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通布局新零售,看物联网应用爆发的顺序

2019年9月17日,南京——中国联通与Qualcomm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联合创新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揭牌仪式同期举办了“5G赋能新零售产业研讨会”,并有二三十家基于高通芯片的新零售方案及应用展出。IDC也在该研讨会上首次发布了白皮书《智能互联:赋能零售新时代》。

芯片,作为物联网产业基础设施的核心,芯片厂商的布局方向很多时候能够反映产业发展的风向。而高通作为通信芯片领域的领头羊,它在物联网产业的布局对我们广大的物联网从业者又有什么启示呢?

从高通布局新零售,看物联网应用爆发的顺序

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我们在B端喊了10年物联网,真正的规模化应用却在C端

2009年8月,物联网概念被正式提出,2010年3月,“物联网”正式被写入两会工作报告中,2012年2月,工信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将在9大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此后,据公开资料查询有27个省市分别发布了地方的物联网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并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展开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然而,几乎所有的物联网示范工程都在B端。

从高通布局新零售,看物联网应用爆发的顺序

27个省市规划的物联网示范工程涵盖的领域分布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标榜自己是物联网企业的从业者,主营业务都是具有“行业属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比如环保物联网解决方案、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车联网解决方案等等。总之,就是说在物联网产业化开始的那几年,尤其是2016年前,物联网应用都是“项目型”的,商业模式都是2B,更准确的说是2G的。这也成为了大部分从业者“对物联网的基本认知”。因而大部分关于物联网的探讨都是在这种认知的笼罩下进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以C端为主要战场的智能硬件于2014年爆发后,大部分智能硬件企业都不认为自己和物联网有关系,以及伴随智能硬件出现的很多消费级物联网应用,宁可打着共享的旗号,也不承认自己和物联网有关系。但是,如果从物联网的技术逻辑来看这些应用,它们确是物联网应用无疑,因为它们都符合感知——传输——数据处理——应用这一技术路线图。

2016年共享单车爆发后,类似的消费级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在高通的新零售研讨会上展出的抓娃娃机、游戏机、彩票机等等。当然这些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像前端时间联动原素曾经发布过的一篇文章那样,现在在商场转上一圈,就能看到几十个物联网应用:且不说抓娃娃机、身高体重测量仪、VR应用体验仓、智能榨汁机、饮料贩卖机等这样的常规应用,像皮肤测量仪、体检仪、量体裁衣仓、朗读仓、共享剪发仓等等看起来似乎很“奇葩”的应用,也已经出现在商场街头。

除了这些被称之为“共享”(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伪共享”)的应用之外,还有一类可以称之为“云端为本地赋能”的应用,也开始越来越多。比如在高通新零售研讨会现场展出的智能POS机、云发票打印机、电梯广告投影仪、智能美甲仪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比如电梯广告投影仪,广告内容都在云端,操控也在后台,投影仪端只要联网,就可以从云端获取内容,并接受后台远程操控,进行广告投放;智能美甲仪的各种图案都在云端,用户选择后,美甲仪就可以从云端调取响应图案并并进行绘制,取代了原本的人工绘制,而且提高了效率。

总体看来,越多越多的消费端应用,正在向着“无人值守化”和“云端赋能化”,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方向发展,而且几乎所有这些类型的应用能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实现了物联网”。因此,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被定义为“基础设施”还是很有道理的。而据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机智云透露,目前在其平台上这种面向商业和消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已有万余种。

这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真的放过了消费领域?

2015年后,在应用层面,我们提到最多的概念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产业风向标——马化腾的“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论,似乎都把“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焦点转移到了工业领域,似乎在说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已经结束。

而事实上,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领域。就像互联网时代,在工业领域,或者说B端并没有被落下一样。比如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各种办公软件从光盘变成了云端下载,或者用户在设备端登陆相应软件的网页进行使用;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Office、CRM等等又变成了手机端的APP,并且能够与桌面端协同。在消费类互联网应用最为成功的电商领域,B端也没有缺席,并且阿里巴巴应该是从B2B的国际贸易开始,后来才有了淘宝网。虽然国内的B2B电商难度比较大一些,但是也并非没有成功案例,比如知名的找钢网。再说2C模式的电商也有失败的,比如凡客网、乐蜂网等等。只能说信息技术在不断演进,在当前的社会和产业环境下,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影响到全产业,具体哪些行业能够受益于它的进步,能够受益多少,跟行业本身的属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实时连接的互联网时代,消费端的应用受益更多,不代表产业端没有经受过洗礼。同时,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设施。而在通过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信息之间实时连接的物联网时代,互联网这种基础设施必然会继续发生作用,但是,物联网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在工业或者说产业领域,而放过消费领域。甚至,很有可能首先爆发的物联网应用,或者说受益最大的领域依然是消费领域,而非大家都期待的工业领域,并且工业领域的改变可能是由消费领域的改变而催生的。

如果事实如此,当前互联网巨头们大肆在工业/产业领域“追名逐利”,而放任自己曾经的“疆土”消费领域“自由发展”,未来有一天发现,工业不是“遍地宝藏”,回头再看自己的“消费疆土”,早已“七零八落”,那就好笑了。纵观目前的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态势,似有如此之势啊!

从高通布局新零售,看物联网应用爆发的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