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塔寺街區更新 亮出最佳觀塔點

北京白塔寺街區更新工程今年6月復工後,距離白塔最近的宮門口東西岔“減法”加速,架空線入地、電箱減少,道路更加通暢。此外,兩岔交會處的中心廣場將不再是停車場,取而代之的是綠植、花草和長椅涼亭,打造成為300多平方米的公共客廳,成為最佳觀塔點。

如果不是常年生活在白塔寺街區的人,很難對宮門口東西岔有印象。和知名度頗高的阜內大街比,這兩條呈X形交會的衚衕太不起眼。它們南起阜成門內大街、北至安平巷,全長308米,緊鄰金融街,背靠白塔寺,是距離白塔最近的衚衕。別看這兩條衚衕“顏值”不算高,歷史上的存在感卻一點也不低。

北京白塔寺街區更新 亮出最佳觀塔點

從宮門口西岔看白塔。(攝影:蔣晨明)

據介紹,早在元代,這裡就是白塔寺祭壇所在地,後又見證了朝天宮、白塔寺廟會、福綏境大樓等多個歷史建築和區域活動,魯迅還曾居住於此。“宮門口東西岔的歷史積澱厚重,可挖掘的文化內涵也數不勝數,也是街區內為數不多的商業小街。”該更新項目負責人錢新鵬說。

然而,這一區域改造前基礎設施薄弱、架空線滿天飛、公共空間緊缺,高聳的白塔被各種飛線“切割”,觀感大打折扣。今年6月復工以後,宮門口東西岔架空線入地,電箱也明顯減少。此外,針對宮門口東西岔雨汙合流,部分管道堵塞嚴重,排水壓力大的現實情況,項目方採取線性排水辦法改造雨水口,同時,改造人行道鋪裝,修整樹池和花壇,抹平坑窪,亮出天際,東西岔變得更加古樸精緻。

很多遊人走進東西岔,往往看到的只是妙應寺白塔的一個側面或局部,原因就是兩岔交會處的中心區域常年被居民的自行車、共享單車和店鋪外延佔據,還加裝了柵欄,難以駐足觀塔。如今,針對這300多平方米小廣場的提升行動正在籌備當中,設計師劉巍告訴記者,未來,這裡將不再是停車場,取而代之的是綠植、花草和長椅涼亭。

“老街坊可以在中心廣場一起拉家常,看白塔,觀賞衚衕裡的綠植,欣賞用老磚搭起的牆面和不同樣式的屋頂。”劉巍說。不僅如此,未來宮門口東西岔的觀塔點位足有四五個,從宮門口東岔進入後只需走幾十米,就可以來到口口相傳的“老虎洞”,這就是第一個觀塔點。而在宮門口三條,遊人可以背靠西面向東,和白塔“面對面”交流。

“有些空間經過改造,可以作為露天觀塔點,遊人可以坐在院中的藤蘿架前欣賞陽光照在白塔上的樣子,享受靜謐精緻的美。”劉巍說,相比於單純的觀賞白塔,宮門口東西岔將更多的呈現一種市井生活氣息,成為一個街面上的公共會客廳。據施工方負責人介紹,為了實現慢和靜的需求,宮門口東西岔未來有可能按照人車分流的方式,將一側衚衕變成純步行街巷,增添煙火氣。

北京白塔寺街區更新 亮出最佳觀塔點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程思遙 肖名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