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苦惱。有一種苦惱可以自己去解決,頂多就是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而還有一種苦惱卻是,無論我們多努力,都無能為力,因為——聽不懂領導說的話, get不到領導說話的用意。

這不是因為領導說話故意擺架子,或是故弄玄虛,而是因為他本人的說話方式有問題,反反覆覆講一個意思,卻依然沒有表達出中心要義。做下屬的,既不便多問,即使多問也問不出所以然,開展工作如同摸著石頭過河,令人苦惱無比。

良好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最近在翻看日本作家山本昭生的新作《換位溝通》時,卻發現作者本人也曾受困於這種類型領導。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山本昭生工作後第三年,公司來了一位新主任S,為人非常好,但是講話非常囉嗦,常常喜歡把“總之,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表述放在嘴邊,但實際上,他說出來的內容卻並非總結性的話語。

講過的內容不斷重複,這種繁瑣的表達,令山本昭生倍感困惑。慢慢地,因為表達能力欠佳,這位領導被大家認為能力不足。

與之對應的是,一位被總公司派來講解實施方案的M總,因為在工作中言簡意賅,常常會在規定時間內的一半就把該交代的事情講完,然後將剩下的時間交給大家進行提問探討。這種簡潔、明瞭的溝通方式,立刻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M總講解的實施方案也得到了有效執行。

兩個領導,不同的表達方式,獲得了不一樣的人心。

在《換位溝通》中,作者山本昭生指出:

僅憑“具有優秀的溝通能力”這一點,人們就能獲得別人的好評,被稱讚為“工作能力強”、“值得信任”。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個人生活生存的必備技能,當你覺得自己“不善言辭”不被接納,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嘗試《換位溝通》,那麼很多問題,也許就會迎刃而解。

就像我們常說的“旁觀者清”,跳出圈,換一個角度看自己,才會將自己認得更清,也更明白需要努力的方向。

1、不會溝通,往往缺乏“換位思考”

我家先生,一個月裡,總會遇到幾次公司會議,如果遇到其中一位領導開會,部門工作人員下班後第一時間,都會不約而同“先找地兒吃飽飯”。

原因就是:這位領導領導開會,開場白是“我長話短說”,結果卻“口若懸河”。經過多少實踐經驗積累後,於是有了“吃飽飯開會”的傳統,而員工的言語之間,也多多少少帶了一分怨意:有事說事,哪那麼多廢話呢?

“會溝通”,不是指我們有多麼地能說會道,而是你表達的內容,要讓對方聽進去。生活中,我們經常忽視兩個“反比”,導致溝通效果大打折扣。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1)信息與理解程度成反比

雖然說人的記憶容量存在個體差異,但實際上,這種差異十分有限。如果講話者要表達的內容太多,需要藉助發言稿邊看邊講,那麼很遺憾,聽者的記憶力也是有限,他們也並不能記住太長的講話。

所以,謹記這條規律:信息與理解程度成反比。時刻要求自己講話簡潔,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2)溝通效率與時長成為反比

很多時候,潛意識告訴我們:一定要把話講全、講透,對方才能理解我們的意思。其實,這樣的做法,到最後只會取得負面效果。

《換位溝通》中,山本昭生為了驗證聽者對說話信息的接納度,實際記錄過節目中嘉賓的發言時間,統計效果顯示如下:

簡潔、明晰——發言在1分鐘左右

聽者的注意力開始分散——發言超過1.5分鐘

囉嗦、冗長——發言在2分鐘以上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很多時候,聽者與說者之間出現“溝通問題”,常常是因為說者“以自我為中心”,有從聽者的立場去思考“接納度”問題。

如果換位思考,你會發現,“長話短說”更容易被對方、接納。

因此,請牢記:語言表達方式簡潔但重點突出是傑出人士都應具備的一項素質。

2、學會溝通,從練習1分鐘說話開始

英特爾公司前CEO葛洛夫說:“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溝通者對話題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詞的甜美。”

學會有效溝通,從練習1分鐘說話開始。

1)簡潔法

所謂簡潔法,顧名思義就是強調錶達簡潔,沒有廢話的表達。這種說話的結構,因為像三明治,所以也被稱為“三明治”法,用一張簡單的圖示法來理解,就是: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輔助理解:

寒暄+報姓名:大家好,我是市場營部的Miss 黃。


內容:今天由我主持會議和大家討論下個月關於“XX”產品市場推進計劃……


寒暄+報姓名:我的報告講完了,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簡潔開頭、簡潔收尾,把主要內容放在中間1分鐘講完,這樣的信息傳遞,就能給人留下深刻好印象。

2)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

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其實就是建立在“簡潔法”的基礎上,只是將中間的“內容”部分再次細化為:點題+展開+總結

我們繼續以上面的案例為拓展。

內容:

1)點題:今天由我主持會議和大家討論下個月關於“XX”產品市場推進計劃(10秒鐘)


2)展開(40秒)

展開①(上個月銷售回顧):受阻於疫情,上個月“XX”產品銷售量同比下滑2%……

展開②)(這個月計劃提出):因此,這個月,我們營銷部制定了新的方案,打算……


3)總結:請各個部門工作人員能夠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力爭這個月銷售回穩,並有新的突破。(10秒)

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依然遵循簡潔原則,特別是點題的10秒鐘,迅速切題非常重要,決定著你的說話能否第一時間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3)三角腳本法

三角腳本法是一個通用的方式,三塊內容形成閉環效應(見圖),觀點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捋一捋三角腳本法的基本框架,其實相當於我們寫作文時常常用的思路:總—分—總

1)一句話概括意見或主張。


2)主要內容(包括理由或事例)


3)總結

有中心、有重點,三角腳本法能夠讓聽者輕鬆get到說話要義。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3、掌握溝通,把握5大溝通功能

做到有效溝通,不僅是要把話講得簡潔,讓對方一聽就能明白,還要注意不同場合,不同的溝通作用,把話說到讀者的心坎裡去。

如果一味追求話術,卻不顧聽者的需求,這樣的表達,也是無效的。

比如最近我在給孩子尋找編程相關的線上課,有推銷課程打電話過來,一而再再而三邀請我們先試聽,卻對我提出的諮詢問題:使用什麼計算機語言,上課內容是什麼等略過不談,最終令我無奈地掛掉電話。

我們講究溝通要有方法,主要就是為了起到作用,作用無非滿足5個功能,即:

友善功能:構築良好的人際關係。

共情功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

理解功能:讓對方聽得明白、聽得輕鬆。

接受功能:讓對方發自內心地接受。

說服功能:促使對方產生某種意願或衝動。

做到能夠針對不同場合,把握溝通作用,這樣的溝通,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換位溝通》的作者根據最常用的溝通場合,列出了不同的注意事項。

交談:友善和共情是核心,不要過於強調自己的主張,否定對方的想法,否則交流無法進行。

說明:理解和接受功能是核心,這就要求講話者不能過於在乎人際關係或對方的感受,否則話講不明白,信息無法有效輸出。

演講:共情和理解是核心,比起講高深的內容,能夠調動聽者感性思維的講話會更成功。

推銷:接受和說服功能是核心,講話者要把握的要點是讓對方充分理解自己講話的內容,把自己的話聽進去,而不是一味輸出自己的信息。

把握不同場合下的溝通要點,有針對性地組織語言,那麼什麼場合都不足為懼,令溝通暢通無阻。

一句話頂過一萬句:學會《換位溝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中國有句老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套用在溝通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時刻處在變化莫測的生活裡,溝通的對象在變,溝通的場合在變,溝通的內容在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當我們能夠時刻擁有“換位溝通”的思想來提升我們自己的溝通能力,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都能沉著應付。

一本《換位溝通》,願能夠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