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大家好,我是Lily


这次的新冠疫情不仅对行业有影响,而且也打破了很多职场人的发展计划。


不少公司对组织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一部分人“被”裁员,一部分职场人“被”调整到了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欢的岗位。


虽然在旁人看来是幸运儿,还能领着一份稳定的工资,但内心的不满和无奈已经呼之欲出,成了工作状态的隐患。


我的一个朋友小H原本从事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工作,带着一个团队,独立负责公司的这块业务。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块业务大量缩减,她带领的团队被解散了;


她本人被公司调任到另外一个业务部门从事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咨询。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她觉得这个发展方向跟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不符,也不是自己未来发展的重点,心里是非常不情愿的。


但由于疫情期间同行也同样业务量大大下降,不可能有新的空缺机会;


从现实角度看,家庭有比较大的房贷压力,暂时也不能离职,只能默默接受。


但一想到新的工作岗位,真是没有热情,而且可能还要大量加班,目测没有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人力资源咨询方面学习精进了。


她忧心忡忡地说:我做好了先待一年的打算,可是真担心时间和专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离自己成为人力资源咨询专家的目标越行越远。


这种担心也影响了她的工作积极性,虽然能力和责任都在,但工作的投入度却迟迟上不来。


职业生涯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多多少少会遇到这样的冲突。


尤其是当自己的职业目标很清晰很想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的工作调整会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消耗我们的热情。


现有的工作任务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有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暂时没有更好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被动接受,我们还可以主动做些什么呢?


越是纠结迷茫的时候,我们越要练就一双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从现在通往未来的桥梁。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表面的工作调整上,我想做A工作,你非让我去做B工作,那的确就容易走进死胡同。


我们必须认清职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职场的游戏规则是交换,用我会的,换我要的。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换句话说,我会的越多,我在职场的交易筹码就越多。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增加“我会的”,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这里职场人容易陷入一个典型误区,把我会的等同于直接工作经验。如果没有做和职位目标直接相关的工作任务,就觉得是虚度光阴。


其实这是一个片面的看法。“我会的”包括三个层级,分别是知识、技能和才干。

在职场中,掌握正确的方法提升个人竞争力,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优秀的职场人一定是在某些业务领域的专家。


知识是什么?是我懂得的东西。包括专业、学历、证书、学过的课程等。


技能是什么?是我能操作与完成的事情。包括专业认证、工作绩效,作品等。


才干是什么?是我的个性品质、内在特质。


大家只要去看看招聘网站,就会发现这三个层级都体现在招聘启事里了。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光看到这三个层级还不够,我们还要关注一个特点:就是可迁移性。


可迁移性指的是当工作发生变化的时候,哪些能力是可以带走进入下一份工作的。


比如:知识的可迁移性是最差的,通常换一个岗位或转行,意味着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这是因为不同的岗位需要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技能的可迁移性就高出许多,大约在80%左右,特别是一些底层通用技能。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等,是可以很快迁移到新的岗位中去的。


才干就更不必说了,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比如正直、积极、抗压等,是100%可以跟着你去任何岗位的。


在这里大家应该就豁然开朗了吧,我们的纠结在于夸大了知识的不可迁移性,忽略了技能和才干的高迁移性,这样才会把“被调整”看作是职业发展的南辕北辙。


想通了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修建一座桥梁。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那就是把未来目标需要的知识、能力、才干拆解出来,看看在新工作内容中有哪些也能修炼提升。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H女士的目标是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咨询专家,而现在的工作是某一个行业的咨询。


从知识的层面来看,显然她要快速学习新行业的背景信息,这一关是必须要补的;


从技能的层面看,沟通能力、资源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影响力等是相通的。


从才干的层面看,洞察力、快速适应能力是完全可以迁移的。


所以她的计划是,寻找行业专家和报告,快速补充行业知识;


在技能的部分,把与核心技能相关的工作任务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其他的琐事通过授权,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在才干的层面,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洞察力,快速在新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而且她也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就是她可以借这个机会更多地理解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突破原有的单一职能视角,这会给她的职业生涯带来升级的机会。


这样一来,被动的调整就转化成发展的机遇,她找回了自己的动力,兴高采烈去新岗位报道了。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安于现状


我们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思路应对变化,化被动为主动。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具体的方法就是:做能力加减法。


当工作任务有变化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画这么一张表格:


把一张纸分为左右两边,左边一列写上目标岗位,右边一列写上现有工作岗位。


然后从知识、技能、才干这三个层级罗列,最重要的是,找到其中可迁移的共同点,用红笔圈出来。


这就是从 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到理想的未来 之间的对接桥梁。


围绕这些共同点,筛选出最能够提升你职场筹码的工作任务,让梦想在现实中生根发芽。


总结一下,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一定为如我们所愿,我们要学会的是见招拆招,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从现在通往未来的桥梁。


通过能力加减法,找到看似不同工作岗位和任务中的联结点,这个联结点,就是可迁移的技能和才干。


围绕这些技能和才干,所有的逆境都能为我们所用,正如乔布斯的演讲中所说的,连点成线,我们就能通向自己梦想的彼岸。


我是Lily,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