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文、图:博尔塔拉报全媒体记者张晓敏 通讯员王俊超、黄标、傅旭纯、陈乾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口岸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的西桥头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和输油管道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各部门第一时间开展防控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各口岸安全,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至今保持0输入的记录。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市:强化联防联控机制 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在国外疫情呈现爆发的严峻形势下,特别是紧邻的哈萨克斯坦出现确诊病例后,阿拉山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我国公民从境外返回及外籍人员入境疫情防控工作组,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及健康监测工作流程。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中欧班列通过阿拉山口口岸。(资料图)

疫情防控期间,阿拉山口市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研究制定该市《我国公民(外籍人员)返阿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从“防、控、治、保、稳”五个方面整合现有力量,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阿拉山口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飞说:“我们深入口岸铁路、公路边检站、海关、入境人员留观点等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值守到位、外防输入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国外疫情通过口岸输入国内。”

阿拉山口海关:“两班制”作业 严格实施各项防控措施

“无症状感染者给海关在口岸的检疫排查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4月11日,海关查检三科科长巴特尔说。当日,记者来到阿拉山口口岸联检大厅,巴特尔身着防护服刚查验完公路口岸入境人员。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新疆九洲熏蒸消毒有限公司阿拉山口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入境货车车体进行消毒处理。

自复工复产以来,阿拉山口公路口岸每日出入境货运车辆在50辆至60辆。阿拉山口海关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筹调配专业疫情防控梯队。目前,海关一线疫情防控检疫梯队共有31人,公路口岸共20人分两组负责旅检现场相关工作。另有11人分两组负责铁路口岸对进出货运列车司乘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两班队伍实施“两班制”作业,不见面,确保人员安全、负荷适度。

海关检疫不仅要做到严格细致,还要做到科学精准。阿拉山口海关抽调专人对所有入境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申明卡核查和医学巡查等,同时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疫情防控合作交流,建立了两国司乘人员健康信息备案表,确保口岸出入境人员百分百安全。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海关工作人员正在为进出境司乘人员测量体温。

阿拉山口海关关长王传杰说:“我们与市防控指挥部、边检、运管、公安、卫健等部门对入境车辆人员信息共享,精准研判风险信息,提前锁定重点人员;不断优化采样、排查、验放、人员管理流程,修订完善《口岸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详细制定口岸六类入境人员及接触人员管控处置规范,实行接力式管控,实现闭环管理,坚决守住口岸防线,严防境外输入。”

阿拉山口海关会同属地医院对首次入境的司乘人员采取100%采样检测和定期的核酸检测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早隔离,并严密规范做好体温监测、健康申报、交通工具消毒等工作。

该关监管一科副科长李卫说:“目前,中方一共备案火车司机24名,哈萨克斯坦方共备案司机69人,在哈方列车入境完成铁路作业后,列车调头由入境方向到出境方向,全程哈方列车司机不下车,约3至4小时后即可返回。”

截至4月14日,阿拉山口海关已累计监管铁路宽准进出境人员5960人次,验核健康申明卡4092份。

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成立党员突击队 防疫管控两手抓

相比于海关登临检查,司机不下车的铁路查验,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样关键。

4月11日,在阿拉山口国门,所有入境的货车都停靠在路边,经多道同步作业关口及执勤民警无接触初检查验后,方可通行。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口岸联检大厅,检查员检查入境人员护照。

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何健说:“目前,我们优化调整了车体检查环节。以前车体检查在室内进行,现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们临时将车体检查现场移至室外,车辆入境后,第一时间由相关部门对车体进行消毒,司机到前方安置点做安全检查,检查完毕之后,我们再对车体进行检查工作。”

在人车分离,先检测、再通关的过程中,所有入境人员都需在出入境大厅进行2次体温检测,填写健康申报表及接受医学巡查、行李消毒。为保证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还启用了一人一卡制,确保现场检测与人员信息一致。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口岸联检大厅,入境人员等候检疫。

该站勤务参谋郭嘉庚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启用了电子通行卡,每名入境人员在通关时,除了出示正常的通关手续外,一并出示电子通行卡,确保入境人员不漏检、不漏控。”

在公路口岸,每天入境人数约30人,并都是持有c字签证的国际道路运输司乘人员,从人员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起,包括海关在内的各联防联控单位,会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封闭接力式的闭环管理,严防境外疫情从口岸输入。

为了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该站组建了两支党员突击队共48人,形成梯次化执勤力量。多方筹措各类防护用具并配发一线,开展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勤务培训。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阿拉山口口岸联检大厅,检查员核查进出境人员信息。

今年28岁的袁丹是该站执勤二队检查员,也是两支党员突击队仅有的4名女检查员之一,因疫情防控期间表现优异“火线入党”。袁丹说:“穿上防护服后,为避免与入境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接触,在督导台一坐至少就是6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已是常态。”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安全,该站严格落实执勤一线民警的防护用品佩带和每日消毒工作,购买消毒柜,加装紫光灯、验证台档板等防护措施,采取非接触方式办理出入境手续,积极邀请海关和市卫健委开展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培训。

该站副站长凌涛说:“我们主动加强与市卫健委、海关、出入境管理大队等单位的工作联动,与海关签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海关检疫关口前移。同时,阿拉山口边检站与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边检站建立了良好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保持了高效顺畅的信息互通渠道,实时掌握口岸动态。”

乌铁集团阿拉山口站:抓实联劳协作 畅通口岸运输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阿拉山口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组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精心组织中欧班列开行,发挥口岸优势,畅通中欧班列运输渠道,履行国企责任担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乌铁集团阿拉山口站运管科科长郭三说:“车站采取班制调整,由原来的三班两运转调整为两班两运转,延长国外班组在境外工作周期,减少职工出入境频次,为出境作业人员提供充足的防疫物资等措施,提高防控系数;国外班组全员和出国司机严格落实车站工作要求,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为‘抗疫情、保生产’始终坚守一线。”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在阿拉山口国境站换装场内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中、哈换装车辆状态。

连日来,我国境外输入病例人数逐渐递增,阿拉山口站国外返回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隔离措施,隔离期间按照一人一间的住宿标准,由专人代为采购生活必需品,动态掌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按时送去营养搭配的三餐,确保其隔离期间生活所需得到保障。

郭三说:“国外班组全员和出国司机在工作期间全程不与哈方人员接触,独立楼栋封闭管理。同时,我们不断加强与哈方铁路、海关、边检、地方疫情防控部门的联动协作,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报告制度,动态掌握多斯特克方向接发车、放关查验环节,保证全天不间断通关,为畅通口岸过货提供有力保障。”

博尔塔拉报社出品

阿拉山口:加强协调联动 严防口岸境外疫情输入

监审:吕海洪 编审:王飞 编辑:陈亭 责编:唐姗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