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里的痴情“四爷”雍正,历史上到底有多狠?

说起雍正,也许很多人会想到电视剧里的“四爷”,似穿越剧《宫》和《步步惊心》里那般痴情,或是像《甄嬛传》里那么耿直而温柔。他被许多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消费,引起了无数人对一代帝王的幻想。

1722年,雍正帝即位,与他几乎同一时期登上王位的世界其他君主,有俄国的彼得大帝、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日本的德川八代将军,上演着各具特色的独裁统治一幕。

他的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两位皇帝谱写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而夹在中间的雍正,却显得低调而缺乏存在感。这个表面“平庸”的四阿哥,靠心狠手辣坐稳皇位,然后才能励精图治十三年,每日昼夜批谕奏折,善用能人,使得寇乱平息、灾荒得治,在康乾盛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阿哥的逆袭之路

在康熙时期,关于谁能继承皇位这件事,四阿哥雍正本来不被周围的人看好。作为嫡长子也是曾经的皇太子二阿哥被废了两次,八阿哥被其他皇子举荐,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则最受康熙器重,担当平定西北的重任,相比之下,四阿哥则显得极为平庸,登上帝位的为什么会是他呢?

皇位继承之事还得从康熙说起,他八岁登基,十四岁生下第一个儿子,登记在玉牒上皇子有三十五名,但其中许多皇子都在出生不久就夭折,直到第五个儿子才顺利长大成人,成了大阿哥。然而,他只是庶出。

二阿哥是唯一一位皇后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唯一的嫡长子。皇后生下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当时康熙只有二十岁。为了寄托哀思,康熙对二阿哥十分宠爱,甚至破例设立皇太子(清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太子),但这反而害了他。

当时朋党之风盛行,官员们看到二阿哥前途无量,纷纷巴结,通过他把政治上的声音传递到康熙耳边。而年轻气盛的皇太子也厌倦了父皇安排在身边的人生导师,转而结交一些“玩伴”,从大臣们手中收受的贿赂正好可以当作玩资。二阿哥的不学无术让康熙很失望,于是决定废掉他的皇太子身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谁知他非但没有正视自己的错误,依旧以“天之骄子”自命,而且还有传闻说他想要发动政变,康熙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失望。

经历了两度立和废之后,二阿哥已无法再获得康熙的寄望。而在二阿哥被废除皇太子之位期间,大阿哥曾在康熙面前替八阿哥说好话,把康熙惹怒,觉得他们不应该干涉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所以对他们也十分不满。

康熙六十年,三十一岁的十四阿哥是朝中最受热议的皇位人选,都说他最有康熙年轻时的风度。当时,占据着蒙古西北部的敦多布发动了叛乱,试图侵吞西藏,康熙命十四阿哥为大将军,举兵征讨,第二年立下了显赫战功,也正是此时,在相隔万里的紫禁城中,康熙驾崩。

大臣隆科多被召到康熙身边传达遗诏,结果出人意料,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四阿哥胤禛。后来有传闻说,雍正帝不是康熙真正指定的继位者,本来康熙的遗诏上写着“传位十四阿哥”,这个“十”字被隆科多篡改成“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传闻的意指十分明显,一来试图动摇雍正皇位的正统性,二来挑拨他和十四阿哥的关系。

从对地位的正统性来说,四阿哥继位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首先,他自幼就在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亲手培养下长大,皇后本身无子,自雍正小时候就对他寄予厚望。其次,在太子被废期间,大阿哥替八阿哥说话(其实也是借机表现自己),干涉皇位继承人的选定,被禁锢家中;三阿哥则因拥护皇子二阿哥而遭牵连,这么顺位下来也该到什么错都没有犯的四阿哥了。

从天资上来说,他蛰伏藩邸四十几年,深知世情冷暖,能清晰地看出政策的好坏。从外部力量来说,当时的吏部尚书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自四阿哥小时候起就跟他很亲密,而且当时他还是步军统领,手握兵权,由他来“宣布遗诏”,雍正自然能“顺利”地走上皇位。在外,还有手握重兵、军功卓著的川陕总督年羹尧支持。

杀兄害弟,坐稳帝位

每一代皇帝在坐上皇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雍正帝也不例外。于是,他开始着手“排除异己”这项浩大的工程。

皇太子在第二次被废的时候,其势力已经被康熙打压得差不多了。雍正主要对付的是争位时势力最强大的八阿哥一派,但并不是一开始就针对八阿哥本人,而是先让他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册封廉亲王,兼“理藩院”尚书,然后再拔光他的羽毛,肃清他的党派——十四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大阿哥,最后才收拾他。

雍正下令,命手握重兵的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从驻扎地西宁回到皇宫奔丧,随后,又把他调去位于遵化的景陵(康熙之墓)看守,等待“大祭”,继而封他为郡王,把他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景陵旁边的马兰峪。这算是对于这个同母弟比较宽容的惩戒了。

在召回十四阿哥的同时,雍正派遣九阿哥赴往西宁,却并没有给他执掌兵权的名义,实际上只是把他放在年羹尧的眼皮子底下受监视。

后来,九阿哥偷偷给在皇城的十阿哥写信,信中写道:“事机已失,追悔无及。”这自然被雍正解读为某种密谋。九阿哥对基督教颇感兴趣,他和他的儿子都懂得些罗马字,后来他用罗马字母给家人写信,被截获,雍正把信交给一名传教士看,却得到“看不懂”的回复。根据雍正的意思,宗人府决定剥夺九阿哥的皇族身份。雍正命其改名,九阿哥提议改成“塞思黑”(满语:猪)。不久,九阿哥在被押解回京途中暴卒。

至于大阿哥则“安稳”得多。早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就发现他为了诅咒废太子,请来蒙古的萨满施展“魇魅”,用于下咒的布偶埋于地下许多个地方,被三阿哥发现并检举。自此,康熙就把大阿哥禁锢家中,严加看守,雍正即位后依旧把他禁锢,不予释放。

八阿哥也不是一下子被“整死”的。一开始,他被派去监督先帝山陵工程,按照先例,建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红土得从北京运过去,但运费太高,他深知雍正向来勤俭,于是就用了当地的红土取代。这招致雍正的斥责,说他想让皇帝蒙受“不孝”之名。

随后,雍正让八阿哥管理上驷院,当“弼马温”。他觉得马场中太多马毫无用处,想要缩减数量。雍正责怪他暗示先帝的做法太奢侈,说如果有大事发生,多少马都不够用。

接下来,八阿哥被调去整饬内务府的人事,一开始雍正责怪他管理过于宽松。继而,他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引起了激烈的反对,甚至引发骚乱。被问及是否煽动者的时候,心想无论如何都会遭到憎恨的八阿哥一味地说“是”。他还被要求指出骚乱中最先闯入八阿哥家中的五个人,八阿哥根据厨子的证词说出了名单,后来,这五个人竟然都与骚动无关。

因为要考察先帝的事迹,八阿哥被要求上交先帝赐给他的诏书等文件,他声称家人误将这些文件焚毁了,并以“全家”性命立誓。“全家”不就是指整个清朝皇室成员吗?这彻底地激怒了雍正,以此为把柄,八阿哥被削去宗籍,贬为平民,并让他自己改名,八阿哥改成了阿其那(满语:狗)。

君主面前,不容骄扈

在收拾完一众皇室兄弟以后,雍正便开始把矛头指向曾经在背后支持他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和大臣隆科多。

年羹尧的经历更是从如日中天到坠入深渊。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父亲年遐龄由“笔帖式”(相当于书记)一直升至湖广总督。他本人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仕途也是一路攀升。康熙五十九年,挂“平西将军”印,指挥岳钟琪(岳飞后人)等将领击败策妄阿拉布坦(准噶尔蒙古可汗)的驻藏军队。次年,康熙升他为“兼理四川陕西总督”。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年羹尧担当抚远大将军,指挥岳钟琪讨伐在青海造反的蒙古军队,次年三月,肃清青海;十月,奉召进京,雍正赐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金币。

雍正三年二月,年羹尧在上交的奏折中,错把出自《易经》的成语“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颠倒成了“夕惕朝乾”,以勤于政务著称的雍正觉得这是在讽刺他,说他称不上“朝乾夕惕”四个字,甚至与之相反。为此,到了四月,雍正就免了他的大将军和总督的职位,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习惯了康熙时期的宽大政策,同时仗着自己军功卓著,而且妹妹又是雍正的后宫贵妃,他毫不忌讳自己的贪赃枉法。在调往杭州途中,他将任职期间囤积的财产用二十辆马车、七八十艘船来运输。他还拥有二百九十七顷土地、一千二百间房屋,到达杭州时,家庭成员多达一千余人,仆人之下还有仆人的仆人。

当雍正帝表明要追究年羹尧罪责的坚定态度以后,朝野上下官吏纷纷参劾他,揭发他的罪状,列出大逆之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婪18条、侵蚀罪15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总共92条罪状。最终,年羹尧被下令自裁,长子年富被判斩首,其余十五岁以上儿子充军,女眷则为奴,全部财产被抄。

那时,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在哥哥被朝野上下参劾的时候病重,对此,雍正帝毫不动摇,下令说,如果年贵妃病故,就升为皇贵妃入葬。在此,年羹尧结束了落差极大的一生。

至于隆科多,雍正在即位后,他就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又从理藩院尚书转任吏部尚书,承袭父亲佟国维“一等公”爵位。雍正三年,他以包庇年羹尧的罪名被解除步军统领职务,他的儿子王柱也被免了銮仪使的职务,交由他“管束”。

“我朝之有造于中国,大且至矣!”

在年羹尧垮台以后,取而代之的是曾经跟他征战沙场的岳钟琪,据说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代。当时有个叫张熙的人,带着老师曾静写的信千里迢迢来找岳钟琪,劝他“反清复明”,但出生于明朝灭亡后一百年的岳钟琪根本没有这个念头,于是把他暗中把此事报告上去。

于是,雍正下令把曾静和张熙抓捕归案。这个曾静之所以产生这个念想,是因为读了吕留良的书,当时吕留良已死,曾静与他的儿子吕毅中、学生严鸿逵、严鸿逵的学生沈在宽交好,这些人一并被抓了起来。

在写给岳钟琪的心中,曾静指出了雍正的九大罪状:窃位、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耽酒、淫色、诛忠用佞。但雍正说“曾讥诽止朕一人”,最终留了他一条命。向天下表示,“朕”不与山野村夫计较。

对于曾静所信服的吕留良的理论,雍正反驳道,说皇帝是天所指派的,只问“德”,不问出身,又诘问曾静说:“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圣德?”“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凡所以蒙受此扶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殊视?”曾静无以辩驳。

然而,雍正到底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他虽然放过了曾静,但对吕留良一家却是大问其罪。他认为吕留良“上诬皇考(康熙)之德盛”,“于本朝祥瑞事迹概隐匿不书,而专造作妖诬,布其私愤”,诽谤整个大清朝,最后,吕留良被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其子吕毅中、学生严鸿逵、徒孙沈在宽被问斩,其余家中男丁全数充军,女子全部“入宫”。

君主集权的极致

雍正不仅对人狠,对事也“狠”,文字狱当然是把言论自由狠狠封杀,但程度相较于康熙时期的动辄满门抄斩略为放宽,他最“狠”的地方还是设立了军机处,把君主集权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军机处源于雍正七年六月的设立的“军需房”,是一个为西北战事服务的机构,其中,主要人物有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怡亲王胤祥(十三阿哥)、户部尚书蒋廷锡,三人“密办军需”。

后来,张廷玉改军需房为军机房,再改为军机处,用一张“签条”架空了原来沿袭自明朝的“内阁”(用于分割宰相权力),把权力全部交到皇帝手上。张廷玉把写给皇帝的奏章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政务的“疏”,另一类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摺”。“疏”由通政司收进,交内阁用“签条”“拟旨”;“摺”由“奏事处”收进,交到军机处,由皇帝监督军机大臣拟办,立刻用御笔朱批。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雍正皇权之余,也加大了他的工作量,雍正在位十三年间,每天从早上到夜深勤勤恳恳地批奏折,不像康熙乾隆那样喜欢游历江南,留了一部《雍正朱批谕旨》给后世作为评价他政绩的材料。

虽然他重用怡亲王胤祥(此人忠心耿耿)、鄂尔泰等贤能的宗亲,提拔田文镜、李卫、张廷玉等汉人良才,解决了叛乱战争、水利灾荒、贪污盗寇等问题,天下整体呈现太平盛景,但他本人积怨太多,《清史稿》中记录他的死也只草草了事,让对他的死充满遐想。

民间有传说,他是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杀死的,说这吕四娘擅长剑术,用飞剑割去了雍正的头,又说她混进圆明园当宫女,在侍寝的时候把雍正杀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吕四娘用“血滴子”(一种口子布满刀刃的袋子)套住他的头,收紧带口把他的头割下来收走了。

真相只有一个,想知道真相,也许要等考古学家发现雍正之墓,看看他的尸体到底有没有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