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的高考故事:睡大覺、破紀錄;贏考試,輸志願

我的一生,受高考影響很大,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嚐遍,亦促成了我的成就和幸福。


今天,我來回味一下1981年,我的高考年。


1981年,我的高考故事:睡大覺、破紀錄;贏考試,輸志願

高考前夕


01 為了爭取學校開設文科班,我跟校長、老師鬧了2個月

我從小在縣公安局大院長大,看過父輩執法辦案,希望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學法律”是我參加高考的唯一動力。按照當年高考錄取的規定,法律專業歸口文科,我必須以文科生的身份報名參加考試,才能如願以償。

我所在的縣城當年只有一所高中,在恢復高考後每年都出了一些天子驕子,但是,連續四年沒有出過一個文科專科生,更不要談文科本科生了。

為了追夢,我不停地找班主任申請、找校長申請,希望學校開設文科班。

我在理科班成績中上,報考理科的話,考走沒問題。面對我的申請,老師們似乎達成了一致,清一色地勸我考理科。

我聽到有的老師說:過了報名時間,他們就會穩定的。這句話讓我選擇了跟老師鬧、跟校長鬧,鬧到了不上物理化學課的程度,自己開始自學歷史和地理。

我唯一的支持者,是在石家莊某高校任教的舅舅,他給我寫了一封信,給我鼓勵、教我學習方法。

至今,我還記得校長把我喊到他的辦公室,讓我立軍令狀的情景。他說的是:你們三個從理科尖子班轉去文科班的人,要是沒考出來,從今以後,我當校長絕對不辦文科班。

距離高考還有六個月的時候,文科班終於成立了。我鬧來的,讓我當班長。


真有心追夢,那就行動吧,你真的行動起來了,支持緊跟著也來了!

02 歷史地理都沒有老師,文科班鬧哄哄的,我只能不走平常路

進了文科班,我才真正理解了校長和老師們極力勸阻我們考文科的複雜心情:只有半年時間了,學校真的配不出歷史和地理老師!

猜不到吧,我們的歷史課是語文老師代課,地理課沒有老師敢接,最後逼著管實驗室的李老師來站講臺。

除了滿腔熱血和幾本教材,我們一無所有,我唯一能做的,只有抱緊教材。

由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驅動,我大概是同學中最拼命學習的幾個人之一吧。從1980年12月開始,我每天都和衣而臥,臨睡前一定在看歷史或者地理,醒來第一件事一定是看歷史或者地理。

通讀了兩遍歷史教材,我發現歷史大事有其內在規律,總少不了時間、地點、人物、誘因、過程、作用等因素,學歷史變成了自己編故事。

通讀了兩遍地理教材,學習演變成了填圖:中國地理用“行政區域圖”、“地形地貌圖”疊套之後,很容易推斷出物產,“經濟地理圖”就可以自己畫出來了;世界地理抓住山脈和洋流。我背不出來的時候,邊看書邊推導演練。


1981年,我的高考故事:睡大覺、破紀錄;贏考試,輸志願

學習地理時,抓住地形地貌、山脈和洋流

進大學後,我學習心理學知識,看到記憶這一章中談到了很多實用記憶術,比如:

“睡眠讓我們記住事情的機會翻倍。”這是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迪邁在《大腦皮層》雜誌上發表文章時提出的觀點,他說:海馬體主要負責回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臨睡前剛剛得以記憶的材料,得到“解封”,這些材料在海馬體內不斷“回放”,所以人在清醒後對這部分的記憶會異常清晰。

還有人研究人體腦波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發現:人腦記憶最快及最有效的時候,其腦波屬於在α波 ~β波之間的波形。人臨睡前的腦波很接近這種波形,人處於睡眠狀態時,腦波正好維持在α 波~β波之間。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指出:新學習的材料及時複習,可以增加記憶量。他的記憶實驗還證明:經過理解加以記憶的材料,往往能記得迅速、全面而且牢固。

這時我才知道,那半年裡,我誤打誤撞,巧妙地利用了一系列記憶規律,換句話來說,臨睡前我選擇記憶歷史地理,做對了;建立歷史知識記憶模型、利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我也做對了。

我每天晚上和衣而臥,白天便會出現精力不濟的情況,我這個班長成了班上最會上課睡大覺的人,特別是在歷史地理課上。

自習課是文科班最吵的時候,我這個班長通常不會待在教室,我會在校園的花壇裡、樹叢邊、實驗室,我會自問自答,或者邀一位好友互問互答。

高考前夕,我們縣所在的宜春地區召開了一次大型的中學生運動會,我是選手,賽前,我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參加訓練。體育老師看見我來到田徑場,會悄悄地溜走,他知道班主任或者校長會來把我抓走,而他不想捱罵。

這次運動會上,我參加的4×100米接力破了紀錄,這個紀錄保持了30多年。

1981年,我的高考故事:睡大覺、破紀錄;贏考試,輸志願

4X100米接力,我們破記錄了


就在我們破紀錄的時候,校長和縣體委負責人在縣領導跟前吵了一架,校長問:“影響了高考誰負責?”縣體委負責人問:“破了紀錄不是為縣裡爭光嗎?”

各位朋友,不管你當不當校長,請體味校長的心情。當年的我太不懂事了,今天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校長已經聽不到了,而我憶起了他一天天到田徑場把我抓回教室時的眼睛。


平常路也罷,不平常路也罷,向著目標大膽地往前走!

03 校長修理我爸,我讀到了校長和老師的焦慮

比賽於我,有非同小可的激勵作用和緩解緊張的作用。我知道我不是個稱職的班長,我更知道軍令狀的含義,不可能事事顧全的時候,我選擇了努力增加高考成功的把握。

看見我上課睡大覺和自習課在花前樹下溜達,看見我天天去田徑場參加訓練,校長和班主任都很擔心我的時間不夠用,班主任老師在班會上說:“我要警告某位同學,別讓我們白評了三好學生給你。”

我們校長更逗,他沒找過我談話,但是,他把我父親喊到他的辦公室,討論的是:“我看你們政法系統的孩子太不像話了,是不是打算今年整個政法系統高考都吃零蛋?”毫無疑問,父親知道了我在學校一系列不像學生的做法。

這天晚上,一向恩愛有加的父親母親,因為校長對父親說的一番話,吵了一架,父親說:“我相信校長不會冤枉他的學生,校長總是希望學校多考出幾個大學生的。”

母親說:“我天天晚上睡了一覺起來,給我女兒關燈,這麼多天她沒脫過棉襖睡覺,她難道就不想考好嗎?”

其實,我是最希望自己考上大學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希望我考上。我在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複習方式後,應該跟班主任老師和校長溝通的,他們看見了我在學校的表現,卻看不到我在家裡的用功,看不到我需要體育鍛煉調節狀態,更不知道我取得的進步,所以,他們會擔心、會焦慮。

校長批我父親,其實是他在為釋放這種焦慮,尋找一個出口。

我去求校長和老師幫忙,讓他們找來一些歷史地理考卷。一方面我需要通過考卷檢驗學習進展,另一方面分數會讓他們安心。

高考成績公佈,我的總分385分,當年全縣應屆畢業生文科並列第一名。100分的地理,我考了89分。這個成績校長反覆詢問了幾遍,最終他信服了:憑藉一輪一輪地畫圖填圖,我只學了半年的地理,拿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高分。

我的分數接近重點線,那一年,我們文科班考出了7位大學生,超額完成了軍令狀交給我們的任務。校長見到我們的時候,連連重複的是:我有膽氣辦文科班了。

校長和老師都是考生的支持者,做好了溝通便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對每一位考生來說,只要壓不垮,潛力非常大!

04 “男生報地質、女生報師範”,為確保錄取,我徹底輸了志願

成績出來了,報志願成了校長和老師們最忙的事情。

1981年,距離恢復高考不過四年的時間,我和父母對填報志願一竅不通;校長和老師最擔心的是“生怕考生考上了走不了”。記得有老師告訴我們:考上線了不去讀,兩年不得報名參加高考。

學校規定:考上不易,要確保考上的都被錄走。男的報地質,女的報師範。

我最想去華東政法學院,依我的考分,我知道自己肯定能被錄取。那個時刻我喜形於色,把能找到的法律專業都填在了志願上,還有空格。

我不肯填師範,跟老師爭了幾個來回,師範學院,寫上、塗掉,再寫上、再塗掉……

我不知道師範類學校提前錄取意味著什麼,不然,絕對不會在我的志願書上出現“師範”兩個字。就這樣,我被提前錄取了,收到了來自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事後我得知,那一年在我們省,360分就可以進入華東政法學院,我的成績高出錄取線25分。我的法官夢,碎了!

無知,是自己沒有下功夫去了解相關信息的結果,我得為自己的無知埋單。


1981年,我的高考故事:睡大覺、破紀錄;贏考試,輸志願

我以我為鏡


39年過去,往事如煙。回憶,我把自己當一面鏡子,只為能給路過的人一絲絲有用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