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1、鴨瘟

這是導致鴨子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病症,而且屬於群體性感染的一種疾病,表現症狀是比較明顯的,前期鴨子看起來會比較萎靡,翅膀鬆弛,走路搖晃且搖頭低垂。中後期的時候鴨子身上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膿水情況,眼裡充血,頭部浮腫,尾部還會伴隨出血的情況。

預防措施:

推薦5-7日齡左右首免,注射鴨瘟疫苗,免疫期為一個月,15~20日齡後再注射一次鴨瘟疫苗,免疫期6個月以上,種鴨每年注射2次鴨瘟疫苗。

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鴨舍、用具和運動場定期消毒,保持清潔衛生,不到疫區放牧。

治療方案:用高免血清或卵黃抗體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並用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飲水。推薦:囊溫康+獨敗+杆立克治療4天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2、禽麴黴菌病

這個是禽類的多發病,鴨子也是極其容易感染的,而且很容易導致鴨子因為窒息而亡。其特徵是在呼吸器官組織中發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氣囊出現灰黃色的結節,胸腹部氣囊也可能有黴菌斑。此病主要發生於雛鴨,多呈急性經過,發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鴨多為散發。表現為萎靡不振,長期蹲著不願意走動,鴨脖氣管有明顯的浮腫現象,並且還伴隨著呼吸困難的現象。如果觀察到鴨子的糞便是綠稀色的,就是感染了禽麴黴菌病。發病的鴨種要用恩諾沙星並且伴隨著飼料來餵養,一直餵養到情況有所好轉才可以,其它的鴨子也要注意用青黴素來攪拌餵食,避免受到感染。鴨麴黴菌病(又稱麴黴菌性肺炎)

臨床症狀:病初見雛鴨精神不振,眼半閉,羽毛松亂無光,食慾減退或廢絕,隨著病情發展,病鴨氣喘、呼吸困難、加快,胸腹部明顯扇動,渴欲增加,嗜睡,常呆立或伏臥在地喘氣,口腔和鼻腔常流出漿液性分泌物,糞便稀薄,呈白色或綠色,急劇消瘦直至死亡。

剖檢變化:剖檢病死鴨,主要病變在肺和氣囊,肺充血、切面流出紅色泡沫液,肺實質中有大量大頭針帽或小米粒大小的灰黃色結節,有的在胸部氣囊也可見,病程稍長的鴨肺部結節融合成更大的黃白乾酪樣結節,結節切面呈明顯的層狀結構,氣囊增厚、混濁,肝臟輕度腫大,腸粘膜充血,有的可見腹膜炎。

治療措施:

首先更換新鮮的飼料,或更換墊料,同時配合藥物治療。投餵制黴菌素,按每80只雛鴨1次用50萬單位,每日2次,連用4天。飲水中添加葡萄糖、速補多維,防止應激和緩解肝腎損害,同時用杆立克、肝腎康、萬呼寧等防止繼發感染。使用百毒殺,徹底消毒鴨舍和運動場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3、毒性肝炎

這是一種發病很快的症狀,一旦發病短短半天就可能致死,所以一定要提前發現並及時治療。毒性肝炎這種疾病一般都是發生在幼鴨的身上,前期的主要表現為行動不便,且拉稀一動不動,蹲坐時也會斜側。不過毒性肝炎有確定的藥物可以用於治療,比較合適的就是鴨病毒性肝炎卵黃抗體,效果比較明顯。鴨病毒性肝炎是雛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90%。四周齡以內的雛鴨均可感染髮病,但多見於10日齡以內雛鴨。

病原體:是一種腸病毒(鴨肝炎病毒)。感染後潛伏期1-4天。突然發病,迅速傳播。病鴨精神萎頓,眼半閉、嗜睡狀,並見神經症狀,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或揹著地、轉圈,雙腳痙攣性運動,頭向後仰,呈角弓反張姿勢。上述症狀出現幾分鐘至幾小時內死亡。

剖檢變化:肝臟腫大、質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呈花斑狀)。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腎、脾有時腫大。

預防措施:

1、雛鴨免疫。1日齡雛鴨用鴨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後5天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力。2、應用蛋黃或血清抗體:雛鴨出殼後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黃或血清抗體液0.5-1毫升。

治療方案:用高免血清或卵黃抗體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同時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飲水。推薦混感呼獨康+杆立克治療4 天,同時增喂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推薦使用速補多維),以增強體質。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4、大腸桿菌

這種病多由於人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首先是因為鴨蛋帶有此類的病原體,等孵化後衛生環境不注意,再加上小鴨子的管理比較集中,誘發了鴨大腸桿菌病。病症表現為有拉稀情況,鴨肚子會慢慢的脹大並且突破羽毛。氣囊的部位也會有明顯的充血現象,而且目前這種病都是靠提前打疫苗來預防的,比較好用的疫苗就是大腸桿菌滅活油乳苗。

流行特點:1、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大腸桿菌性敗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臍炎/卵黃囊感染、蜂窩質炎等。2、易感日齡:各種年齡的鴨均可感染,其中以2-6周齡多見;感染途徑:呼吸道是一條重要的感染途徑,其他途徑,如傷口及成年鴨生殖道感染、種蛋汙染等均可能導致感染的傳播。3、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商品肉鴨中死亡可高達50%左右,而且常常與鴨傳染性漿膜炎同時存在於鴨群中。成年鴨和種鴨主要為零星死亡。天氣寒冷,鴨舍地面潮溼時發病率較高。育雛溫度過低也可增加本病的發生。

診斷要點:1、卵黃囊感染的雛鴨主要表現為臍炎(大肚臍),雛鴨精神不振,行動遲緩,拉稀,瀉殖 腔周圍糞便汙染等。2、育雛或育成階段大腸桿菌性敗血症的表現與傳染性漿膜炎基本相似。氣囊感染時可見有 明顯的呼吸困難。3、成年鴨大腸桿菌感染病程往往相對緩慢,表現為精神沉鬱,喜臥,不願走動,站立或行 走時腹部有明顯的下垂。在種(蛋)鴨還表現產蛋量稍下降、產異常蛋以及病鴨腹部下垂等。4、卵黃囊感染時可見腹部鼓脹、卵黃吸收不良及肝臟腫大等。5、大腸桿菌性敗血症的特徵性病變是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心包粘連,心包囊內充滿淡黃色或乳黃色纖維素膜,氣囊壁增厚、渾濁,表面有乾酪樣滲出物。6、肺型大腸桿菌可見肺臟出血或淤血;大腸桿菌性腹膜炎可見腹腔有蛋黃樣液體和乾酪樣 滲出物。7、肝臟和脾臟腫大,有時可見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8、生殖道感染可見卵泡淤血、出血,有的腹腔內積液、破裂、畸形等。輸卵管粘膜充血、 出血,有大量膠腖樣或乾酪性滲出物。

預防措施:1、必須做好鴨舍的環境衛生工作,保持鴨舍和運動場地面乾燥、通風良好。肉鴨飼養實行 “全進全出制”。2、有水塘的鴨場應保持水體清潔、定期換水和用消毒液淨化水質。3、種蛋要及時收集病清潔表面的汙物,入孵前進行燻蒸或浸泡消毒。

治療方案:定期使用大腸桿菌拳頭藥物杆立克治療四天時效長,見效快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5.鴨流感病原體

禽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具有眾多的血清亞型,在不同血清型間有不同的毒株,它們之間在致病性和傳染性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目前,人們關注最多的是含H5、H7和H9亞型的禽流感病毒。

流行特點:本病無季節性,但以冬春季多發。

臨床症狀:發病時病鴨不能站立,頭頸後仰,尾巴向上翹。喙、蹼、皮膚等充血出血。蛋鴨產蛋量明顯下降,產小型蛋等。

剖檢變化: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質地脆,呈土黃色;脾臟腫大,有出血斑點;膽囊充盈,心肌有灰白色條紋狀壞死灶或塊狀出血斑;胰臟有出血點;腺胃充血、出血,或與肌胃交界處粘膜出血;腸粘膜瀰漫性出血和大小不等的紫黑色潰瘍斑;盲腸粘膜出血,有紫黑色潰瘍帶;直腸粘膜出血。腦膜充血、出血。

預防措施:重點還是預防接種。商品鴨一般首免在10-15日齡(最早可在3-5日齡首免),用鴨禽流感疫苗頸部下注射1羽份,在40-45日齡進行二免,頸部皮下注射1羽份。

治療方案:呼獨康+獨敗+解熱舒(抗病毒)配合杆立克+速補(輔助治療)4天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6.減蛋綜合症病原體

本病是由禽的一種腺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統,經繁殖、喉頭和排瀉物排毒。

流行特點:本病主要發生於產蛋鴨群,其傳染途徑既可經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水平傳播。

臨床症狀:病鴨一般無特殊症狀,主要表現突然發生產蛋明顯下降,比發病前正常產蛋量下降50%左右。病鴨產軟殼蛋、畸形蛋、小蛋,有的蛋清稀薄如水樣。很少死亡,多數鴨吃食正常。

剖檢變化:發病鴨卵巢發育不良,輸卵管萎縮,卵泡軟化,子宮和輸卵管粘膜水腫、出血、肥厚,輸卵管內滯留乾酪樣物質或白色滲出物。

預防措施:可用疫苗接種:蛋鴨120日齡用鴨減蛋綜合症油乳劑滅活疫苗(或鴨減蛋綜合症蜂膠滅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

治療方案:卵管康+速補。後期飼料裡添加增蛋旺配合魚肝油等,以快速恢復產蛋。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7.鴨傳染性腦脊髓炎

鴨傳染性腦脊髓炎本病主要是侵害雛鴨神經系統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以運動失調和頭頸部震顫 為主要特徵。

病原體:為禽腦脊髓炎病毒,主要侵害1-3周齡雛鴨,7-14日齡最易感。發病率為50%-60%,死亡率為20%-30%。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染,種鴨感染後可經蛋垂直傳播。

臨床症狀:常出現在1-3周齡的雛鴨,開始精神不振,隨之發生運動失調,前後搖晃,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倒臥在一側,以後症狀更加明顯,很少活動,如受驚擾,行走動作不能控制,足向外彎曲難以行動,兩翅展開。頭頸震顫,步態不穩,最後呈側臥癱瘓狀態。病初雛鴨有食慾,當病鴨完全麻痺後,則無法攝食和飲水,衰竭並相互踩踏死亡。

剖檢變化:可見大腦水腫,大腦後半部有液囊,腦膜充血,並有淺黃綠色渾濁的壞死區。肌胃內層有較多細小點狀白色病灶。脾臟稍腫,小腸輕度炎症。

防制措施:在發病嚴重地區種鴨應接種疫苗,在種鴨產蛋前1個月接種禽腦脊髓炎油佐劑滅活疫苗。

治療方案:當雛鴨發病時,立即淘汰重病雛鴨,並做好消毒、隔離與綜合防制措施,防止病原擴散。對全群注射腦脊髓炎高免卵黃抗體,同時用囊溫康,配合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及杆立克,連用3-5天可控制病情。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8.鴨壞死性腸炎

鴨壞死性腸炎本病又稱爛腸瘟,是由壞死桿菌感染鴨的腸道後生長繁殖併產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特徵是腸道粘膜壞死,排黑色稀糞。病原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土壤、汙泥塘、動物飼養場等處均可發現,甚至常見於健康動物的腸道內。當鴨腸道粘膜損傷或細菌、寄生蟲感染,將粘膜破壞,或鴨群飼養管理不良,鴨棚潮溼、營養缺乏時最易發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潮溼、炎熱季節多發。發病多見於成年鴨。

臨床症狀:病鴨精神萎靡,鴨體消瘦,拉出腥臭的黑褐色稀糞,肛門周圍常粘有糞便。食慾下降,甚至廢絕,有時見病鴨口中吐出黑色液體。

剖檢變化:打開腹腔,腥臭氣味撲面而來。腸粘膜充血、水腫,腸壁增厚,嚴重者腸粘膜壞死,甚至腸壁穿孔。腸粘連,發黑。腎腫大,肝腫大,質脆。

治療方案:硫酸粘菌素+健胃散+杆立克對本病預防,主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時做好鴨舍的衛生和日常消毒工作。在多發季節,可用上述藥物進行預防。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9.鴨疫里氏桿菌病(鴨傳染性漿膜炎)

本病鴨疫里氏桿菌,革蘭氏陰性。主要發生於2-7周齡以下的雛鴨。飼養管理不良以及其他應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發生和流行。

臨床症狀:潛伏期1-3天。病鴨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圍羽毛粘溼,咳嗽、噴嚏。拉黃綠色稀便。腿軟,走路搖擺,跛行臥地不起,後期倒地,兩腿呈游泳狀划動。肌肉痙攣,頭頸震顫,很快死亡。慢性病例頭頸扭曲,採食困難,消瘦死亡。

剖檢變化:病死鴨心包積液,後期心包及心外膜上有纖維素附著,心包粘連。肝腫大,邊緣增厚,有白色包膜,肝臟有出血點或血包。氣囊渾濁不透明,有淡黃色乾酪樣物。

預防措施:1、要防止改並的發生與流行,關鍵是做好菌苗預防接種並且劑量要足夠,同時搞好鴨場的環境衛生。育雛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雨水淋溼保持欄舍通風乾燥。2、採用鴨疫里氏桿菌滅活鋁膠苗,在5-7日齡時頸部皮下注射,每隻50億個菌數的劑量。同時對養殖場地進行反覆消毒,使用五批次疫苗注射,保護率達90以上,且效果明顯。

治療方案:用杆立克+將軍能夠有效控制漿膜炎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10.鴨霍亂

本病為多殺性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成年鴨多發,幼鴨少發。強毒力菌株感染後多呈敗血性經過,急性發病,病死率高,可達30-40%,較弱毒力的菌株感染後病程較慢,死亡率亦不高,常呈散發性。斷水斷料、突然改變飼料,天氣的突變等環境因素都可使鴨出敗的易感性提高。

臨床症狀:最急性型往往看不到臨床症狀,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進棚還正常,第二天一早發現死在棚內。急性型病鴨精神萎頓,離群,翅、尾下垂,頭隱伏翅下似睡狀,食慾廢絕,體溫42.5℃-43.5℃,口渴,呼吸困難,張口呼吸。病鴨常搖頭,排灰白色或綠色稀便,病鴨癱瘓,1-2天內死亡。慢性主要表現消瘦,關節腫脹、跛行。

剖檢變化:急性型:可見心外膜或心冠部脂肪上有出血點,肝、脾腫大,表面有針尖大的灰白色壞死點,腸道出血嚴重(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腸內容物呈膠凍樣,腸淋巴結環狀腫大、出血,有的腹部皮下脂肪出血,產蛋鴨卵泡出血、破裂。慢性病鴨關節腫脹,關節腔內有豆渣樣滲出物。

預防措施:1、加強飼養管理。2、疫苗接種肉用鴨於20-30日齡免疫一次即可。蛋(種)鴨於20-30日齡首免,於開產前半個月二免,開產後每半個年免疫一次。

治療方案:杆立克+桿菌康+肝腎康合併4天

鴨子的常見病大全和防治方法

11.鴨球蟲病

鴨球蟲病是一種寄生在鴨小腸內的寄生蟲,屬原蟲類。鴨球蟲的種類很多,目前我國發現的有兩種,即毀滅泰澤球蟲和菲菜氏楊球蟲。鴨食入球蟲孢子卵囊即被感染球蟲。

臨床症狀:病初期鴨表現精神不振,呆立,食慾減退,整個鴨群的採用量明顯減少,有時只達原來的1/3,飲欲增強,隨後嗜睡,不食,臥地不起,排出暗紅色或粉紅色稀便,有時為灰黃色粘液,有腥臭味,嚴重者死亡,耐過的病鴨生長緩慢,增重明顯低於健康鴨。

病理變化:本病的病變主要在小腸。剖檢可見腸管擴張,呈粉紅色,漿膜血管增粗,如樹枝狀。小腸粘膜有針尖大的紅色出血點,有的可見紅白相間的條紋,有的粘膜上覆蓋有麥麩樣物質。小腸內容物輕者呈黃白色粥樣或半透明狀,重症者呈灰色粥樣粘液或紫紅色血性粘液。

預防措施:(1)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衛生條件,及時清除鴨舍內及運動場內的糞便,防止飼料、飲水被汙染,對鴨舍及運動場要定期消毒。(2)對雛鴨定期投餵抗球蟲藥。用藥時間一般在12日齡開始連用3天,20日齡時再連用3天。(3)治療球蟲病必須全群投藥,以防止隱性感染者發病。此外,為防止球蟲產生抗藥性,需不斷更換防治藥物的種類,即每2個療程的藥物儘量不同,以增加療效。

治療方案:白球痢康+粘菌素,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魚肝油、維生素K3。

這些都是我們在養殖鴨子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還是那句話,預防大於治療。如果也遇到這類問題,我們的治療方案也是有的。如果你也需要諮詢禽病鴨病問題,可以點擊這裡直接聯繫我,崔崔助你養殖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