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MIM-104/愛國者/Patriot

愛國者導彈(MIM-104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它取代了勝利女神力士(NikeHercules)導彈,成為美軍高及中高度防空武器。這個武器系統在波斯灣戰爭後廣為人知,成為美國的代表性武器之一。正如很多昂貴的美國武器系統,愛國者導彈系統見證了很多有關其作戰性能的爭議。PAC-2和之前的導彈使用導彈跟蹤與指揮導引作為中途導引方式。終端則是半主動雷達導引。PAC-3則是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被銷售到以色列、德國、荷蘭、以及比利時等國家。2012年12月4日,北約批准土耳其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9M37M/箭-10/SA-13

薩姆-13防空導彈(SA-13“金花鼠”,9M37M Strela,蘇聯稱之為“箭-10”)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近程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該導彈系統於70年代初在“箭-1”基礎上研製而成,主要用於對付低空亞音速飛機。1975年開始裝備部隊,1980年出現於蘇軍駐東德集群部隊,代替了薩姆-9防空導彈(“箭-1”),1982年11月在莫斯科紅場首次公展,1985年初蘇聯還向安哥拉、保加利亞、利比亞、捷克、敘利亞提供一批SA-13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在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至少生產2800枚。薩姆-13防空導彈裝備於坦克團和摩托化步兵團屬防空連,每連4部發射車(另有4門3Cy-23-4式自行高射炮)。發射車上有4枚待發炮彈和8枚儲存彈。採用被動紅外尋的制導方式,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越野性能好。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紅旗-7(FM-90/FM-80)

紅旗-7型是在法制“響尾蛇”導彈基礎上仿製的一種全天候、低空、超低空防空導彈,1988年設計定型,現已裝備野戰部隊,用於替換紅旗-61甲型地空導彈。出口編號“飛蠓”-8 0(FM-80)。FM-90是FM-80系列的最新改良型,由於改良幅度很大,因此中國精密進出口公司賦於它新的型號。

該導彈有機動轉移方倉和電動越野車兩種載車,每個系統上裝4枚筒裝導彈;配用S波段脈衝多普勒搜索雷達;發射制導系統包括KU波段單脈衝雷達、電視跟蹤系統、紅外位標器等;採用紅外、電視、雷達複合制導體制,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可攻擊各種高速飛機、直升機、空地導彈、巡航導彈。

該導彈系統採用的越野車是防制法國奧特緝私—布郎公司的P4R型4X4“電傳動”裝甲車。由一臺230馬力汽油機驅動交流發電機,在經過整流器變為直流電傳動到四個車輪上的電動機中,以驅動車輪轉動。優點是:結構簡單、無級變速、行駛平穩、加速性好、發動機功率利用充分、“動力制動”。該車還採用液氣懸掛,可調節車底距地高度。極速60公里;行程500公里。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東風-11(DF-11/M-11)

DF-11(外銷名稱: M-11;北約代號:CSS-7)是一種道路-機動近程彈道導彈(SRBM),由位於湖北省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CASIC)三江(Sanjiang)空間集團(也即是航空宇宙066基地)發展的系統。導彈和它的8輪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與俄國SS-1C Scud-B相似。

東風-11是一種採用固態燃料的公路機動式彈道導彈,可安裝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東風-11採用兩級助推方式,射程較短,約為300公里。

DF-11是一種道路-機動單級、固體推進劑、近程彈道導彈。基本型DF-11射程280~350公里並且遞送500公斤的一枚單一彈頭,改進的DF-11A增加射程超過500~700公里。

基本型DF-11的特點在導彈的彈體底部有四個較大的穩定翼,但是它們在DF-11A上被移除。

採用常規的高爆(HE)彈頭,導彈可能也能夠攜帶非常規彈頭,像是燃料-空氣彈藥(FAE),子母彈和化學彈頭。它可能也能夠攜帶2~20 kT當量戰術核彈頭。

基本型DF-11採用一種慣性制導+終點雷達制導,具有500~600米的一個圓概率誤差(CEP)。改進型DF-11A採用慣性/全球定位制導系統和光學相關導向目標,由此獲得更好的精度和小於200米圓概率誤差(CEP)。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薩姆-6(SA-6)

“薩姆-6”防空導彈(SA-6)前蘇聯研製的機動式全天候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蘇軍稱為“立方”,用於師級野戰防空,主要用於攻擊中、低空亞音速和跨音速飛機,以及和巡航導彈。

尖卵形彈頭,圓柱形彈體。彈體中部有衝壓發動機進氣孔,進氣道向後延伸,外觀沿彈體方向呈4道凸起。

兩組控制面,第一組位於彈體底端,4個,梯形,前緣後掠,略帶內凹孤線,第二組位於衝壓發動進氣孔所在段,前緣後掠,翼尖有切角。裝載於PT-76坦克底盤上,三聯傾斜配置。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紅旗-9(HQ-9)

紅旗9遠程地空導彈簡稱HQ-9,工程代號10號工程,是輔助S-300PMU1(15號工程/紅旗15)的產物。是中國第一種區域防空導彈。2012年入圍土耳其防空系統競標。海軍版稱為“海紅旗-9”,外銷版為“FD-2000”(“FD”為“防盾”二字的拼音首字母),反輻射導彈版本為“FT-2000”。

紅旗-9採用終端主動雷達制導,操作頻段為G波段,彈體長度為6.51m,相較俄羅斯薩姆-10防空導彈PMU系列使用的48N6系列的7.5m略小。

陸基的紅旗-9採用SJ-212相控陣搜索/火控雷達,是先前航天二院發展的凱山一號(KS-1)地空導彈的SJ-202相控陣的放大改良版,單面天線能涵蓋120度的方位角,尖峰功率1MW,平均功率60KW,能同時追蹤距離300公里以內、高度7000m以下的100個空中目標,並自動進行威脅評估,選出最具威脅的六個目標優先接戰,從雷達接觸目標到發射導彈接戰所需的反應時間約12~15秒。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雷鳥(Thunderbird)

英國早期全天候中程中高空地-空導彈。分雷鳥Ⅰ型和雷鳥Ⅱ型,Ⅰ型1950年起研製,1957年裝備部隊,用於固定陣地要地防禦,採用液體推進劑,及脈衝波半主動雷達制導,打擊距離20公里以內跨音速目標。

Ⅱ型系1965年起取代Ⅰ型的型號,為Ⅰ型的改進型,採用固體推進劑及連續波半主動雷達制導,提高了射程,改善了低空性能和提高了抗干擾性。動力裝置為一臺主航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四臺固體火箭助推器。戰鬥部裝烈性炸藥,由電磁感應近炸引信起爆。制導方式為全程連續波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並採用比例導航導引。英國陸軍雷鳥導彈團(1個)。每團轄兩個連,每連配備6部發射架和一部目標跟蹤照射雷達。共12部導彈發射裝置。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9K33/黃蜂/SA-8

薩姆-8防空導彈(SA-8“壁虎”)系統採用自行式載車,供前方地域機動部隊使用,是一種全天候低空導彈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具有通過各種地形的機動能力,適用於野戰防空,蘇軍稱“菱形”(POMB),西方稱之為“蓋科”(Gecko,意譯為“壁虎”)。

於1974年開始裝備部隊,初見於1975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中。

美國叫它薩姆-8(SA-8),北約起綽號為“壁虎”。屬於第二代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它是一種複合制導的全天候近程低空導彈系統,整個系統由一輛三軸輪式發射車和雙聯裝發射架及一部綜合制導雷達組成。它能在各種地形上行駛,具有較強的涉水能力。它的綜合制導雷達具有搜索、跟蹤、制導和識別等多種用途。當綜合制導雷達受到電子干擾時,可採用裝置於頂端的光學系統和第二指令發射天線跟蹤目標和制導導彈,具有較好的抗電子干擾能力。“黃蜂”地空導彈彈長3.2米,彈徑為210毫米,飛行最大馬赫數為2.0,最大射程為12公里。它主要用於對付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S-125/小羚羊/SA-3

薩姆-3防空導彈是一種用來對付中低空飛機的近程地空導彈,蘇聯編號С-125,是第二代中、低地空導彈,綽號“果阿”,又名“小羚羊”,在蘇聯的防空系統中,用來填補高空導彈的空白區域,任務是輔助性質的,適用於要地防空,也可用於野戰防空。尖錐形彈頭,圓柱形彈體。4組控制面,第一組位於彈體底端,面積最大,矩形,為助推火箭控制翼面,第二組最小,梯形,位於助推器與主航發動機之間,第三組位於導彈的後部、主航發動機底端,梯形,面積僅次於第一組,前緣後掠,翼尖有整流罩,第4組位於彈體頭部、較小,梯形,前緣後掠。採用四聯傾斜發射方式。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吹管

此型導彈是英國研製的一種便攜式單兵肩射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也可以車載發射。1966年開始研製,1972年裝備部隊。主要用來對付低空慢速飛行和直升機,承擔野戰防空任務,還可用來對付小型艦艇和地面戰車。

會飛也沒用——地空導彈

9K31/SA-9/箭-1

薩姆-9防空導彈(SA-9“甘斯肯”),蘇聯稱9К31 “Стрела-1”,西方稱作“蓋斯金(燈籠褲)”(Gaskin),在中國被稱為“箭-1”,是前蘇聯研製的自行式全天候型高機動低空近程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對付低空亞音速飛行的飛機目標。

SA-9系統的全部設備都裝在一輛BRDM-2型水陸兩用的輪式裝甲車上,機動性較好,適於伴隨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作戰,車上還配有夜視儀,以便夜間作戰,發動機功率104千瓦,有輪胎壓力中央控制系統。行軍和運輸時可將裝有導彈的發射架向後折,放在車體的後部。薩姆-9防空導彈裝備蘇軍坦克團和摩托化步兵團屬防空連,每連裝備4部發射車,每輛發射車在炮塔兩側各配有一組雙聯9M31導彈,導彈密封包裝。

由於使用第一代1-3μm非製冷硫化鉛紅外導引頭,當導彈用於尾追時實際射程更大,至少有11千米。 對頭攻擊時有效射程為性能規格里所述那樣。鴨翼與尾翼可動以調整飛行軌跡。導彈發射仰角20-80度,跟蹤角速度15-20度/秒,重新裝填導彈手工進行,需時5分鐘。關閉艙門時駕駛員與車長用潛望鏡對外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