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传》:钱学森和蒋英,科学与音乐的美妙二重唱

今日书香 |《蒋英传》:钱学森和蒋英,科学与音乐的美妙二重唱

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蒋英传》介绍了“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夫人蒋英的生平故事。蒋英是中国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她十五岁留学德国,深陷二战旋涡仍坚持完成学业。在丈夫钱学森被软禁美国期间,她坚韧支撑整个家庭。回国后,她为支持丈夫的科技事业告别了舞台,在苦难面前保持了善良本性,迟迟暮年仍倾尽全力培养声乐人才。她从教近半个世纪,亲手培养二十多位知名歌唱艺术家,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

蒋英十六岁赴欧,先后在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瑞士路山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在二战硝烟中,她克服重重困难潜心学习,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引起欧洲声乐界的关注。在那里,她刻苦学习,却与国内在战火中逃亡的家人失去了联系。从最初随父游历到最后完成学业,蒋英把最青春的十载年华留在了莱茵河畔。

二战结束后,蒋英回到国内。1947年,蒋英曾在上海举办过一场独唱会,歌声惊艳歌坛,也赢得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深深爱慕。可她又早早离开了歌唱的舞台,成为钱学森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这一年,蒋英与从麻省理工学院学成归来的钱学森教授成婚,并随夫前往美国。正当他们在美国名成利就之时,夫妇两人却甘愿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决定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报效国家,然而,受麦卡锡主义迫害,一家人的行动都受到了限制。但是,无论是金钱、地位、荣誉和舒适的生活,还是威胁、恫吓、歧视和折磨,都未改变他们回归祖国的坚定决心和意志。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他们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祖国,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蒋英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立志回国以自己的所学所知报效祖国和人民。归来的蒋英最初被分配到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里,她随歌剧院到矿山为工人演唱,上街头、下坑道,去火车站欢迎志愿军凯旋等等,很快就成为一名深受大众欢迎的人民艺术家。不久,她服从了领导的安排,被调往中央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蒋英在事业上也非常追求完美,在这所音乐殿堂里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用她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

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声乐人才,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更绽放了她的艺术才华,广博厚重的学识得以充分发挥。全面的艺术修养、娴熟的外语技能、周密的教学计划、深厚的音乐底蕴……使蒋英培养出许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享誉国内外的歌剧演员、歌唱家。

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者,归国后近三十年里,钱学森肩负了很大的压力,那时,他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这对作为妻子的蒋英是何等思念与煎熬,然而她一直默默忍受着,勤俭持家,教育儿女,积极工作,站在钱学森的背后给予他最有力的支持,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幕后功臣”。

钱学森这样评价妻子蒋英:“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如果说,钱学森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国防科技的发展建立起一座科学丰碑,让世界瞩目中国的“两弹一星”,那么,蒋英就是丰碑旁盛开的“艺术之花”,让中国人的歌声传遍世界,让科学家心中永远盛开芬芳的玫瑰。他们用音乐与科学,组成了美妙悠扬的二重唱,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声……

来源:学习强国 成都学习平台

今日书香 |《蒋英传》:钱学森和蒋英,科学与音乐的美妙二重唱
今日书香 |《蒋英传》:钱学森和蒋英,科学与音乐的美妙二重唱今日书香 |《蒋英传》:钱学森和蒋英,科学与音乐的美妙二重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