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螞蟻上市聯想到螞蟻上樹,上樹的螞蟻到底有誰呢

螞蟻上市是價值投資還是投機?

從螞蟻上市聯想到螞蟻上樹,上樹的螞蟻到底有誰呢

最近的金融市場,螞蟻上市取代了疫情影響、川建國大選和貴金屬等,成為了最熱的主題。

螞蟻集團今起正式在香港展開招股,招股時間為10月27日(今日)至10月30日(本週五),每股80港元,每手50股,入場費4040.3港元,並將於11月5日正式登陸港交所。

而據螞蟻集團最新公告,其也即將在A股上市,初始發行股份數量可能在16.71億股左右,若A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則A股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不超過19.21億股。

螞蟻集團的A股IPO定價在68.8元之間,那麼此次A股募資規模可能會超過1100億元(約170億美元),是前期大票的中芯國際的兩倍以上。

而螞蟻集團的發行市值至少將達到2.07萬億元(約3100億美元),與工商銀行非常接近。

從螞蟻上市聯想到螞蟻上樹,上樹的螞蟻到底有誰呢

市場吃得消嗎,這不是馬爸爸考慮的問題,反正錢就是那麼多,不是你哥就是他哥,但是18個億萬富翁的造神是真的,比如第二大股東陳雷股票價值約52億美元,董事長井賢棟也有31億美元,除了他們還有泛海盧志強、新希望劉永好、美的集團何劍鋒、海爾張瑞敏、巨人史玉柱、健康元朱保國和申通快遞陳德軍等人。

上述大佬是吃肉的,螞蟻集團員工及顧問就是喝湯的,雖然這湯比我們碗裡的肉還貴。

螞蟻集團的獎勵共計約1377億元,雖然螞蟻集團沒有透露具體獎勵人數,不過招股書同時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螞蟻集團員工總數為16660人,平均下來每名員工可以分到大約830萬元。

當然在螞蟻上市大日來臨的時候,市場的聲音也不全是唱讚歌的。

先是數字貨幣落地對某寶和某信壟斷地位的衝擊,後面又有高層專家在公開場合,提出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不僅僅大幅提升了金融業效率,催生了大量金融新業態,但也滋生了誘導過度消費、侵犯用戶隱私、助長“贏者通吃”壟斷等諸多風險。

表達了要加強對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態度。原因是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業務發展已形成事實上的混業經營,當然專家的表達很委婉,只是說是出現了“贏者通吃”的壟斷苗頭,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情況應該不僅僅是苗頭了。

在美國,拆分谷歌已經進入了實質階段,那麼在國內拆分誰,是否拆分,拆分後的結果還有待觀察,所以螞蟻上市了。

除了金融領域,專家還提到了信息安全的問題,特別是過度使用、違規收集,這個和馬爸爸常說的什麼少林達摩院挺相關的,如果沒了信息源,什麼大數據分析都是無本之木。

從螞蟻上市聯想到螞蟻上樹,上樹的螞蟻到底有誰呢

最後給大家一個數據,螞蟻集團在2018年7月之前近3年的時間內估值增長了2.69倍,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此次螞蟻上市後的估值是3000億美元。。5年時間,估值已經翻了五倍以上。

此刻,您覺得螞蟻上市是價值投資還是投機?

感謝關注欣聞奇摘,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