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蜜釀出甜日子

百花蜜釀出甜日子

——平江縣石坪村蜂蜜產業小記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如蘭 茶林 香貴

5月4日上午,風和日麗,平江縣三陽鄉石坪村百花齊放,處處是蜜蜂低吟淺唱。“全村一半以上農戶養了兩三箱蜜蜂。”縣駐村扶貧隊員林永康稱,“每年還有兩三千箱周邊村養的蜂,放到石坪村採蜜。”

養蜂能手湯元祥的養蜂基地,散佈著30口蜂箱,他對記者說:“明年還要增加20箱!”

“有信心嗎?”“有搞頭,自然信心足!”湯元祥開心地望著蜂箱。

石坪村的“甜蜜產業”是如何發展升級的?2018年,財政部駐平江扶貧工作隊隊長兼平江縣委副書記邢朝虹,召集駐村幫扶工作隊、村支兩委工作人員一道出謀劃策。

“我們村林地面積近1.6萬畝,花源好,有木子花、山桂花、槐花等。蜜蜂採集百花釀出的百花蜜有特色!村裡上世紀起就有散戶養蜂的傳統,又有養蜂能手可以帶頭,基礎好。”

“有了好產品,當務之急是給產品提質升級,打開銷路,賣出好價錢!”

“縣農業部門要組織蜂農統一培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幹就幹!

如何解決蜂蜜水分多、容易發酸、保質期短的問題,是產品提質的關鍵。

去年,養蜂大戶童暢元花2萬餘元從浙江購進一臺真空濃縮機,用於蜂蜜脫水。脫水後,蜂蜜可以保存得更久。

村裡又與養蜂大戶合議設計了一套禮品包裝,蜂蜜產品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如何打開蜂蜜銷路?邢朝虹與同事丁慶新幫助石坪村對接電商平臺。百花蜜在微信、淘寶依次上線,訂單紛至沓來。

小蜜蜂釀成甜蜜的大產業。縣駐村扶貧隊員劉臻告訴記者,去年,村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綠卡戶”張物生養了20多箱蜂,賺了16000多元。

該村曾是貧困村,但也搞起了“國際交流合作”。2018年,30多名非洲朋友來到湯元祥家看蜜蜂、學搖蜜,盡興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