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珉受賄1.46億元獲刑無期 仕途輾轉三省命運浮沉

蘇州“一把手”的經歷讓王珉積累大量企業人脈,在他主政吉林、遼寧時,大量江蘇企業北上投資。不過,招攬投資的同時,對他以權謀私的指責不絕如縷。

王珉受賄1.46億元獲刑無期 仕途輾轉三省命運浮沉

(王珉)

《財經》記者 白兆東 尹嶽 《財經》特約撰稿人 徐霄桐 張玉學/文 李恩樹/編輯

2017年8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王珉受賄、貪汙、翫忽職守案一審宣判。王珉因受賄1.46億餘元,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王珉發跡於高校,自進入政壇起一直在地方輾轉任職,先後執掌蘇州市和吉林、遼寧兩省權柄,是名副其實的地方大員。與大多數“能吏”一樣,他風格鮮明,伴隨爭議。他曾試圖在不同地方複製成功經驗,結果迥異。

王珉早年以國企改革之能揚名蘇州,之後北上吉林後操刀國企改制。在他任上,蘇州、吉林分別有1034家和3366家國企完成改制。在疾風驟雨般的改制推進過程中,不乏一些“超常規手段”,這些弊端在2009年的通鋼改制事件中爆發,王珉也從吉林黯然離場。

蘇州“一把手”的經歷讓王珉積累大量企業人脈,在他主政吉林、遼寧時,大量江蘇企業北上投資,對此,他本人並不諱言。不過,招攬投資的同時,對他以權謀私的指責不絕如縷。王珉事發後,不少企業也捲入調查之中。

從教與從政

1950年出生的王珉,出身安徽淮南書香世家,祖父曾是舊時軍隊將領,父親王積是著名醫學專家,曾任淮南市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珉原籍為安徽長豐縣水家湖鄉王家圩。王家圩原屬壽縣,後劃歸淮南市大通區。王家在壽州(現稱壽縣)是書香門第。王積所作的《回憶錄》稱,王珉的祖父王慶雲,21歲考中秀才,26歲經複試被薦為貢生,在北伐戰爭中,加入革命組織,任起義軍淮上軍的總司令。北伐成功後,他自認是個讀書人,不願捲入官場,在上海法租界隱居多年。

王珉一輩或受王積影響,子女中除王珉外均從事醫療相關工作。王珉生於淮礦,幼年從託兒所到小學、初中,均在當時淮南礦務局所在地九龍崗度過,接觸之人多為礦山子弟。初中同學回憶,王珉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班裡擔任學習委員,“王珉任遼寧省委書記時,我的幾個同學曾去找過他,他對老同學很熱情,一點官架子都沒有”。

1979年,恢復高考後第一屆研究生招生,王珉被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畢業後先後在淮南煤炭學院、南京航空學院任教,1994年,在高校任職13年後,毫無從政經歷的王珉突然出仕,擔任正廳級的江蘇省省長助理。這時距他出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校長僅一個月。

王珉在江蘇執政10年,對江蘇充滿感情。在卸任遼寧省委書記退居人大二線後,王珉並未回淮南祖籍,而是長期居住在蘇州。因王珉在東北任職時長於招商引資,許多江蘇企業到東北投資,諸多江蘇商人和王珉產生交集。

2002年5月,出任蘇州市委書記,兼任江蘇省副省長,當年8月又升任江蘇省委常委,次年初於地方“兩會”時卸任副省長。多名蘇州的政商界人士對他的印象是,“有學者風度,衣著隨便,不修邊幅”。蘇州一名商界人士說,王珉在蘇州有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國企改制、蘇州老城區改造、提高公務員福利。

2000年前後,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各地國有資本依然佔比較大,許多國企步履維艱,經濟強市蘇州也不例外。蘇州的國企改制雖然起步很早,但王珉接任時,仍有大量市屬企業改制滯後。據蘇州市體改辦當時發佈的數據,蘇州市屬企業2001年的虧損面就達57%,當年虧損總額4.5億元;另外還有大量的潛虧、壞賬、對外投資損失等不良資產和不實資產,停產、半停產企業近400家,佔到企業總數的40%以上,由此造成國有(集體)資產嚴重縮水。此外,大量職工下崗,企業拖欠職工醫藥費和工資1.86億元。

國企改制,是王珉到任蘇州首先面對也亟須解決的燙手山芋。王珉在一年半時間裡,成功完成任務。2002年9月17日,上任四個月的王珉召開大會啟動蘇州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一年半後,王珉交出的成績單是:蘇州完成全部1034家市屬企業的改制,涉及評估總資產267億元,淨資產46億元,11.3萬國企職工身份全部置換。

蘇州的國企改制並非一帆風順。蘇州最大企業之一的蘇鋼集團,當時員工近萬人,引入的改制方是方正集團。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當時的一篇新聞稿稱:“蘇鋼當年正式分流職工3751人,身份置換職工3599人。”改制過程中,受到蘇鋼集團不少員工抵制,曾經發生一個聯營廠上千員工“包圍”企業高管的衝突。當時工人們圍著總經理提出訴求,時長約24小時。就此事件,王珉態度堅決,指示不許退讓,工人最後無奈散去。

此後的吉林通鋼事件,像是這場風波的翻版,只不過兩者結局迥異。

至2004年10月調任吉林省,王珉主政蘇州不到兩年半時間,但他已獲得許多蘇州政商資源,為他日後浮沉東北埋下伏筆。

掌舵吉林

2004年10月,王珉轉任吉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珉主政吉林,應是被寄予藉助其“蘇州經驗”振興吉林的打算。就在王珉北上一年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被列為國策。2004年3月,國務院振興東北領導工作小組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四個重點工作,“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在蘇州改制國企和對外引資中表現出色的王珉是否因此脫穎而出獲得晉升機會,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他的執政成績與振興東北的四個重點暗合,王珉之後在吉林的施政也大抵依照了前述四個重點展開。

從富裕的蘇州到落後的吉林,王珉面臨的是完全不同的執政環境和目標。

時任吉林省常務副省長王儒林曾在2003年撰寫了《加快調整與改造 全面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一文,其中提到當時吉林面臨的難題:到2001年底,吉林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資產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86.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1.3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的工業企業資產僅佔1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2個百分點。同時其資產負債率比全國高出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比全國高出20%。

顯然,王珉面對的是比上任蘇州時更復雜的情況。蘇南官員走馬內陸,首先要調整的是自己的心理預期。

據《廉政瞭望》報道,在制定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草案時,吉林省發改委原想在2004年基礎上增長20%,王珉覺得太低了,應該增加一倍。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壓力很大,但王珉認為,即便增加一倍,這增速也比蘇州慢多了。

王珉提出吉林經濟發展要從“快走”變“快跑”,實現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趕超。首先倚重的便是招商引資。主政蘇州的經歷為吉林招商助益不少。2005年起,江蘇眾多民營企業進入吉林投資,開拓市場。2008年,王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承,“很多人是來看看老書記,看能不能投資。”

這在後來成為受人爭議之處。反對者質疑王珉為江蘇尤其是蘇州企業在吉林謀利,支持者認為藉助過去資源為主政地帶來投資無可厚非。

王珉主推的另一項政策是國企改革。前述王儒林撰寫的文章中稱吉林405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有146戶需要關閉破產,需核銷銀行呆壞賬160億元,涉及職工21萬人。而全省只有15%的工業企業工藝裝備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水平,60%以上屬於七八十年代水平,還有15%屬於五六十年代或以前的水平,幾無市場競爭力。王珉上任之初,即提出國有股比例在競爭性行業中降到20%,當時國有經濟佔吉林全省總資產比重為80%。

王珉依靠的還是他的“蘇州經驗”。“四到位一基本”政策成為這次吉林國企改制的基本思路。王珉希望通過國有股轉讓、資產變現、土地置換、引進域外資本、減免有關收費和經營城市等渠道,加速推進國企改制重組。2005年1月13日,在吉林省國企改革動員大會上,王珉要求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816家省屬國有工業企業的改制任務。這816家企業涉及職工60萬人,總資產928億元,總資產負債率達82.1%,通化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鋼)名列其中。

方式仍然是招商。2005年5月,吉林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及項目招商大會在長春召開。招商大會共簽約項目115項,都是從前述816家改制企業中篩選而來,簽約金額達123.9億元。王珉主持大會,時任南京市市長蔣宏坤和蘇州市副市長趙俊生亦帶團參加。

王珉曾於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吉林國企改革的難度很大,工作量也大,而且企業的質量差、成本高、資金財力不足,完全靠市場來推動不可能儘快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所以採取了一些“超常規的辦法”。

改革上頗為激進的做法讓王珉在媒體上獲得“王大膽”稱號。王珉的蘇州經驗在龐大的通鋼、恐懼而憤怒的職工以及被觸動利益的內部控制人面前,失去了效用。而王珉在吉林所取得的成就,也因為通鋼原總經理陳國君之死蒙上陰霾。

血案使通鋼改制遽然轉身,前功盡棄。事件之後,吉林省兩大主官也先後去職。2009年11月,時任省長韓長賦回農業部任部長,王珉則去了一省之隔的遼寧。

2009年11月,王珉調任遼寧省委書記。

遼寧輿論

王珉在調任遼寧的就職演說中曾表態,“在東北三省中,遼寧經濟總量最大,工業化程度最高,發展的基礎最為雄厚,我深感責任重大,擔子很重。我將始終以遼寧人民的福祉為重,以實現遼寧全面振興為己任,清白做人,乾淨做事。”

但不同於吉林的大操大攬,王珉被當地一些政府工作人員指“遭遇吉林波折後心灰意冷”,在遼寧“少有作為”。

王珉還在遼寧遭遇最多負面輿論——除遼寧省人大賄選負面,治下也曾有不少官員落馬。

2014年7月7日,中央巡視組第一次巡視遼寧後,曾反饋如下問題:領導幹部插手工程招投標、土地和礦產資源交易等問題突出。

反饋後不到一個月,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陳鐵新、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先後落馬。在王珉任內,谷春立曾任遼寧省鞍山市委書記,後跨省升任吉林省副省長,谷在鞍山任職時被當地群眾稱為“谷拆拆”。

2013年1月,遼寧省人代會選舉全國人大代表,後曝出在該選舉中出現違反換屆選舉工作紀律、送錢送物、拉票賄選等問題。

2014年10月11日,中央巡視組通報了遼寧省委的巡視整改情況,其中關於選舉問題的表述為,“關於省委的政治敏銳性不夠強,沒有從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的高度認識選舉中出現的問題;對選舉的複雜性估計不足,組織部署不到位問題,部分領導幹部組織紀律性不強,未能堅持原則問題;拉票賄選情況較為普遍……”

賄選問題發生時,王珉擔任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為王陽。在王珉被宣佈接受調查後的第14天,在北京學習的王陽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落馬。

關於代表賄選問題,早在遼寧坊間傳開,後逐漸發酵。知情人透露,此案涉及官員眾多,早前王陽被點名通報批評,隨著進一步的調查深入,“牽出重量級的官員”。

王珉主政遼寧期間,經濟並無起色。遼寧省GDP增長幅度由2009年、2010年的14%降到了2011年、2012年9%左右,2014年、2015年更是分別只有5.8%和3%。與遼寧類似,東三省經濟都經歷了斷崖式下降。

中國社科院一名長期關注東北區域經濟的學者告訴《財經》記者,東北近年來經濟斷崖式下降,一是因為全國經濟普遍放緩,同時重化工產業又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此外東三省以國企為主的經濟形態未有改觀,對經濟形勢的應對調整不夠及時。無論如何,遼寧從東三省“發展基礎最雄厚”之地,變為王珉2015年離任時的GDP增速全國墊底,王珉難咎其責。

蘇企入遼

王珉執政之地不乏江蘇商人,遼寧亦如此。

北上入遼的蘇企包括化纖大戶江蘇恆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力集團)。恆力集團位於江蘇吳江,集團官網顯示,集團始建於1994年,原身是吳江化纖製造廠,2002年江蘇恆力化纖有限公司成立。此後恆力繼續擴張進入熱電、酒店和地產領域。2015年,胡潤研究院第四年發佈“全球富豪榜”,共有2089位10億美元以上富豪上榜,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以200億元排名第330位,再次蟬聯蘇州首富。

2016年3月,王珉被宣佈調查的時間前後,一條關於陳建華被採取強制措施的消息在網上出現。經多個信源向《財經》記者證實,陳建華被相關部門帶走。

王珉與恆力集團的最早交集並不可知,但在2005年,長春舉辦“吉林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暨項目招商大會”,彼時初至吉林但已肩負改制吉林國企之責的王珉,試圖藉此平臺招攬資本實現改制。大會由王珉主持,在其介紹的出席企業代表中就有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而據恆力集團旗下公司網站顯示,王珉在任吉林省委書記時就曾到訪過恆力集團。儘管此信息內容已被刪除。

王珉入遼不久,恆力集團也進軍遼寧。

2010年1月25日,恆力集團與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稱長興島管委會)簽約,恆力集團將投巨資在大連長興島建設石化產業基地,項目分兩期建設。這一項目在一開始就得到遼寧方面的高度重視,時任省委書記王珉出席簽約儀式。

長興島位於遼東半島中西部,四面環渤海,西與秦皇島、北戴河隔海相望,距離大連主城區120公里,僅一橋與陸地相連。全島面積 252.5 平方公里。2005年,長興島成立臨港工業區,後更名為“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並獲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務院要求其“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

2010年3月17日,恆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石化)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陳琪,註冊資金58.9億元人民幣。股東是大連恆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連恆漢)和恆力投資(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投資),這兩家公司控制人為陳建華夫婦。

恆力石化註冊成立23天后,恆力石化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隨後,恆力石化就開始大規模建設,但當時恆力石化尚未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核准。據長興島管委會官網顯示,2011年4月12日,王珉親赴長興島管委會考察調研。2012年2月14日,王珉再次到恆力石化考察調研。

王珉先後至少五次到恆力石化調研,省委書記如此頻繁到同一企業調研,重視程度之高並不多見。

2010年3月17日,恆力石化註冊成立,23天后就開始施工建設。直到2011年11月,國家環保部正式批覆恆力石化PTA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該文件稱,2012年1月,國土資源部下文同意產業園用地審批。2012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文核准恆力石化PTA項目。

此時,恆力石化PTA項目已接近竣工。但依據國家發改委《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規定,“對應報項目核准機關核准而未申報的項目,或者雖然申報但未經核准的項目,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質量監督、證券監管、外匯管理、安全生產監管、水資源管理、海關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

這意味著,恆力石化PTA項目未批先建。

上述項目,僅是恆力石化的一期項目,兩條年產220萬噸PTA生產線。此後不久,恆力又開始建設二期項目。2014年7月21日,長興島管委會規劃局發佈消息,就恆力石化年產220萬噸PTA項目(二期)規劃方案進行公示。與一期項目類似,就在恆力二期項目規劃方案公示之際,該項目工程已接近尾聲。

一位當地知情官員稱,缺乏項目相關手續的恆力集團,受到來自高層的照顧,才能在辦理土地和建設等相關手續時一路暢通。長興島管委會一位官員告訴《財經》記者,“恆力石化很多手續都是後來補的,屬於典型的未批先建,因為該項目受王珉的重視,很多部門都是看領導意思行事。”

截至2016年,恆力集團進入大連6年,先後成立了恆力石化、大連恆漢、恆利投資、恆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煉化)、恆力地產(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力地產) 、營口康輝石化有限公司、恆峰(大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恆峰公司)、恆能投資(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恆能投資)等多家公司。

尤其是恆力煉化,項目總投資740億元,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和工藝包,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2014年3月10日,恆力煉化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陳新華,註冊資金29.66億元人民幣,股東是由陳建華夫婦控制的恆峰公司和恆能投資。

除了石化生產,恆力集團同時高調進軍大連地產行業,恆力地產在大連投資已過百億元。所開發的維多利亞公館,曾被列為“中國十大超級豪宅”之一。大連一位官員說,“恆力集團在大連迅速崛起,離不開王珉的作用。”

2015年7月,王珉未能更上一層樓,平調至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退居二線,直至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