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科万村计划触礁,90后包租婆却有魄力拿下400栋楼?

为什么万科万村计划触礁,90后包租婆却有魄力拿下400栋楼?


为什么万科万村计划触礁,90后包租婆却有魄力拿下400栋楼?

左为90后包租婆


广州90后包租婆刷爆网络,其实,这并不稀奇。说高大上一点,这就是长租公寓的模式,说通俗一点,就是二房东的本质。

90后包租婆也说了,400栋楼并不都是自有的,只是部分自有,部分转租过来的。

但即便全部是转租,K姐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包租婆的魄力,当然,她一定只是那个站在台前的人,背后,一定有一股资本力量。

90后包租婆也说了,她持有的物业都是城中村的农民房,并非商品房。其实,这一模式,早在2016年提出租购并举制度后,就有大量资金涌入。很多没了房票购买住宅的投资客,都把投资方向瞄准了农民房,一是整栋购买,二是转租。

相对于转租而言,资金充裕的投资客更倾向于整栋购买,一是博拆迁,二是博租金收益。

也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大量头部公司也涉足长租领域,最典型的莫过于万科的万村计划。

万科涉足长租公寓,算是从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的一次尝试,但是,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声势浩大地推进之后,迫于盈利压力,放缓甚至是暂停了扩张的节奏。

2017年,在万科供职了近20年的张继文主抓万村计划工作,试图切下长租公寓这块万亿市场的蛋糕。

不知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受命于城市更新的使命,万科瞄准的也是农民房,重点选择临近商圈或者商务中心区周边的城中村农民房,整栋转租过来,然后整体规划设计运营。

然而,从地产开发起家的万科显然轻视了租赁业务的逻辑,地产开发是一次性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业务;而租赁业务,是高投入、低毛利、回报周期长的业务。

万科的租赁业务的成本包含拿楼成本、装修成本、日常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翻新成本等,当然,最大的成本是拿楼成本。

在万村计划的设想中,一是提高租客的居住品质,二是提升城市更新效率,降低城市更新成本。似乎,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但是,这毕竟是一项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生意,没有政府援助资金坚持,农民房更新的成本都转嫁到了租客身上,大家之所以选择住农民房,就是因为它租金便宜,但是经这么一改造,租金大幅上升,租客们叫苦不迭。

另一头,万科也没有受到一手房东的青睐,一是万科签约周期长,可变因素太多,也许,就耽误了拆迁的大计;二是深圳农民房真的不缺租客,与其低价转让给万科,不如自己打理,不过就是一栋楼雇佣一个管理员的成本。这点钱,相对于不差钱的房东而言,真的就是九牛一毛。

地产开发出身,赚惯了快钱、大钱的万科,在拿了数十万套房后,才知道自己是入了多大的坑,并于2019年,大面积终止协议,哪怕是支付毁约赔偿款,也要快速止损。

而90后包租婆,显然没有万科那么重的负担,完全是走的轻资产模式。

没有大品牌绑架自己,从拿楼、装修到运营,一切投入,量力而行,她需要固定承担的成本,就是拿楼的资金成本和楼栋的管理员人工成本,而拿楼资金成本,并不需要她和她的合伙人独立承担,市场上并不缺乏这类资金。

所以,90后包租婆要远比万科的万村计划玩儿得洒脱,甚至利润空间更大。因为,租赁市场,满房率才是盈利的王道,低成本,低租金,更契合农民房受众人群的需要。

所以,为什么万科的万村计划触礁,而90后包租婆却能风生水起?因为,万科自己绑架了自己,切中的是一个伪命题,90后包租婆却是切中了租赁市场的真命题,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