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 乾隆爺的獨特審美

乾隆爺(1711-1799)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廟號清高宗,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高壽的皇帝,在位六十年間,國泰民安,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他自小受漢文化的薰陶,常以"書生"自詡,頗具詩文才學,辦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一生創造詩文四萬餘首。嗜古成痴,收藏於清宮內的古瓷珍玩數以萬計。

乾隆爺對古瓷珍玩的熱愛,造就了中國瓷器文化的一個巔峰。乾隆官窯瓷器集各窯瓷器之大成,對前朝名品多有仿燒,並在釉色、造型、紋飾、工藝上別出新裁的搞了不少發明創造,所燒瓷器無論是在質量或是數量以及種類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咱們來細細品一品乾隆爺的獨特審美。


  • 瓷器上的發明創造

1.色釉彩大瓶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故宮博物院藏—乾隆色釉彩大瓶"瓷母"

色釉彩大瓶從乾隆朝開始出現的一種宮廷陳設器,它集瓷器各種施釉和彩繪技法於一身,因之又被稱為"瓷母"。這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大瓶,高86.4cm ,口徑24cm,自口沿處的紫紅地琺琅彩折枝花卉、綠地琺琅彩;頸部的仿汝窯米灰色釉、白地青花纏枝花卉、不規則開片綠釉、鈞紅釉、鬥彩花卉、皮球錦地花紋粉青釉;腹部的祭藍釉描金地十二開光圖;近足處的仿哥釉、青花纏枝花卉、綠釉描金花瓣、描金回紋、仿官釉、醬釉描金花卉集數十種裝飾手法之大成。從低溫釉到高溫釉,由釉下彩到釉上彩此類瓶需反覆入窯,對窯溫和窯內氧化還原氛圍要求十分苛刻,可謂是中國瓷器燒造史上的奇蹟。這件藏於故宮的"瓷母"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的孤品。

2.金釉彩法輪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南京博物院藏—乾隆金釉琺琅彩法輪

法輪是佛教八寶之一,象徵著佛法的不息不滅。瓷質法輪自乾隆朝開始燒製,金釉彩法輪則是從唐代開始出現的金彩瓷發展而來,為清宮供奉品,樣式十分獨特,存世量極少,嘉慶偶有仿燒,之後各朝均不見。這件藏於南京故宮博物院的金釉琺琅彩法輪高27.6cm,寬16.7cm,底10.8cm,輪略成雞心狀,外框飾浮雕捲雲紋,中心藍色花瓣及礬紅花蕊以琺琅彩繪填,鑲嵌以藍、紅、綠各色寶石,下端為覆蓮式底座,通體鍍金,富貴而又神聖,是乾隆朝令人驚歎的獨創佳品。

3.轉旋瓶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上海博物館藏—乾隆粉彩開光鏤空雲龍紋轉心瓶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轉心瓶內部結構圖

轉旋瓶分為轉心瓶、轉頸瓶、轉心(頸)瓶、外轉瓶四類,這其中轉心瓶是乾隆朝最具代表性的創新器型之一。轉心瓶的外套瓶一般中間鏤空,藉助走馬燈的表現方法立體展示鏤空處的紋飾。這件轉心瓶高24.6cm ,口徑12.6cm ,足徑9.3cm ,由頸部、腹部、底座(連接內瓶)三個部分構成,器身紋樣精細,色彩華美,內瓶圖案可在外瓶鏤空處窺見,別具巧思。據清檔記載,轉心瓶的燒製十分耗時耗力,燒製一件就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時間,後因燒製難度大各朝一度停燒,直到光緒年間偶有仿燒,水平卻與乾隆時期相去甚遠。

4.太平有象瓷塑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南京博物院藏—乾隆太平有象瓷塑

太平有象瓷塑又稱象馱寶瓶,是一類只有在乾隆時期出現的特殊陳設器,寓意天下太平,五穀豐登。這件瓷塑高21cm,長25cm ,象身馱中空粉彩瓶,象毛與象身彩布以粉彩繪就,象首顧盼回首,象尾擺動,靈動十足,十分生動的體現出了對乾隆盛世的讚頌。

5.賁巴壺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景德鎮陶瓷館藏—乾隆賁巴瓶

賁巴瓶又稱奔巴瓶,多為皇家寺廟或西藏寺廟定燒,是西藏傳統器型與宮廷御瓷的完美結合器,在乾隆一朝首次出現,是當時十分流行的佛教供瓷。這件賁巴瓶高26cm ,口徑2.8cm,通身以松石綠釉為底,口繪纏枝花卉,頸繪三色蓮瓣,身繪粉彩八寶,近足處繪兩組變形蓮瓣,色彩富麗華貴,造型規整考究,體現了乾隆時期官瓷燒製的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6.喇嘛塔(寶塔瓶)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南京博物院藏—乾隆紫紅地粉彩花卉紋喇嘛塔

喇嘛塔這種絕無僅有的造型只出現於乾隆官窯,造型酷似佛塔,屬於藏傳佛教的佛塔式樣,體現了乾隆一朝與藏族親密的宗教聯繫。這件喇嘛塔高29.7cm ,塔身紋飾密佈,肩部繪有藏傳佛教特有的子巴紋和瓔珞花卉紋,腹部繪寶相花,底部須彌座分繪迴文、蓮紋、圓珠紋、菱形紋,富貴而又莊重,是乾隆官窯不可多得的精品。

7.仿生瓷

品品乾隆爺在瓷器上都搞了哪些發明創造

故宮博物院藏—乾隆粉彩仿生白菜瓷

仿生瓷是乾隆朝以器物主體模仿實生活中生物、器物等不同物體而達到仿生效果的一類精巧瓷器。它形象逼真、造型巧趣,在當時主要分成仿人、仿動物、仿植物、仿器物、仿建築五類。這件仿生白菜瓷造型準確逼真,惟妙惟肖;紋理流暢,幾可亂真;翻卷的葉邊,捲翹的葉身,無一細節不處理到位,可見技藝之高超。不得不說令人歎為觀止的仿生瓷,是乾隆時期最具特色的珍瓷代表之一,後朝每有仿製,效果卻不及乾隆朝的萬分之一。

  • 成因知多少

乾隆一朝官窯瓷器的製作不惜工本人力,巧器輩出,從華麗莊重的佛教供器到別具巧思的宮廷陳設器,在造型、裝飾、工藝上集歷歷代之大成,而又每每推陳出新,創造出不少後世難以仿復的絕世孤品。Sue認為成因主要是:

穩定的社會環境、雄厚的財政實力允許乾隆爺將"理想照進現實"。經歷了康熙、雍正兩朝的勵精圖治,乾隆一朝國庫充盈,國泰民安,良好的社會環境,讓愛瓷成痴的乾隆爺有實力、有能力在官瓷燒造上不計成本。

乾隆爺對風雅文化的極力推崇,使得唐英、催總老閣等一眾窯務官極力逢迎討好,挖空心思專研試燒、創新燒瓷樣式以取媚於他。各類奇工巧匠湧入官瓷廠,推動了乾隆一朝制瓷技術的空前發展。

嗜古成痴的乾隆爺除了瓷業給予巨大的財力支持外,每每親自過問瓷器的燒製。清宮內務造辦處有文獻記載,宮廷御品瓷,往往要按照乾隆的御旨先預做樣品,獲准後才可進行製作,如未完成旨意或製作不合旨意都要受罰。乾隆爺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使得當時官窯瓷器的燒製精益求精,工藝發展空前絕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