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術】大蔥幹尖的原因及診斷治療!

【植保技術】大蔥幹尖的原因及診斷治療!

大蔥幹尖是影響大蔥經濟效益的重要原因。大蔥幹尖的原因有多種,實際生產中由於菜農、經銷商不能找到幹尖的直接原因,經常配錯而、錯了藥,不但延誤了治療時機,也加重了農民負擔。如何快速,準確找出幹尖的根源,對症下藥,現將我的經驗介紹給朋友們。

一、病害幹尖

1、大蔥灰黴病

症狀:起初在葉上生白色斑點,多由葉尖向下發展,並可向下延伸2-3釐米乾枯。溼度大時在枯葉上生出大量灰黴。 治療藥物:啶酰菌胺,菌核淨、其他有嘧黴胺、腐黴利、乙黴威、乙烯菌核利,異菌脲等

2、疫病

症狀:患部初現青白色不明顯斑點,擴大後呈灰白色斑,致葉片從上而下枯萎,田間現一片“幹尖”;溼度大時患部長出稀疏白黴,天氣乾燥時則白黴消失。剖檢長錐形葉內壁,可見白色菌絲體,此有別於蔥生理性“幹尖”。

治療藥物:烯酰嗎啉,苯噻菌胺、嘧菌酯、苯酰菌胺、烯酰嗎啉、氟嗎啉、三乙磷酸鋁、霜黴威、錳鋅·霜脲、百菌清、殺毒礬。3、根腐病

大蔥葉尖發黃,隨後萎縮枯死,其根莖部組織變黑、腐爛,根系逐步壞死,最終導致死苗、死棵。一般情況,定植時傷根、定植後大水漫灌後,雨水多,再遇高溫天氣時,發病重。

治療藥物:氯溴乙氰尿酸鈉,惡黴靈、甲霜靈、福美雙、甲基立枯磷、三氯乙氰尿酸鈉、碘、銅製劑等

二、生理性幹尖

1、酸性土壤危害引起幹尖 中性土壤適於蔥的士長,以pH 值7.0-7.4最適宜。當有機肥施用較少,大量施用硫酸銨、過磷酸鈣時會使土壤酸化,引起蔥葉生長緩慢,細弱,外葉枯黃。防治對策:每畝施用足夠的腐熟有機肥並施150公斤氧化鈣(CaO)。

2、乾旱引起幹尖 蔥的種植過程中不注意澆水,土壤乾旱,植株缺水易引起幹尖。防治對策:根據蔥的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適時、適量澆水。苗期適當控水,不幹不澆,15-20天澆一次小水;營養生長期結合追肥、培土及時澆水,保證水分供應充足,使田間持水量保持在70%-80%;收穫前10-15天控制澆水,使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0%-70%。

3、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幹尖 缺鈣心葉幹尖黃化,發育受阻,缺鎂外部葉尖黃化。防治對策:可根外追施補足,如用0.1%-0.3%硝酸鈣(Ca(NO3)2)、0.1%氯化鎂(MgCl2)噴霧。

4、高溫和凍害引起的幹尖 蔥的生長溫度範圍是7-35℃,超過35℃時葉尖乾枯,低於7℃首先葉尖受低溫冷害後,葉尖變白。防治對策:對於露地栽培的大蔥注意澆水降溫;棚室栽培的加強放風,防止出現30℃以上的高溫,加強保溫,使最低氣溫不低於7℃。

5、有毒氣體危害引起於尖 在密閉情況下追施硫酸銨((NH4)2SO4)或氯化銨(NH4Cl),會引起氨氣危害,土壤酸化引起亞硝酸氣體危害。氨氣危害使葉尖枯萎,逐漸變為褐色;亞硝酸氣體危害葉尖變白枯死。防治對策:一是放風;二是增施有機肥,密閉不能放風的情況下,不追施碳酸銨;三是用天意原露灌根或噴霧解除危害,具體用法是用500倍液灌根1次,用1000倍液噴霧,每7天1次,連噴2次,防治效果可達100%。

6、藥害引起幹尖 藥劑濃度過高,使葉尖變白、乾枯。防治對策是掌握合理的藥液濃度,解害靈水劑750倍液可解除約害,連噴2-3次。

三、種蠅危害引起幹尖

1、症狀 種蠅幼蟲蛀入蔥根部危害引起地上部葉尖乾枯,拔起蔥可見蔥根變褐色,嚴重時腐爛或枯死。

防治方法:成蟲發生期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於上午9-11時噴灑,隔5天噴1次,連噴2-3次。幼蟲孵化高峰期和田問發生幼蟲危害時(越早越好),可採用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連灌2-3次。

幹尖原因判斷方法:判斷順序:根部----葉部----生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