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杆鏽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葉鏽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條鏽病

危害特徵:條鏽成行、葉鏽亂、稈鏽是個大紅斑。

稈鏽病的孢子零散生於小麥的莖稈和葉片上,呈橘紅色,孢子堆較大,最適宜溫度為20℃。

葉鏽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麥葉片上,呈紅褐色,顏色比稈鏽病淡,孢子堆也比稈鏽病小,對溫度的要求介於稈鏽和條鏽之間。

條鏽病的孢子堆在小麥穗部和葉片上沿葉脈排列成顯著的條斑,顏色為黃色至枯黃色,孢子堆比葉鏽病小、氣溫在5-15℃時,最適宜發育,氣溫低於0℃時發育受阻,有間歇的小雨和霧露天氣可助長髮育。


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病品種為主;消滅雜草和自生麥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適量適時追肥,避免過多過遲施用氮肥;鏽病發生時,南方多雨麥區要開溝排水;北方乾旱麥區要及時灌水,可補充因鏽菌破壞葉面而蒸騰掉的大量水分,減輕產量損失。

②種子處理:15%三唑酮溼性粉劑60-100g拌麥種50kg,或11%三唑酮•福美雙懸浮種衣劑145-200g/100kg種子,拌種時將藥液稀釋,然後將藥液噴灑到種子上,邊噴邊拌,拌後悶種4-6小時播種。

③小麥返青拔節期後,小麥田發現中心病株,應及時用下列殺菌劑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環唑,或氟環唑,對水均勻噴霧,間隔8~10天,連噴2次。


小麥白粉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白粉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為害。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稈和穗部。

病部初產生黃色小點,而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層白粉狀黴層(分生孢子),黴層以後逐漸變為灰白色,最後變為淺褐色,其上生有許多黑色小點(閉囊殼)。

病斑多時可癒合成片,並導致葉片發黃枯死。莖和葉鞘受害後,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縮不抽穗。抗病品種可看到枯斑反應,黴層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點而無黴層。發病嚴重時植株矮小細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病豐產品種;在白粉病菌越夏區或秋苗發病重的地區可適當晚播以減少秋苗發病率;避免播量過高,造成田間群體密度過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特別是磷肥用量,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②種子處理: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種,或2%戊唑醇溼拌種劑150-200/100kg種子拌種,或11%三唑酮•福美雙懸浮種衣劑145-600g/100kg種子拌種,用藥劑對適量水,加人種子均勻攪拌,拌種後應及時播種,堆悶時間過長影響發芽和出苗。

③發病前期,用下列藥劑:三唑酮,氟菌唑。

④發生較普遍時,用下列藥劑:烯唑醇;腈菌•酮,或烯肟菌胺,對水均勻噴霧。


小麥赤黴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赤黴病(穗腐)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赤黴病(稈腐)

危害特徵: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後根冠隨之腐爛,輕者病苗黃癭,重者死亡。

穗腐:小麥揚花時,初在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後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溼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後期其上產生密集的黑色小顆粒;用手觸摸,有突起感覺,籽粒乾癟並伴有白色至粉紅色黴層。

莖基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發生,麥株基部組織受害後變褐腐爛,至全株枯死。

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1、2節,初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後擴展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或向莖內擴展;嚴重時,造成病部以上枯黃,有時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潮溼時病部表面可見粉紅色黴層。


防治方法:

①選種抗性品種;深耕滅茬;追肥不能過晚,追肥過晚易造成貪青晚熟,增加侵染機會,且造成無效分櫱,加重流行。

②種子處理: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200g溼拌100kg種子,或15%三唑酮溼性粉劑60-100g拌麥種50kg。

③小麥揚花初期,發病前期,用下列藥劑:多菌靈;烯唑醇,或丙環唑,對水噴霧。


小麥紋枯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雲紋狀病斑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莖部腐爛易腐爛

危害特徵:小麥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爛芽、病苗死苗、花稈爛莖、倒伏、枯孕穗等多種症狀。

病苗死苗:主要發生在小麥3-4葉期,在第個一葉鞘上呈現中央灰白、邊緣褐色的病斑,嚴重時因抽不出新葉而造成死苗。

花稈爛莖:返青拔節後,下部葉鞘產生中部灰白色、邊緣淺褐色的雲紋狀病斑,多個病斑相連接,形成雲紋狀的花稈。田間溼度大時,病葉鞘內側及莖稈上可見蛛絲狀白色的菌絲體,以及由菌絲糾纏形成的黃褐色的菌核。

倒伏:由於莖部腐爛,後期極易造成倒伏。


枯孕穗:發病嚴重的主莖和大分櫱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雖能夠抽穗,但結實減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耐)病品種;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降低播種量;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重病田要增施鉀肥,以增強麥株的抗病能力,帶病殘體的糞肥要經高溫腐熟後再施用;加強排水;防除雜草。 


②種子處理:可用2.5%咯菌腈懸浮劑100-200ml/100kg種子,或16%戊唑醇•福美雙懸浮種衣劑320-533g/100kg種子,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200-300g/100kg種子,對適量水,加人種子均勻攪拌,拌種後及時播種,堆悶時間過長影響發芽和出苗。


③春季小麥拔節期用:30%苯甲•丙環唑10g/畝,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45-60g/畝,兌水噴霧,仿效增加。


④發病初期,用丙環唑;氰烯菊酯,或井•酮(井岡黴素•三唑酮),對水均勻噴施。


小麥全蝕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全蝕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只侵染根部和莖基部。

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莖變為黑褐色,嚴重時病斑連在一起,使整個根系變黑死亡。分櫱期地上部分無明顯症狀,重病植株表現稍矮,基部黃葉多。拔出麥苗,用水沖洗麥根,可見種子根與地下莖都變成了黑褐色。

在潮溼情況下,根莖變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腳”症狀。最後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穫時,在潮溼條件下,根莖處可看到黑色點狀突起的子囊殼。但在乾旱條件下,病株基部“黑腳”症狀不明顯,也不產生子囊殼。嚴重時全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加強檢疫,嚴禁從病區調種,保護無病區;發病田嚴禁留種,就地封鎖,就地消滅,嚴禁留種,且將病茬焚燒,減少病源;重病地實行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及銨態氮肥,合理灌溉,雨後及時排水。

②種子處理:用2.5%咯菌腈懸浮劑100-200ml/100kg種子,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500-600ml/100kg種子,或6%戊唑醇種衣劑30-60ml/100kg種子,兌水混勻拌麥種,晾乾後即可播種。

③在返青拔節期,可以用下列藥劑防治: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氟硅唑,或硅噻菌銨,順麥壟淋澆於小麥基部。


小麥黑穗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黑穗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散黑穗病主要發生在穗部。病穗比健穗抽穗早,初抽出時病穗外包有一層淺灰色的薄膜,後薄膜破裂消失,露出黑色粉末。

腥黑穗病發生於穗部,抽穗前症狀不明顯抽穗後至成熟期症狀明顯。病株全部籽粒變成菌癭,菌癭較健粒短胖。初為暗綠色,後變為灰白色,內部充滿黑色粉末,最後菌癭破裂,散出黑粉,並有魚腥味。

防治方法:

①加強檢疫工作,防止病害隨種子或商品糧傳入;實行輪作;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抽穗前後在田間拔除病穗,並帶出田外燒燬,減少病菌傳播。

②種子處理:用2.5%咯菌腈懸浮劑100-200ml/100kg種子,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500-600ml/100kg種子,或6%戊唑醇或50%多菌靈種衣劑30-60ml/100kg種子,兌水混勻拌麥種,晾乾後即可播種。


小麥黃矮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黃矮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主要表現葉片黃化,植株矮化。葉片典型症狀是新葉發病從葉尖漸向葉基擴展變黃,黃化部分佔全葉的1/3-1/2,葉基仍為綠色,且保持較長時間,有時出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豐產品種;適時播種,避免早播;對已發病田塊,增加肥水管理,減少損失。

②種子處理:用6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拌種,也用種子重量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種,並可兼治地下害蟲和麥葉蟎。

③及時防治蚜蟲:吡蟲啉;高效氟氯氰菊酯,或氟啶蟲胺腈。


小麥叢矮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分櫱增多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病株矮化


危害特徵:染病植株上部葉片有黃綠相間條紋,分櫱增多,植株矮縮,呈叢矮狀。

冬小麥播後20天即可顯症,最初症狀心葉有黃白色相間斷續的虛線條,後發展為不均勻黃綠條紋,分櫱明顯增多。

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輕病株返青後分櫱繼續增多,生長細弱,葉部仍有黃綠相間條紋,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節和抽穗。

冬前未顯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節期陸續顯症,心葉有條紋,與冬前顯症病株比,葉色較濃綠,莖稈稍粗壯,拔節後染病植株只有上部葉片顯條紋,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適時播種;加強栽培管理,清除雜草、小麥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麥田冬灌水保苗,避免與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細作,消滅灰飛蝨生存環境,壓低毒源、蟲源。

②出苗後噴藥保護,包括田邊雜草也要噴灑,壓低蟲源,可選用:氧化樂果、馬拉硫磷、也可用噻嗪酮。小麥返青盛期也要及時防治灰飛蝨,壓低蟲源。


小麥黑穎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黑穎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主要為害小麥葉片、葉鞘、穗部、穎片及麥芒。

穗部染病:穗上病部為褐色至黑色的條斑,多個病斑融合在一起後穎片變黑髮亮。穎片染病後引起種子感染。致病種子皺縮或不飽滿。發病輕的種子顏色變深。

葉片染病:初呈水漬狀小點,漸沿葉脈向上、下擴展為黃褐色條狀斑。

穗軸、莖稈染病:產生黑褐色長條狀斑。溼度大時,以上病部均產生黃色細菌膿液。


防治方法:

①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倒茬,清除病殘物和雜質。

②種子處理:可採用變溫浸種法,28-32℃浸4小時,再在53℃水中浸7分鐘。或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幹拌種,防效較好。

③小麥孕穗期即發病初期,噴灑:葉枯唑、農用硫酸鏈黴素,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防病增產效果顯著。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注意!小麥躲過“凍害”,還要嚴防這些病!快看防治方法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危害症狀

危害特徵: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鞘、莖稈、穎片和籽粒。

被害葉片初期呈水漬狀半透明斑點或條斑,再沿葉脈向上下擴展,變成長條狀,呈現油漬發亮褐色斑,常出現小顆粒狀菌膿。以抽穗和揚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變小,籽粒幹秕,造成減產。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收穫後及時耕翻滅茬,適時播種,冬麥不宜過早;合理密植,防止倒伏;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質量,切忌大水漫灌。

②種子處理:用45℃水恆溫浸種3小時,晾乾後播種,也可用l%生石灰水在30℃下浸種24小時,晾乾後再用種子重量0.25%的40%拌種雙粉劑拌種,或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8小時。

③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敵磺鈉進行葉面噴霧,間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親耕田——

讓農民更富裕、讓市民更健康!

打造讓作物和人類共同健康農業全產業鏈!

關注親耕田(公眾號:qgt008),關注未來農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