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于我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家门口的故事”。

素有“南方抗大”之称的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位于邵阳县塘田市镇芙蓉峰下的夫夷江畔,离我老家不足40公里路程。这次国庆假期回家,特地探寻了这块红色印迹。

身入庭院,突而发现缭绕的历史烟云中,不知多少人一直在推动着同一个故事的演绎。

只不过:有些人离场了,有些人成了主角,更多的人则迎来希望的曙光。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站在夫夷江畔,背朝芙蓉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的大门,门上正中的五星格外显眼,大门右侧是1983年,挂着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亲笔题写的院名。这座宅院四周的围墙高5米,长390米,原有的砖墙与后来新修的部分形成了鲜明对照,多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

这所宅院的主人,原是晚清“中兴功臣”席宝田,他出生于今湖南东安县,投靠湘军后被重用,曾随新宁人刘长佑镇压太平军。他的“精毅营”骁勇善战,在宝庆一战中首胜石达开,成为湘军三大主力之一。

在镇压屠杀太平军、苗民起义军的过程中,他命士卒一路烧杀抢掠,积累了大量金银财宝。到底掠夺了多少钱财,一直流传着一些传说。“席宝田银子打强盗”的故事,不知真假,但他的钱财巨厚,早已成公论。

不义之财终遭舆论谴责,席宝田也因此以病归籍。或许是为求心安,他晚年用掠夺而来的这巨大财富,不仅经营产业,且也在东安原籍重修了孔庙,置学田办起了书院。

这座晚清风格的建筑,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前身,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前后后花了十年时间。宅子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48平方米,现存原院房16栋,大小60余间,所用木材、石料不仅甚巨,也颇有讲究,真不知近150年前,这位累功官至布政使的湘军将领用了多少真金白银。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从大门进入宅院大堂,前是一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前坪,正中是鹅卵石路面,青条石嵌中形成中轴线。路的两侧,则是当时讲学院的教室,现已被拆除。

再往前看,大堂四进房屋的四重门,依次雕刻有“福、禄、寿、嚞”四字图案。一重门上方正中的“福”字,形如龙凤合体,左右门窗的麒麟图案栩栩如生。其他如,二重门“禄”字配玉笛,三重门“寿”字配仙鹤,四重门“嚞”字配喜鹊,工艺精湛,更彰显人文智慧。

房屋雕梁画栋,内屋精雕细镂,石柱石雕动物活灵生动,精美绝妙。窗棂鸟兽花草、门拱龙尾凤翅,一派吉祥、和谐,也多了些古朴苍凉。

所有楼栋坐北朝南,连成一体,布局精巧,每栋前的天井,过廊穿越,下雨天不湿脚。哪怕发洪水,院内也不会积水。在这块“风水宝地”建如此巨大豪宅,当时也只有大富豪席宝田,方有如此大手笔。

很遗憾,这座宅院建成后,席宝田搬来生活了两年,便已病故。守孝三年后,席氏家族陆续搬回东安伍家桥,于是这座宅院便用来出租,仅留了几名家丁看守。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在关于宅院的故事中,席宝田显然是黯淡的离场者。

大概12年后,这座宅院不再沉睡,而实现了华丽转身。

1938年,抗战吃紧之时,著名的“红色教授”吕振羽,接到当时中共湖南省委及中共中央驻湘代表徐特立的委派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

选中这座宅院后,吕振羽通过当地绅士找到席宝田的后人。后来听说是办学校,席宝田的后人不但很乐意,且全免了租金。于是古朴宅院的精雕细镂里,透出一股时代气息。

大概封建官僚席宝田没能料到,他准备在此养老的这座宅子,迎来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

讲学院的筹建者吕振羽,出生一农户家庭,192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之一,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主持下,讲学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抗战实际,透析中国抗战形势,不断宣传抗日,唤醒抗日意识,培养抗日干部。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通过“旧瓶装新酒”的策略,在抗日统一战线的背景下,讲学院邀请了大批国民党政要、开明绅士加入担当董事,讲师多为我党党员及进步人士,招生则向所有有志于抗日的同胞开放。

正如讲学院院歌所唱的,“我们迎着大时代的巨浪,勇敢热情的青年凝聚一堂”,1938年9月,纷纷前来讲学院报名的同学达到百余人,来自各行各业。连当时的省委书记高文华,也首先将自己的女儿送来学习。

尽管后来遭到了国民党的蓄意查封,讲学院只存在了短短8个月,但在抗战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培训学员250余名。这些革命的火种,从夫夷江畔,向新宁、城步、洞口、绥宁等地蔓延,遍布湘中和湘西南。

不得不说,讲学院在中国抗战时期写下了非常光辉的一页。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从一座封建官僚的宅院,转变为以抗日救国为中心的战时讲学院,这仅仅是一个起点。

正是因为“红色教授”吕振羽,带来了红色的深刻印迹,这座宅院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座宅院的故事,不仅在延续,而且也在升华,与时俱进之中,释放出激荡新时代的活力。“加紧学习,奋勇救亡,在这里锻炼得意志成钢”,这来自历史深处的阵阵号角,犹响在耳。

讲学院旧址自2018年3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后,邵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旧址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旨在服务全民,启迪时代。

于是,在一批批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一场场讲座踏着红色足迹,赓续了“南方抗大”所昭示的民族精神。

国庆偶笔④|“南方抗大”,一座官僚宅院的新生

我们当在铭记烽火硝烟,且在向许多革命先辈们的礼敬中,砥砺前行——“不管从哪里来,不管到哪里去,不要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要忘记出发点”。

前世,源于一番帝国争夺的厮杀;新生,只因一场抵御外辱的战争。这座宅院从抗日战争一路走来,青砖黛瓦有了新绿,红色传承有了信念,它必将在这条更光明的路上,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