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晚晴》写的是什么?

日照事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晚晴》,写的是什么意思,谁赏析一下?

好的!让我来稍稍浅谈一下这首诗,如果觉得我的答案还可以的话,麻烦给我点人赞。

其实李商隐的这首《晚晴》,并不能算是一流的佳作,与他其它的作品比较起来,甚至有很多人都没有读过,但是这首诗应当说写得极为生动有趣,另外也是充满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他写这首诗时其实是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中,内心是极为痛苦,毕竟时常遭受到打压和排挤,这也使得他没有任何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所以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其实是表达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了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自己的可以被人欣赏,能够有一个够大的舞台让他去挥洒。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我们从这几句诗中看上去写得很普通,完全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的事物,以及普通的风景,但是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最是能够体现出诗人骨子里的那份悲痛之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一片悲情。正是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站好队,以至于被两派的人都排挤,这也使得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幕僚。

李商隐不仅是非常的有才华,同时还有着远大的人生抱负,但是很显然,正是由于他站错了队,从而也使得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一辈子都被踩在脚下,始终是没有翻身的机会,这样的一种人生遭遇,对于诗人来说原本是不公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时常流露出一种悲痛的情绪,在这首诗中他也正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想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我们想要深入地了解这首诗,还是要稍稍了解一下李商隐的生平,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透这首诗。

李商隐的生平,以及人生经历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的杜牧一并被称为“小李杜”,也就是说他和杜牧的才华,那可以和盛唐时期的李白,还有杜甫相媲美。而唐诗到了晚唐之后,应当说整体是在没落,但是李商隐和杜牧两人应当说是撑起了整个晚唐诗坛,如果没有这两位诗人,其实是很难想象晚唐的诗坛。

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于河南荥阳,也就是今天的荥阳市,他除了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之外,还有李白、李贺两人,又并称为“三李”;另外又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他不仅诗写得好,同时骈文也是一绝。

李商隐早期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无非是读书,希望长大了可以求取功名,公元837年,24岁的诗人终于是考取了进士,于是有了一个职务,但是很快就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牛李党争

李商隐之所以会卷入到“牛李党争”之中,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令狐楚,他是当时的宰相,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而当时还很年轻的李商隐,由于有着过人的才华,最终获得了令狐楚的欣赏,这也就使得李商隐开始在唐诗的文坛和政坛崭露头角,并且担任了他的幕僚,但是由于令狐楚后来逝世,李商隐又娶了李党的王茂元的女儿,于是又变成了李党从而又遭受到了牛党的打压和排挤,甚至连令狐楚的儿子对他也是极为鄙视。

其实所谓的“牛李党争”,正是唐朝的一种政治手段,以牛增儒、李宗闵为代表的一方和以李德裕、郑覃为代表的一方之间的斗争,那么令狐楚则是牛党一派,早期的李商隐跟着他自然被认为是这一派,可是后来又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又被人认为是李党一派,这也使得他左右为难。最终处处遭受到了打击,从而也一辈子也只不过是担任一个小小的幕僚。

我们稍稍了解了这一党派之争后,那就能够理解李商隐的这首《晚晴》,他在这首诗中,也正是表明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自己可以有所作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事实上他在两派都不受待见。

《晚晴》的诗意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谈一谈这首诗,其实整首诗并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诗人写得也是极为简练,不像他别的诗作会引用无数的典故,在这首诗中,完全没有引用,只不过是一种很平淡的口吻来描写,所以这首诗还是比较好理解。

首联写到了自己当时的一种处境,以及内心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那么大致的意思是,我现在一个人深居简出,很少与外面的人联系,每当府看夹城,春天早已是过去了,正是清爽的夏季。

颔联这两句同样很是有趣,“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老天爷时常会怜惜那幽静处的小草,对于这个人世来说,也是会珍惜这人世间的晴天。

颈联也是这整首诗的诗眼,也最最为经典的两句,“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久雨过后的晴天,一个人独自站在这阁楼上远望,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视线并不会被挡住,夕阳的余晖穿透窗户,闪现出了一丝光明。

尾联则又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南方归来的鸟儿,看到那自己的巢已经是被晒干了,但是归来时的依旧体态轻盈。在这两句中,诗人也正是希望自己可以像鸟儿一样,可以回到朝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最后总结:李商隐的这首《晚晴》,虽然只是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诗人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描写,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了一种美好的人生愿望。毕竟对于诗人来说,他是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这首诗还是另有所指,写得也是极为深刻。


尘世晓书僮


李商隐的《晚晴》写的是什么意思?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大诗人,也是牛李党争的受害者。所谓牛李党争,乃是晚唐时期的两派斗争。牛党以牛僧儒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其实两党都是依赖宦官的势力,但因政治利益又互相争夺。牛党占着上风,李商隐是李党人员,因而受到排挤。还好,有个好朋友在桂林做官,就跟随这个朋友郑亚去做幕僚了。在这儿,朋友比较信任和亲近他,所以还过得比较惬意,同时也避免了牛党的白眼。《晚晴》就是在此时所写。诗云: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䢛,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译文如下:

深居简出的我,站立窗前,俯瞰夹城。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夏日的气候还是很朗清。老天还是有意怜悯雨水中的小草的,一场雨后在黄昏时刻让天气放晴。我在这里过得还好,但是离开我的志向还是很远。然而,小窗里注入傍晚的阳光,使我能暂惬心情。因为天已放晴,鸟巢已被晒干,回窝的鸟儿身体也变得爽轻。



我们赏析一番: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深居”,揭示作者居住的地方是在深巷里,但毕竟位置较高,所以才会说“俯”夹城。“夹城”是城门外的曲城。为何“深居俯夹城”?因为是在工作之余,或者是节假日,无所事事,所以透过窗户观看窗外的夹城。“春去夏犹清”,春天过去了,说明写作此诗是在夏天。“夏犹清”,春天虽然过去,看不到春暖花开的景象,但是夏天也还是不错的——清清朗朗。其实“春去”也隐喻在朝庭为官的日子过去了,有点怅然。“夏犹清”,是隐喻现在也还免强可以,随遇而安吧!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雨后天晴,自然现象。但是,诗人想象说,是老天爷可怜浸泡在雨水里的小草,所以就天晴了。老天爷怜的是小草,而作者怜的是自己,自己就是那小草。黄昏后天晴,可能霞光万道,十分灿烂,然而时间很短就要天黑了。在这时候,都想抓住机会欣赏一下,否则就过去了,这是人之常情。而人的一生,到了晚年,也时间不多。所以,也可以说是隐喻晚年当自我珍重。而更深一步的意思在于,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做事了,而又得不到朝庭的重用,所以至为哀伤。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并添”,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作者是又登上一层楼,有“更上”、“再上”之意。“高阁”,较高的楼阁,可用以隐喻高官厚禄、更大的政治平台、更多的资源可供选择利用。但是,“迥”啊!困难大啊!怎么样才能回到朝庭里去,有一番更好的作为呢?阻力大,困难多。所以说“并添高阁迥”。向前想了,也不能钻牛角尖,还要想回来。悠悠微微的阳光注入小小的窗户内,也带来了一点光明。这就是作者在无可奈何的时候用来安慰自己的话了。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越”,古时越国之地域,当在我国东南方向。但是又有资料说李商隐随朋友郑亚到桂林当幕僚。所以地点并不完全重合。依此,“越鸟”当概指南方的鸟。“巢干”,照应了题中的“晴”字,天晴,所以巢干。“归飞”,照应了题中的“晚”字,天晚,所以归飞。按说,鸟巢不可能被雨淋湿,但是,由于下雨,湿润的空气也可能造成鸟巢会有湿润的情况,所以说“巢干后”也说得通。鸟儿的身体在下雨时被淋湿了,傍晚天晴,阳光把鸟儿的翅膀烤干了,所以,飞翔起来,身体也比较轻便。



全诗虽然隐藏着自己政治前途受阻,不能施展才华的苦闷心情,但是,我们读来却豪无痕迹。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作者看看的一些景物而已,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20191103


用户60397079085


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诗律一样,讲求精工,巧手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

晚晴一一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併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描写初夏晚晴的情景,言外有身世之感,表示从自然界得到启示,在寂寞中精神焕发起来。

"幽草"生长在幽暗处的小草,作者似用以自比,阴雨太久会使幽草烂死。

"天意怜幽草"暗含夜晴的意思。

由于李商隐一生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仰郁的表现多。

末两句刻画晚晴,巢干表示"晴”,鸟归表现"晚"。"体更轻"暗示羽毛干燥,归飞迅捷。

即写出了晴又写出了喜晴,同时借以表现作者自己的精神振奋。

在大自然中获得启迪,找回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