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淘小铺亿万社交电商份额等你来瓜分!

在新经济、新时代的发展下,总会有新事物的产生。而这些新事物的产生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需求的,更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正如社交电商近两年来的全面爆发。2018年7月,创立オ三年的拼多多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高达300亿美金。2019年5月4日,创立近四年的云集微店也在美国上市,市值达到30亿美金。在这之后,腾讯也亲自入场“社交电商”,由小程序“购物单”一步步演化至今的“好物圈”则把用户分享商品的行为产品化,期望能把人们散落在朋友圈、能把人们散落在朋友圈群组里的行为聚合到统一的场景里,从而在商业价值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也在不断试水“社交化”

近期,小规模内测中的“淘小铺”已刷遍朋友圈各大媒体网站,已迅猛出现在大众视眼中。淘小铺定位"人人可参与的社区化电商”,让普通消费者能成为淘小铺掌柜,分享自己的小铺宝贝就能赚钱。而京东的脚步也没有落下,近期,已经沉寂四年的“京东购物”低调复活,主打类似小红书的好物分享社区。

从以上行业大佬的发展布局上不难发现:社交产品“电商化”、电商产品“社交化”,两个领域的产品都在向对方身上汲取养分,形态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态势?

首先,电商发展十数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中国用户的线上购物习惯已经被充分教育,而商品的供给也由匮乏走到海量。传统意义上的电商产品,是基于目的性购物而生,包括淘宝、京东等产品,其设计的基本逻辑是“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自己想要的商品”,一切产品设计以精准和效率为优先。而事实上,随着手机成为人体的智能外设,用户开始将线下的“无目的性购物”迁移到互联网之中,因此,随后的电商产品设计开始逐渐满足用户的“逛街”需求,包括手机淘宝开启的干人千面推荐机制,引入网红直播、微淘等内容社区等等,都是试图满足用户的“不确定性需求”。但社交电商的出现,其实使得电商产品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既满足用户基于购买欲望之上的社交行为,并完成购买,其产品逻辑变成,“先满足交流欲、再满足购物,最后满足购物效率”

入住淘小铺亿万社交电商份额等你来瓜分!

社交电商已成为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时代的进步会带动很多新事物的产生,因此,新零售时代下新的产物“社交电商”应运而生,其发展阶段相较于“新零售”而言,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96亿元,以目前新零售发展的步伐来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多家大型品牌企业布局新零售大市场的情况来看,新零售的核心重点就在于结合线上技术,重回线下,让线上和线下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新零售所需要追求的效率和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