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日子過得比人強,多種藥材少種糧”,五年前,這句話在村子裡很是盛行,按現在的話說,這是當時村裡的熱詞,看鄰居們都在紛紛改種中藥材,老王也忍耐不住,種植了5畝當時最為熱門的中藥材芍藥。
當時的芍藥,說是種植大熱門一點也不為過,生長期四年的芍藥,哪怕是點地塊銷售(藥材商到田間隨機取樣,而後根據長勢給出價格,他們負責收穫,農戶只負責數錢),一畝也有一萬元左右的收益。
即便去掉種植成本和管理成本,每畝也有6000元左右的純利潤,平均每年收益1500元,比種植小麥玉米賺錢,但比種植小麥玉米省事兒,關鍵是,芍藥生長頭兩年,還可以套種其它農作物。
芍藥田套種模式,也是非常講究的一門學問,從辣椒、玉米、大豆、芝麻、棉花,到白朮、防風、玄參等其它類中藥材,可謂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由於藥材田土壤較為肥沃,套種出來的農產品,往往比大田種植效益還高。
基於以上優勢,就連老王這樣相對保守的村民,在如火如荼的種植環境下,也開始按捺不住了。
中藥材芍藥分為白芍和赤芍兩種,為了保險起見,老王選擇了相對穩妥的傳統白芍,畢竟他那裡離白芍主產區安徽亳州較近,在銷售上並不擔心。
那時候,老王認為發展中藥材白芍種植,已經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按鄰居所說,種植中藥材白芍,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賺錢。
現在想想,鄰居們說的也不錯,閉著眼睛做夢,賺錢的幾率應該比搞種植大。
按照老王的說法,他家的白芍去年本應該就能銷售,由於價格逐年下降,從當初10000元左右一畝,下降到5000元一畝,再降到去年的3000多元一畝,這樣算來,甭說賺錢,成本都無法回籠呀!
保守的人大多都有個倔脾氣,老王把脖子一硬,衝著藥材收購商吼道“走吧走吧,我寧可爛在地裡,這價格也不能賣給你們!”
老王還是食言了,今年白芍行情一畝又下滑了500-1000元,而土地又白白浪費一年,管理費用也增加了一年,再不銷售,不但白芍無法增加效益,還耽誤種植其它賺錢作物,賣掉雖然賠錢,但不賣就是耽誤賺錢。
由於行情不好,老王基本放棄了管理,芍藥長勢並不理想,藥材收購商每畝只報價2000元,多一分也不給。
這讓老王很是傷心,不過他已經沒有倔下去的勇氣,無論給多少錢,他都決定必須賣掉的。
藥材商效率蠻高,早上剛談好的價格,中午就僱人把藥材給收穫完畢了,據知情人士透露,雖然白芍不值錢,但藥材商僱人收穫後,再進行初加工,而後賣給上一級收購商,一畝白芍平均能賣到8000元左右。
去掉2000元的收購成本,3000元的收穫加工費用,藥材商一畝白芍至少能賺3000多元,這和農戶種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沒辦法,農戶沒有加工條件和銷售渠道,藥材商賺取的就是差價。
“受了傷”的老王反其道而行之,當大夥兒紛紛棄種之時,他反而沒有受行情影響,決定再種植一次碰碰運氣。
他認為,當前白芍行情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還是受種植面積過大影響,如今白芍行情已經觸底,種植面積急劇減少,在這時進行種植,四年後的行情,應該有所好轉。
對於老王的分析,你認可嗎?對於中藥材白芍行情當前的“低迷”,你認為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