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需要掐尖打杈吗?

某某理科楼


需要的!但是要注意在恰当时间进行。

一般扦插成活施足基肥就有收获,番薯产量高。接下来我聊一聊我们家以前种植红薯的经验:

1.种植土地的选择: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如图的沙质土地很适合红薯的生长。

2.施肥:庄家好不好,全靠肥。沙质土更需要施肥,足够的肥才能提高地力,提高产量。红薯是需肥性很强的农作物,而且上肥的高产实际效果尺寸次序为:氮磷钾超过氮钾超过氮磷超过磷钾超过氮,这表明钾肥对红薯的生产量影响较大,氮其次,磷又其次。可是氮磷钾基本要素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不能替代的,红薯的施肥,应依据土壤有机质、底肥的使用量、红薯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生长发育状况而定,假如基肥施氮量不够,或磷钾肥也不够,华北地区(我家在山西)春夏季薯区,其春夏季薯生长期短,要以早期追肥基肥主导。

3.注意种植密度。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

4.中期控蔓(打尖,打叉)。山西每年的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我家地栽培红薯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查资料: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以上就是红薯高产的栽培要点,你觉得如何?请留言,共同探讨。


蓝鸟飞翔001


地瓜(红薯)因用途较多,根据不同品种可分别加工淀粉制作粉条或制作即食型食品,因此种植非常普遍。地瓜在生长中后期,秧蔓密集,是否需要掐支打尖呢?

地瓜生长的特点

地瓜的茎块生长在土壤之中,而秧蔓生长在土壤之上,由根茎相连,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地瓜在幼苗时期,靠扎根后把养分传输给茎叶,使其生长枝繁叶茂(当然这其中也有叶片自身吸收空气中的养分和光合作用的“功劳”)。

但在立秋前后,地瓜进入膨大期,而秧蔓逐渐停止生长,停止生长的原因,因为秧蔓已经“吃饱了”,即枝叶内的营养物质已达到了顶峰。秧蔓的作用,就是在地瓜茎块的膨大期,把蓄积的养分“反哺”给快速膨大的茎块。如果仅靠土壤内的养分,已不能满足茎块生长的需要,况且这期间还需要秧蔓不间断的把吸收的光合营养传输给养分。所以,以收获茎块为目的而种植的地瓜,不需要掐尖打杈。

掐尖打杈造成的危害

地瓜在生长中前期,属于营养生长阶段,也就是说处于发育阶段,虽然秧蔓已伸展较长,但如果这时候掐尖后,真的会逼着腋芽间发杈,这样将会使秧蔓清耗大量的养分促使腋芽生长、发育,从而严重影响秧蔓的伸长和叶片的舒展、增厚。

地瓜在生长中后期,茎块需用土壤内的养分和秧蔓传输的养分共同增大茎块,这期间秧蔓上已生长部分枝杈,如果掐尖打杈,直接就把秧蔓给茎块传输养分的路给截断了,因为秧蔓已自身难保,已没有能力给茎块传输蓄积的肥料,更不会有能力传输光合营养,势必会造成减产。

总之,地瓜在整个生长周期,前期为了秧蔓自身的生长、后期为了茎块的膨大,都不需要、也不允许掐尖打杈。当然以收割秧蔓为主的就另当别论了。


泰山农家人


前几天同父亲去市里,我下车买盒烟的功夫,发现老父亲不在车里了,却在附近一个烤地瓜的中年男人在说话,我以为老父亲馋烤地瓜了,就想买两个给他吃,老父亲长叹道,"不吃,我才多长时间不吃它了,不想吃捏个,年轻时候都吃伤了"。


我们这里是潍坊的西部山区,十几年前,在家后的山地上几乎全栽植的是地瓜,以后逐渐减少,被花生所取代,仅有零零星星的栽培,都是红瓤,黄瓤,紫瓤等地瓜,几乎不见白瓤地瓜了。

小时候同父母没少到地瓜地里干活,插秧,埋窝,翻秧,锄地,割秧,摘秧,堆地瓜,等父母切好片后,我们就去撒到地里,单片摆开来晾晒。晾晒地瓜干的那些日子,就怕天不好,烂了地瓜干,那就直接影响一年的口粮。

在我的印象中,没有给地瓜掐头打杈的习惯,可以说从来没有见过。以前都还去翻秧,后来都说翻秧减产,都改成提秧了,就是用一根长杆子插到地瓜沟里的秧子下面,用力往上掀掀,目的是掀断秧子上扎出来的根,以免影响养分的回流疏松,否则扎下不定根,它下面就结小地瓜,会截留营养,因此得提秧,别让地瓜秧扎不定根结小地瓜。

以后上学了,了解到更大的世界,也就懂了很多。随着自己从事工作的原因,我也知道了有很多种地瓜品种,如高淀粉的,果脯的,烂地瓜的,掐尖菜用的,药用的等多个品种。

那么,如果你是栽培的专用地瓜品种,如掐尖菜用的地瓜,那就有可能得掐尖打杈,反正我知道切干的,煮着吃的,烤地瓜等品种,一般不会进行掐尖打杈,捏又不是栽培的西瓜,甜瓜,面瓜等,得掐头打杈,压秧等,反正我见到的地瓜没有掐尖打杈的,最多是看到地瓜秧子旺长了,用点多效唑或烯效唑的控控旺罢了。也许我的见识少,请晾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