的一大歷史課題。但時至今日,1894年的甲午海戰我們為何會失敗卻達成共識,現以探討:

1.\t中國消極迎戰,日本積極備戰。

從戰爭軍力上而言,當時中日兩國不相上下,但是當時慈溪和李鴻章為保住手中的權力,不想與日本作戰,把希望建立在西方列強的調停之上,豈不知,如果日本是狼的話,西方列請就是虎,一位避戰,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但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制定了所謂的“大陸政策”,積極整軍備戰,把拿下朝鮮、中國東北、中國臺灣作為他稱霸世界的關鍵步驟。

2.中國統治階級奢侈靡費,日本皇室節儉

1888年,光緒皇帝婚禮耗資500萬兩白銀,慈溪太后為了過生日更是挪用海軍經費為其修繕頤和園,在當時列強環伺之下,清政府居然如此。但日本皇室為了整軍備戰,竟然從皇室經費中拿出30萬元作為軍費。兩者相比,結果可想而知。

3.中國國民意識淡薄,日本民族意識高漲

長期以來,在專制政府之下,中國國民對國家毫無責任意思,在戰場上能逃便逃,但日本經過三十多年的國民教育和帝國主義教育,全國國國民上下一心,把打敗清政府作為他們對自己祖國的主要責任和義務。有人講“甲午海戰實屬李鴻章一人敵日本一國人”並非繆論。

當然了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很多,但總體上而言,中國政府、中國人民還處於中世紀,日本卻因明治維新已然走到了現代進入了現代化。一個古老的中世紀國家和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對峙其結果可想而知,因此近代以來,中國仁人志士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把中國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現代化一天沒有實現,我們對近代戰爭的反思就一日不能停止。




我是一棵a小小草


看完這個 你就明白甲午戰爭中 清政府為何拖不下去了.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15.flv

硃砂丄172cm


甲午海戰,是清朝的著名的戰役,此次戰役中清軍慘敗,日軍完勝清軍,一切都要從李鴻章,慈禧太后說起了。慈禧太后把北洋水師的軍費修建頤和園,李鴻章不許巡海迎敵,使清軍輸要很多重要戰役。再加上洋務運動阻礙大。清朝軍訓不行,導致清軍戰敗,工廠製作人員偷工減料。導致清政府簽下馬關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