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年環保整治,面對新風暴,屠宰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近日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通知要求在2019年5月1日前各地組織對生豬屠宰企業進行全面清理,對未取得排汙許可證、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的企業一律立即停產整改;7月1日前整改不達標的,堅決依法取消定點屠宰資格,開啟了屠宰企業新一輪整治風暴。

歷經5年環保整治,面對新風暴,屠宰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4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等重磅法規政策,拉開了禽畜、生豬等屠宰企業環保整治攻堅戰的大幕,一批屠宰廠因選址不合理、嚴重汙染等問題被關停取締。據統計,經過規範化整治後,全國屠宰廠(場)數量已有2016年的11219家,減少到2019年3月的6664家,降幅達40%,另一方面,屠宰業的集中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據淘寶網《全國畜禽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名錄》2019年版顯示,截至2019年3月,我國現有的6664家規範化屠宰場,從數量上看,目前南北區域分佈旗鼓相當,我國南方地區3147家、北方地區3517家。從各省分佈情況看,南方地區分佈相對集中,主要在四川、廣東、湖南等省,其中四川省就有1143家屠宰場;北方則相對平均,山東、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等數量相對靠前,其中山東省有750家屠宰場。

由於我國目前存在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分離的現實問題,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主銷區依賴外省生豬調入。這次非洲豬瘟帶來了一個教訓,一旦因為疫情等原因造成南北生豬調運受阻,就會出現北方主產區生豬壓欄、南北價差巨大等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鼓勵“調豬”變“調肉”,冷鏈運輸豬肉迎來機會。

歷經5年環保整治,面對新風暴,屠宰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既然要運輸冷鏈化,就迫切需要屠宰本地化,將促使屠宰企業進一步向北方集中,北方主產區的屠宰企業迎來發展機會,而南方主銷區的屠宰企業前景不容樂觀,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需要強調的是,為增加北方主產區的屠宰能力,國家鼓勵適當增加屠宰企業數量,但新建屠宰場的屠宰能力不得低於15萬頭/年,生豬屠宰也在朝規模化發展。

歷經5年環保整治,面對新風暴,屠宰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