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不知自己管哪條河”,何談保護長江

“河長不知自己管哪條河”,何談保護長江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現場發現重慶市某汙水處理廠私設暗管。生態環境部供圖

據新京報報道,5月9日,重慶成為第二輪首批中央環保督察第五個被反饋省份。督察發現,重慶有企業埋設暗管分流汙水,導致大量工業廢水通過暗管直排長江。部分地方違規建設港口碼頭,侵佔破壞岸線。重慶市水利局對河長制督促指導不夠,有的河長不知道自己是哪條河的河長。

從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結論看,重慶一些地方和部門顯然存在對長江保護不力的情形,個別地方甚至十分嚴重,居然出現“河長不知道自己是哪條河的河長”等憾事。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長江生態受到嚴重威脅,也讓長江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落了空。

重慶長江保護不力、排汙現象嚴重,表面上看,固然體現為“一河一策”方案不嚴不實,部分區縣存在巡河不查河現象等,但根子上仍在於當地生態保護的意識不到位,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沒有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

例如,萬州區華歌生物化學有限公司2萬噸四氯吡啶項目選址位於長江干流1公里範圍,違反國家有關要求,但萬州區政府及萬州經開區管委會默許項目建設,區生態環境局還於2019年4月批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什麼有些政府部門對一些被淘汰的生產線和違規項目如此寬容。這中間,不排除GDP的考量。地方上為了做大盤子,無視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承載力,不僅失職失責,不去行使監管權力,反而濫用公權,為企業違法建設、違法生產張目。這樣的扭曲,讓人難以接受。

此外,當地對督察整改的敷衍搪塞也令人瞠目。據披露,第一輪督察反饋指出,秀山縣18家電解錳企業錳渣場均無防滲系統。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秀山縣2017年年底前完成整改。但督察發現,整改工作敷衍應對,歷史渣場整治僅做簡單表層覆蓋,部分在用渣場偷排直排廢水;使用1456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建設的孝溪錳渣場長期閒置。

同樣,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完成小水電生態基流問題整改。但督察發現,巴南區在制定整改方案時隻字不提小水電生態基流整改工作,為應付督察,巴南區水利局甚至編造虛假文件。

這樣的敷衍,讓人遺憾。可以說,地方政府的敷衍塞責,也是造成長江汙染的原因之一。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這就要求長江沿線省份,以對歷史、對時代、對人民負責任的態度,停止破壞長江生態的行為,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同樣是長江沿線的江蘇省,據披露,近年來,江蘇沿江8市共關停化工企業2200多家,全面實施沿江生態修復工程,沿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要知道,這些企業都是地方納稅大戶,非有絕大的勇氣,不可能下得了這樣的決心。

可見,只有下決心轉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與粗放的發展方式,才能走上綠色發展的正道。這中間的關鍵則是地方政府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使命感,聞警即動,令行禁止,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保護好長江生態。

當然,督察之外,對於那些違法排汙的企業以及縱容違法排汙、應付整改的政府部門,也要嚴肅問責,絕不姑息。

□任君(媒體人)

編輯 胡博陽 校對 翟永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