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最頻繁的時期,後唐明宗李嗣原是五代十國中君主在位比較長的一個,

他雖然施行仁政,但是卻不會用人,不會辨別忠奸,連自己的兒子都教育不好,最後只能是含恨而終。

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後唐明宗李嗣原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起李嗣原這個人,其實就是行伍出身,後唐莊宗被士兵殺死,他帶兵進入洛陽,被推舉為監國,隨後以莊宗之父養子的名字繼承了皇位。

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李嗣原雖然讀過書,但是最多也就算識字而已,對於歷史知識,典籍經史根本一竅不通,國家成立後,聚集在一起討論國號,他竟然連什麼是國號都不知道。不過,是人都有長處,李嗣原為人厚道,經常是說的少,做得多,他自己也有雄心大志,他也想把國家治理好,讓老百姓能夠過上安定富裕的日子。

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李嗣原稱監國以後,確實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他裁撤了宮中大量的人員,裁撤了宮中多餘的機構,節省了不少的開支。

針對對老百姓橫徵暴斂的政府官員,進行嚴厲的打擊,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員,一經發現,決不輕饒。

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在莊宗時期,百姓的賦稅很重,到了李嗣原執政,他減輕了農民負擔,讓老百姓的生活壓力減低了很多。同時,他還很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在與宰相馮道交談時曾說,農民的生活很艱苦,我時常要關心他們。

對於李嗣原的治國之道,有文獻記載說他本來是有心治理好國家的,不喜歡聲色,不喜歡出行打獵,在位之時,相對於這一時期來說,後唐也屬於富裕的國家了。

為何李嗣原沒有治理好後唐

李嗣原從莊宗手裡接過的是一副爛攤子,社會政局不穩,百姓流離失所,鎮守邊疆的軍隊不受朝廷命令,動不動就鬧事。對於這些,李嗣原採取嚴厲的手段來打壓,每一次軍隊發生叛亂,他不僅將叛亂的軍士處死,連同沒有叛亂的都跟著殺掉。

李嗣原畢竟是打仗出來的,想要用軟硬兼施的政策,可是他對於度的掌握,始終沒有平衡好,處理不好軍隊的問題,國家始終安定不下來。

後唐明宗李嗣原有心治理國家,卻為何政績不佳?

一個只會打仗,缺乏應有的歷史,政治基礎知識,是很難有能力把國家治理好的,這也就是史書上說他仁而不明的原因。

李嗣原施行仁政,到了後期還牽扯到用人不當,本來應該重用的沒有被重用,不該被重用的卻偏偏被重用。當時的宰相本是一位有能力,也有實力治理好國家的人才,可是他卻處處提防,而他身邊的太監是個沒有什麼本事的草包,卻被他提拔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導致國家國力快速下降。

李嗣原在外管理不好軍隊,在內連自己的兒子也教育不好,他的第二個兒子李從榮,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後蠻橫無理,飛揚跋扈,沒有一點真本事。李嗣原對這樣的兒子按理說他應該是瞭解的,可是他居然讓李從榮去帶兵,並且把李從榮的位置排到了宰相前面。

李嗣原在位八年,得了一場大病,病危之時,李從榮帶兵進宮謀朝篡位。儘管李從榮的篡位沒有成功,但是李嗣原受了驚嚇,一命嗚呼。他的第三個兒子繼承了他的皇位,依然改變不了動盪,複雜的社會局勢。他的三兒子只當了不到一年半的皇帝,皇位就又傳給了他的義子,沒過多長時間,鎮守太原的節度使石敬瑭起兵攻入洛陽,後唐被後晉取代,石敬瑭建立了後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